天津街憶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記憶總是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就毫無防備的湧上。

 

那天和朋友相約,在台北林森北路的條通一帶見面吃飯,因為提早一個小時抵達台北,索性從車站沿著捷運地下街散步前往。比預計的時間提早許多,因此就在長安東路、林森北路一帶閒繞,無意間走入狹小得有如街坊的天津街,這裡有我曾多次造訪的鰻魚專賣店,也有許多在大學時代穿梭往返的印記,算起來,此處並不是陌生的城市角落。

 

走著走著,看到某個巷口轉角的門面,覺得很面熟,卻一時間想不起什麼。平凡無奇的一樓店面,裡頭已空蕩蕩,看不出太多曾經的風華樣貌,但我就是一股直覺曾經來過,對這幢轉角的藍綠色丁掛磚建築,有著模糊的記憶。

 

湊近一看,門廊上的雨遮處,有幾個斑剝的字跡,依其筆畫辨識,寫著「林眼科」!瞬間,我腦中的遙遠記憶頓時鮮明起來,記起國小時曾在此就診幾回,難怪有著印象。

 

在我記憶中,國小五、六年級的階段,曾被過長的眼睫毛所困擾著,時常倒插而傷及眼睛,好幾次痛得無法睜開眼,惹得眼皮、眼眶紅腫難耐。現在想起來,或許不算什麼難纏的眼疾,但當時卻驚動了爸爸,忘記是在三峽小鎮求醫未果,或是他求慎重而輾轉問到這間位在台北市中心的眼科診所。於是,大概有連續好幾個月,每個月都來到這家眼科看診,直到治癒為止。

 

當時約是1980年代末期,交通不及今日的便利,從家裡到台北一趟是個不小的工程。每一次,爸爸都是騎著他的偉士牌摩托車,從三峽騎了兩個小時的車來到台北市,掛號、候診、治療,簡單吃個乾麵或自助餐,再騎兩個小時回家。往返次數我不記得了,但至少有六、七次吧。如今想來,這趟旅程真是非常遙遠,對年少的我來說,坐在機車後座個把鐘頭沒下車,也是夠折磨的事。

 

三峽、土城、板橋、萬華、台北。返程時再原路騎回去。當年的地形地貌,恐怕今日早已全然變了樣。這一趟路程,正是從小市鎮一路奔向繁華首都的歷程,對爸爸而言或許只是前往就醫的必然方向,卻恰巧濃縮了我逐漸成長與遠離家鄉的心境。

 

睫毛倒插畢竟不算什麼嚴重的事,幾次就診之後就根除了,當初醫生到底是用什麼方式處理,至今我完全沒有印象。但是在候診間裡看到的風景,倒是印象深刻。

 

在眼科診所候診的時間很冗長,除了等待叫號並無其他事可做,於是我睜著紅腫的眼睛,瀏覽一個又一個同樣等候看診的人們。候診室裡,許多患者眼皮上都長滿了密密一排的紅疹子,模樣非常嚇人,年少的心裡覺得納悶,為什麼台北人眼睛都這麼可怕呢?幾趟就診之後才明白,這家「林眼科」是早年有名的割雙眼皮診所,以當時的技術,恐怕這就是割眼皮的療程樣貌,許許多多愛美的男女,來到此處割一對美麗的雙眼皮,好展開他們新的人生。不知道在林醫師眼中,從大老遠的小鎮前來就診的這位小學生,只是為了解決睫毛倒插,會不會是一件略顯老土的行為?   

 

印象中,我的看診時段都是上午,結束離開時肚子早已開始飢餓。好幾次,爸爸會在附近的自助餐店裡夾一塊滷三層肉,配著幾樣青菜、炒蛋,父子兩人分著吃,也就是一頓足以飽足的午餐了。對節儉成性的爸爸來說,在自助餐夾一塊肉分食,似乎已是非常奢侈的事,想在繁華市街上找一家什麼像樣的餐館好好吃一頓,想都別想。如果沿途口渴,只能喝水壺裡從家裡帶出來的水,什麼飲料都不可能買來喝。年少的我時常感覺很失落,懊惱難得「進城」一趟,卻省吃儉用到這種程度,實在很懊惱。

 

也有幾次,在天津街看完眼科之後,爸爸又騎車載我前往台北車站「後站」的華陰街、太原街一帶,當時那裡是五金材料與零售批發的重鎮,帶有一點老台北草根性格的商圈,爸爸會前往那裡批購些開店所需的材料,或是洽談什麼合作計畫。年少的我其實一無所知,因為那些事物離我太遙遠,而我卻帶著極度飢餓、口渴的狀態,跟著他在店家之間穿梭,心裡想著到底何時可以辦完事情呢?正要邁向青春期的我,根本耐不住那些飢餓下的久候。結束之後,我才換得一份滷肉飯快餐,以及店內免費喝的甜膩紅茶。那樣的午餐,近乎人間美味。

 

有一次我實在受不了天氣炎熱,開口問爸爸,「我可以買一包『黑面蔡楊桃汁』嗎?」

 

「家裡有媽媽昨天煮的雞湯,回家喝。」爸,你覺得自己很幽默嗎?

 

但如此精打細算到近乎小氣的爸爸,卻肯為了治療我的眼疾,花了大把時間和診療費(當時並無健保,每趟療程應該所費不貲),老遠地跑來繁華的台北市中心求助名醫,怎麼看都是一件不合成本的行為。成長的過程中,我一直在琢磨爸爸對金錢、物質的價值觀,他有許多金錢標準,乍看之下彷彿彼此矛盾,也總顯得老古板。年歲漸長的我,如今卻逐漸看懂了他的想法。

 

對於他在乎的人,尤其是我們這些家人,只要能夠平安、健康,哪怕再多的成本與代價,他都樂於付出。至於短暫而淺層的物質慾望,從來都不是他追求的目標。這樣說或許老派而保守,但我的爸爸,確實是在這樣的價值觀底下,成就他對人生與家庭的一切。

 

不能否認,這樣的觀念也深藏在我潛意識裡,沒有忘卻。

 

最後一次到天津街的林眼科就診當天,回到家已是接近傍晚的時刻,晚餐時新聞裡播報了蔣經國總統在當天辭世的消息,以戒嚴剛解除隔年的台灣社會來說,這確實是一件相當重大的事件。晚餐後爸爸和鄰居在店門口聊天,熱切的討論著獨裁者過世的種種,我在旁邊似懂非懂的聽著,除了驚訝於爸爸與鄰居們說著「聽起來有點危險」的言論,更訝異的是,經過一整天騎車、奔波的勞累之後,爸爸臉上似乎仍洋溢著難掩激動的神情,並不顯得疲倦。相對來說,只是坐在後座的我,卻已逐漸眼皮沉重了起來。

 

長大之後的我永遠記得這一天,不是因為總統的辭世,而是因為醫生宣告我不必再回診,我至今還記得那天下午的陽光,雖然是冬天的一月,陽光卻很暖和,我坐在爸爸的摩托車後座,風涼涼的,陽光耀眼地刺著我還殘留藥水的眼睛。那一天,揉合著許多的變化與隨之而來的情緒起伏,我知道自己就將要從小學畢業,眼疾治療好了,準備用力地迎接那些未知的未來。那個乍暖還寒的午後,那趟依舊遙遠的摩托車旅程,爸爸的背就像一座漸趨遙遠的山,雖然隨著我邁入青春期的思緒而參雜著複雜情感,但那段三峽與台北之間漫長車程裡的風,依舊是那麼溫暖,那麼明亮爽朗。

 

而今早已歇業的林眼科,幸好仍保留原本的外觀模樣,讓我在三十多年後的這一天,仍有得以憶往的依循,就好像,父親從未真正從我記憶中淡去一般。

avatar-img
78會員
71內容數
生活是如此的艱難,那麼就來聽歌吧!陳昇的歌曲陪伴我們超過30年,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應該有一首昇歌,收容了不同時刻的感動、悲傷、開懷、歡樂與嬉笑怒罵。這個專題試著將陳昇的歌曲加以整理介紹,訴說每首昇歌背後深刻或不為人知的故事。斟一杯酒吧,讓我們把悲傷留給自己,讓昇歌走進記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簡弘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騎著老豪邁去監理站報廢的路上,不免回想他一路以來的種種歷程,想到這趟路程將是他的最後一程,心中自然百感交集。老豪邁已經22歲,以摩托車來說算是老當益壯,但終究還是走向了終點。
最近「紅球計畫」在台南多處展出,巨大紅色氣球在廟門、市場或涼亭出現,引人注目,話題性十足。 說到紅色氣球,我倒是一直想起徐佳瑩2012年的〈你敢不敢〉,MV中不斷出現的大紅氣球,吹了又破,破了又吹,驟然破滅的瞬間,是煙、是霧,也是虛無。氣球的意象給了這首歌強烈的視覺效果。 〈你敢不敢〉由葛大為作
從第一張專輯《擁擠的樂園》青澀但誠懇的創作,到年過60仍持續不停的音樂之路,陳昇有許多轉變與突破,歌中也傳達著小至個人、大至土地社會的豐沛情感,四十多張專輯裡無數的歌,或許很難用簡單的規則去定義陳昇的詞曲創作,但我們都無法忽視,他用全部的音樂生涯及個人生命,強而有力地表達了所謂的搖滾精神,即便不是每
那個總是唱著溫柔情歌,把眾多少男少女弄哭了雙眼的陳昇,或者是上山下海,又唱又跳哼著輕快瀟灑不拘歌曲的無賴陳昇,有時是民謠歌手,有時是情歌王子,但不說大家可能忘記了,當年他初出道時,可是抱著一把吉他,學著Bob Dylan的樣貌,高喊著要去顛覆世界,「搞一場音樂革命」。最初的陳昇,骨子裡是一個搖滾歌手
人的一生,或許只需要做一件轟轟烈烈的事,就足以讓世人永遠記得,特別是那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終將寫入史書的壯舉。我說的是,柯受良的特技生涯,他駕車飛越黃河的那次行動,以及陳昇為這次飛越所寫的〈河〉。因為飛越黃河,也因為〈河〉,我們就將永遠紀念著「小黑」柯受良這個人。
騎著老豪邁去監理站報廢的路上,不免回想他一路以來的種種歷程,想到這趟路程將是他的最後一程,心中自然百感交集。老豪邁已經22歲,以摩托車來說算是老當益壯,但終究還是走向了終點。
最近「紅球計畫」在台南多處展出,巨大紅色氣球在廟門、市場或涼亭出現,引人注目,話題性十足。 說到紅色氣球,我倒是一直想起徐佳瑩2012年的〈你敢不敢〉,MV中不斷出現的大紅氣球,吹了又破,破了又吹,驟然破滅的瞬間,是煙、是霧,也是虛無。氣球的意象給了這首歌強烈的視覺效果。 〈你敢不敢〉由葛大為作
從第一張專輯《擁擠的樂園》青澀但誠懇的創作,到年過60仍持續不停的音樂之路,陳昇有許多轉變與突破,歌中也傳達著小至個人、大至土地社會的豐沛情感,四十多張專輯裡無數的歌,或許很難用簡單的規則去定義陳昇的詞曲創作,但我們都無法忽視,他用全部的音樂生涯及個人生命,強而有力地表達了所謂的搖滾精神,即便不是每
那個總是唱著溫柔情歌,把眾多少男少女弄哭了雙眼的陳昇,或者是上山下海,又唱又跳哼著輕快瀟灑不拘歌曲的無賴陳昇,有時是民謠歌手,有時是情歌王子,但不說大家可能忘記了,當年他初出道時,可是抱著一把吉他,學著Bob Dylan的樣貌,高喊著要去顛覆世界,「搞一場音樂革命」。最初的陳昇,骨子裡是一個搖滾歌手
人的一生,或許只需要做一件轟轟烈烈的事,就足以讓世人永遠記得,特別是那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終將寫入史書的壯舉。我說的是,柯受良的特技生涯,他駕車飛越黃河的那次行動,以及陳昇為這次飛越所寫的〈河〉。因為飛越黃河,也因為〈河〉,我們就將永遠紀念著「小黑」柯受良這個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有一次在看新聞時,突然出現了一些熟悉的名字,原來是我當兵時候的指揮官或司令官,我的退伍令或成功嶺大軍訓結業證書都是由這些人蓋官印頒發的,原來退休後已經轉換跑道,跑去中共國聆聽昔日敵國黨魁的演講---田共去也! 這些軍中長官我一點也不佩服,就是國民黨黨國體制下的遺毒,現在台灣混不下去了,只好改變立場
Thumbnail
新石亂報的特派記者現在正在台北某抗議現場,為你報導第一手新聞,在許多年青人慷慨激昂、高聲抗議的同時,記者看到一個年紀老邁的老伯伯也在跟著舉手抗議,不禁引起了記者的好奇。 記者:「你好!我是新石亂報的特派記者,請問你為什麼來參加這場抗議?」 老伯伯:「我年少時跟著國民黨撤退來台,一輩子反共抗俄,最
Thumbnail
1947年3月25日,嘉義火車站前的廣場上,德高望重、在幾天前代表地方前往談判的菁英們:潘木枝、盧炳欽、陳澄波、 柯麟,雙眼被上衣遮蔽、向後揹的手被電線綑綁,一步步拖行前進,隨後遭槍決示眾。 瞬間,他們胸口所淌出的,是全體台灣民眾的血,血流不止至今。
Thumbnail
筆記一下在脆上寫過的新聞和民進黨記者會重點摘要! 🗓2024/3/29 《民進黨記者會》 📌無「樑」市長無心市政 好康都給自己人包!
Thumbnail
「下台!」─5/11陳時中視察北榮遭嗆 「早上有沒有人去排隊啊?有沒有搶購啊?中午打來問現在賣了多少?」─5/18張惇涵上Yahoo TV《齊有此理》表示蔡總統狂call幕僚詢問快篩 「晉惠帝何不食肉糜,蔡惠帝有人排隊嗎?蔡總統你竟然昏庸到問幕僚說有人在排隊嗎?」─5/19《飛碟
Thumbnail
  去年清明連假,功德院院長到「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以下簡稱園區)現勘,作為桃園文化局與客委會窗口的我,特別寫了一篇〈小孑孓の周記#11─政院視察側寫〉(詳下方連結)。今年園區4月20日開園,除了市長、客委會主委、文化部次長、桃園客家局局長、文化局局長出席外,最重量級的來賓當屬總統。讓我這
中壢事件發生的時候,我還不滿五歲,所以自然是沒有印象的,畢竟當時我可是住在天母,一個軍事管制區域。 偏偏我老爸可是超級黨外,家裡多得是黨外雜誌跟禁書阿! 所以我是事後才逐漸知道這件事情的。 其實那個年代還是很恐怖的,老蔣剛死沒多久,KGB受訓、特務出身的蔣經國職掌大權,全國風聲鶴唳,馬英九也在
Thumbnail
「他們罵蔣經國罵得很凶,布幔上寫的是『蔣家暴政必亡』之類的話,在那個年代他們敢那麼大膽激進,其他團體好像也就沒什麼好怕的!」八○年代中期,黨外活動的場子都看得到錫安山新約教會,且走得更前,罵得更凶,布條上怵目驚心的紅字詛咒蔣經國,痛訴他是「賣國賊」,要拔除蔣家毒根。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政治人物生涯以及他在70年代推動的十大建設中主導建造國道中山高速公路並留下了印象深刻的言論。文章以簡潔的方式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貢獻和遠見,並表達了對其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總統暨立委選舉投票日,同時也是經國先生逝世36週年紀念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今日前往頭寮謁陵,感念經國先生的照顧和栽培,強調親民黨秉持「人民作主」,即「蔣經國精神」,堅守「兩岸和平、經濟穩定」的立場。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有一次在看新聞時,突然出現了一些熟悉的名字,原來是我當兵時候的指揮官或司令官,我的退伍令或成功嶺大軍訓結業證書都是由這些人蓋官印頒發的,原來退休後已經轉換跑道,跑去中共國聆聽昔日敵國黨魁的演講---田共去也! 這些軍中長官我一點也不佩服,就是國民黨黨國體制下的遺毒,現在台灣混不下去了,只好改變立場
Thumbnail
新石亂報的特派記者現在正在台北某抗議現場,為你報導第一手新聞,在許多年青人慷慨激昂、高聲抗議的同時,記者看到一個年紀老邁的老伯伯也在跟著舉手抗議,不禁引起了記者的好奇。 記者:「你好!我是新石亂報的特派記者,請問你為什麼來參加這場抗議?」 老伯伯:「我年少時跟著國民黨撤退來台,一輩子反共抗俄,最
Thumbnail
1947年3月25日,嘉義火車站前的廣場上,德高望重、在幾天前代表地方前往談判的菁英們:潘木枝、盧炳欽、陳澄波、 柯麟,雙眼被上衣遮蔽、向後揹的手被電線綑綁,一步步拖行前進,隨後遭槍決示眾。 瞬間,他們胸口所淌出的,是全體台灣民眾的血,血流不止至今。
Thumbnail
筆記一下在脆上寫過的新聞和民進黨記者會重點摘要! 🗓2024/3/29 《民進黨記者會》 📌無「樑」市長無心市政 好康都給自己人包!
Thumbnail
「下台!」─5/11陳時中視察北榮遭嗆 「早上有沒有人去排隊啊?有沒有搶購啊?中午打來問現在賣了多少?」─5/18張惇涵上Yahoo TV《齊有此理》表示蔡總統狂call幕僚詢問快篩 「晉惠帝何不食肉糜,蔡惠帝有人排隊嗎?蔡總統你竟然昏庸到問幕僚說有人在排隊嗎?」─5/19《飛碟
Thumbnail
  去年清明連假,功德院院長到「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以下簡稱園區)現勘,作為桃園文化局與客委會窗口的我,特別寫了一篇〈小孑孓の周記#11─政院視察側寫〉(詳下方連結)。今年園區4月20日開園,除了市長、客委會主委、文化部次長、桃園客家局局長、文化局局長出席外,最重量級的來賓當屬總統。讓我這
中壢事件發生的時候,我還不滿五歲,所以自然是沒有印象的,畢竟當時我可是住在天母,一個軍事管制區域。 偏偏我老爸可是超級黨外,家裡多得是黨外雜誌跟禁書阿! 所以我是事後才逐漸知道這件事情的。 其實那個年代還是很恐怖的,老蔣剛死沒多久,KGB受訓、特務出身的蔣經國職掌大權,全國風聲鶴唳,馬英九也在
Thumbnail
「他們罵蔣經國罵得很凶,布幔上寫的是『蔣家暴政必亡』之類的話,在那個年代他們敢那麼大膽激進,其他團體好像也就沒什麼好怕的!」八○年代中期,黨外活動的場子都看得到錫安山新約教會,且走得更前,罵得更凶,布條上怵目驚心的紅字詛咒蔣經國,痛訴他是「賣國賊」,要拔除蔣家毒根。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政治人物生涯以及他在70年代推動的十大建設中主導建造國道中山高速公路並留下了印象深刻的言論。文章以簡潔的方式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貢獻和遠見,並表達了對其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總統暨立委選舉投票日,同時也是經國先生逝世36週年紀念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今日前往頭寮謁陵,感念經國先生的照顧和栽培,強調親民黨秉持「人民作主」,即「蔣經國精神」,堅守「兩岸和平、經濟穩定」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