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得天獨厚的環境,很適合蒐集散落縣內各地的裝置藝術。

東海岸大地藝術季、縱谷大地藝術節、南迴藝術季這些台東知名的地景藝術節留下各式各樣的創意裝置藝術,起初,沒打算去拍這些地景藝術品,除了沒想跟風、也不覺得有需要特別去拍,若是偶然經過看到便罷,特地要去到某個地點拍個裝置藝術,有沒有必要?

然而,眾多裝置藝術當中,偏偏就有那麼一座獨特、獨特到非得親眼所見不可。
那是位於台東池上振興梯田的「永恆的旅者」。

這座裝置藝術設立於2019年「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作者為日本藝術家阿部乳坊,作品靈感來自於泰戈爾知名作品「漂鳥集」第306首。
泰戈爾的詩歌當然吸引人,落於梯田上的銅製裝置藝術又是另一股吸引力,因為那邊山頭有個永恆旅者,旅人當然也得踱步過去一探究竟。


簡單直觀的前往路徑是穿過關山市區、越過電光大橋後左轉197縣道,隨著路徑往上,轉入振興二號產業道路若見到人擠人的情況,表示目的地已在前方。
可這天,沒有人擠人。
這天只有旅人一個。

這天也不從電光大橋過來、反因大橋施工繞了大圈,跨越池上大橋接防汛道路來到泥水溪與卑南溪匯流口,居然又遇道路施工,幸而在工程人員好心指引之下才接上197縣道,順利通往目的地。

轉進振興二號產業道路,還不曉得目標已在前方,確實是產業道路,會車不易的路幅,不難想像假日會有多麼擁擠,但今日非假日、無其他來車,突然地,only you了,「永恆的旅者」。
天氣是太好了,要山臨山、盼雲見雲,沿著銅雕伸長的手指望去,卑南溪與池上米倉的模樣一目了然,若有一億像素的相機鏡頭,或能拍到金城武樹的愜意。

多麼難得的時刻,獨自的旅人,與,永恆的旅者。
短片錄了、照片拍了,眼睛看了,連心,也看透徹了。

「永恆的旅人啊!您將會在我的吟唱裡發現您的足跡!」
每個來到旅者面前的人們,到底都看到了什麼輪廓和天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