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攝《不丹是幸福》的契機可說是場美麗的意外,已合作超過十年的雙導演阿倫巴塔拉和多蘿蒂亞祖爾博,他們在拍攝首部作品《不丹少年轉大人》時,結識了工作中的幸福調查員安柏與古納,他們的工作是要走訪全國採訪各行各業的不丹人,以148個問題來測定國民的幸福指數,以此宣揚國王口中不丹獨有的幸福哲學,也能幫助國家制定政策與發展,導演們因此參與了這場官方的考察之旅。有意思的是,看似熱情洋溢的幸福調查員安柏,總是認真傾聽受訪者的需求並幽默以對,事實上,他一直都掩藏著孤獨感,到了四十歲的適婚年齡卻苦無相伴對象而煩惱,對比兄弟姐妹們都早已成婚,自己仍在家中獨自照顧老母親,因此,本片透過這名自覺「不幸」的人,來尋找人們口中的「幸福」,如此矛盾的映照,就此成為本片的核心主題。

《不丹是幸福》本片的創意巧思在於如何呈現受訪者的「幸福指數」,有如《烹煮歷史》中浮現的食譜,將問題量化成數字,擁有多少的家用品、豢養了多少的牲畜,最終再告訴觀眾調查員所衡量出的分數。「不丹」這個人人口中的幸福國家,真的如此幸福嗎?片中採訪到了位處幸福極端值的無數家庭,最讓我震撼的便是與三個老婆同住一個屋簷下的男人,這位男子不斷說著理想,要親手創造自己的幸福。他認為女人們都喜歡他樂於助人的精神,而他的回應便是照顧這些出身貧窮的妻子們,看著丈夫如此堅信自己有多幸福,坐在身旁的大老婆竟開始落淚。當攝影機獨自採訪她時,第一任妻子淚訴最初就是傻傻地相信了先生,她其實從未愛過他,沒想到二三任妻子陸續進了家門後,她們的相處反倒像是姐妹,比真正的手足還來得親密,看著她們背地裡數落丈夫的不是很是爽快,「我們三個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幸福」,這是何其諷刺。而最終這個男人拿下了「幸福級別十分」的滿分,在觀眾眼中卻是最自大自私的人,他滿口宗教只想累積這世的功德,好下輩子再度投胎成人,但是他始終忽視妻子們的不幸,幸好她們在最糟的婚姻中依然相互扶持度過難關,也凸顯了這個幸福指數測驗的荒謬。

位處在幸福指數低點的人們,他們又是如何生活的?家境貧寒的高中少女,家暴的父親已和母親離婚,而母親至今依然終日酗酒,少女有時無法顧及課業,得翹課在家照顧喝得爛醉如泥的母親。在學校時她也渴望像同學一樣交個男友、談場戀愛,她更羨慕同學們能夠一家和樂得出門玩。其實她唯一的心願是期盼自己未來當上警察,而妹妹能夠成為家家酒中扮演的醫生,而母親終有一天能夠擺脫酒癮。另一組受訪者則是跨性別酒吧歌手德千塞丹,她時常感到憂鬱、對生活感到恐懼,但是她從未被母親拒絕,母親反倒是她的摯友與最佳的傾訴對象,「無論男女,我只希望你下輩子是善良的人。」罹癌的母親竟能如此開明面對孩子的性別認同,只擔心自己死後,德千會陷入沮喪悲傷之中,因此她一直稱讚她,開導德千作為兒女也終將承擔父母的逝去,特別喜歡這對母女到泡溫泉洗藥浴時,足見這對母女彼此坦誠的親密,即使德千最終的幸福指數只有三,我仍在其中感受到幸福。

「我必須得說我幸福嗎?」
受訪者其中一對新婚夫妻,丈夫提到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便是妻子生下第一胎,「我也一樣。」妻子嬌羞的回應顯見他們的恩愛程度,看在單身的調查員安柏眼中多少流露出落寞的神情。安柏其實仍懷著另一個秘密,他是來自尼泊爾的難民移民,兩歲時喪父的他,因著90年代種族淨化衝突導致他失去了公民身分,因此他無法辦理護照出國,更無法和現在的約會對象搭上飛機前往澳洲。片中一名受訪母親也是如此說到,即使工作辛勞了一整天,她依然會感到絕望,因為她始終惦記著那沒能獲得正式公民身分的兒子。沒有公民身分,安柏也因此與這段姻緣擦身而過,電影結尾他還直接到機場送女方上了飛機,而他想得到公民身分的美夢仍在申請中,幸好電影放映至今,安柏終於成為了不丹的「幸福」公民,即使最終沒能跳求愛之舞追回女方,他依然在尋找幸福的道路上成功開了間輪胎店。

「笑一個吧!」當調查員要求受訪者笑著自拍合照時,我意識到這部紀錄片拍攝的難處,當攝影機鏡頭開啟對準他們時,是否能真實紀錄下他們的「幸福」呢?導演們強調他們在每次訪問前都會向受訪者解釋,讓他們放下戒心發自真心地分享感受,有時也會先播放第一部作品給他們觀看,證明自己並非政府派來的新聞記者。電影《不丹是幸福》終究是一場關乎幸福的辯證,讓人願意全心全意投入這場研究,引領觀眾輕快地步入這趟追尋幸福的旅程,也讓觀眾反思自己是否滿足於現狀?是否感到足夠幸福?從西方視角切入東方文化中,依然能找到普世皆準的參考值,不只是國民「總體」的幸福,「個人」的幸福也同等重要,無論如何都要對未來抱有美好的憧憬與嚮往,這便是幸福的真諦!

🎶延伸聽歌: #江美琪 〈#幸福有如平常一日 〉
🎶必聽歌曲: #ParvatiKhan 〈jimmy jimmy jimmy aaja〉
#agentofhappiness #ArunBhattarai #DorottyaZurbó #sundance #不丹是幸福 #天馬行空 #日舞影展 #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