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快時尚品牌 Forever 21 再次傳出破產消息,紐約總部將大裁員,連財務長也將離職。
這是 Forever 21 第二次破產-2019 年,它因擴張過快、虧損嚴重而倒下,隨後由 SPARC Group 收購,試圖重新振作。但六年後,市場環境變了,它仍然沒能改變命運。
與此同時,奢侈品市場正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 — 越來越多高端品牌開始推出入門級商品,Louis Vuitton 即將推出彩妝系列 La Beauté Louis Vuitton,奢侈品牌也紛紛開設咖啡廳,試圖拓展客群,滲透更廣泛的市場。
一邊是快時尚的衰落,一邊是奢侈品牌的客群擴張,這兩條看似對立的趨勢,正在重塑時尚產業的版圖。
過去二十年,快時尚憑藉「低價 + 快速生產 + 高週轉率」風靡全球,Zara、H&M、Forever 21 一度主導市場。
然而,隨著市場變化,這套模式正面臨挑戰,品牌不得不調整策略,以適應新消費趨勢。
影響快時尚的變數來自三個關鍵面向:
🔹 供應鏈成本上升,低價模式受限
原物料、物流、人工成本增加,壓縮品牌利潤。過去依賴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的模式,如今卻成為財務風險,品牌紛紛轉向 小批量生產,減少庫存壓力。
🔹 Z 世代消費習慣改變,不再「買多穿少」
環保意識興起,二手市場與租衣經濟快速成長。消費者更願意投資耐穿、可長期搭配的服飾,而非頻繁購買低價商品。
🔹 市場競爭格局變化,新模式正在取代傳統快時尚
Shein、Temu 透過 AI 預測流行趨勢,以超短週期供應鏈 迅速搶占市場,與傳統快時尚品牌拉開距離。
同時,小紅書、抖音等平台推動小眾品牌與獨立設計師品牌的崛起,消費者選擇更多元,不再依賴大型快時尚品牌。
因此,隨著市場變化,時尚產業正朝兩個極端發展 — —
一邊是 Shein、Temu 依靠極低價與 AI 驅動供應鏈擴張,另一邊則是 UNIQLO、COS 強調耐穿與機能性,迎合重視長期價值的消費者。
奢侈品牌則選擇另一條道路:透過入門級產品與跨界合作,積極擴展客群,重新定義自身的市場定位。
過去,奢侈品牌以「稀缺性」為核心,只服務金字塔頂端的客群。但隨著市場變化,它們正調整策略,降低入門門檻,讓品牌滲透到更廣的消費層級。這樣的變化,主要來自三個關鍵方向:
🔹 入門級商品,讓奢侈品不再遙不可及
Hermès Beauty 推出的彩妝系列,如 Rouge Hermès 口紅、胭脂與指甲油,讓消費者能以較低價格體驗品牌價值,吸引年輕人從小額消費開始,未來轉化為高端客群。
🔹 跨界合作,讓品牌融入日常生活
Tiffany 開設 Tiffany Blue Box Café,Gucci 進軍高端餐飲,Coach 在亞洲市場推出 Coach Café,奢侈品牌不再只是商品,而是生活方式的象徵,藉此強化消費者與品牌的情感連結。
🔹 數位轉型,擁抱年輕消費者
Dior 透過抖音直播發布新品、Gucci 投入小紅書運營,奢侈品牌積極運用數位平台吸引新世代消費者,並強化電商與會員系統,建立更緊密的顧客關係。
時尚產業的版圖正在重組,品牌的傳統定位已無法確保未來競爭力。
快時尚在極低價與品質升級之間掙扎,奢侈品牌則在擴大市場與維持高端形象間權衡,兩者都在適應消費市場的新現實 — — 價格不再是唯一決定因素,品牌價值、可持續性與個人風格變得更加重要。
對品牌而言,如何在變化中維持核心競爭力,將是生存關鍵;對消費者而言,選擇不再只是「快」或「奢」,而是如何在眾多選項中找到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價值。
市場正在變革,而每一次消費決策,都將推動時尚產業走向新的未來。
參考資料
財務長也被砍!昔「快時尚龍頭」Forever 21恐二度破產 將關200家分店
奢侈品|奢侈品牌增加低價商品,吸引中產階級的消費者!將面臨哪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