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梅雨季总是来得突然。张雅涵站在公司大楼的落地窗前,望着外面模糊的城市轮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手中的马克杯。杯里的咖啡早已冷透,就像她此刻的心情——疲惫而麻木。
"张设计师,陈总监说新一季的包装设计明天早上必须交。"助理小林推开门,声音压得很低。
雅涵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通宵加班了,她的太阳穴突突地跳着,像是有人在里面打鼓。
"您要不要先休息一下?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我没事。"雅涵转过身,强迫自己扯出一个微笑,"告诉陈总监,明天早上会准时交。"
当办公室的门再次关上,雅涵终于允许自己瘫坐在椅子上。她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上周体检报告上医生严肃的表情:"张小姐,您的压力指数严重超标,如果再这样下去,身体会出大问题。我建议您至少休息一个月。"
一个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休息一周都可能被后来者取代。雅涵苦笑着摇摇头,伸手去拿桌上的止痛药。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阿嬷"两个字。雅涵深吸一口气才接起电话。
"雅涵啊,吃饭了没?"阿嬷温暖的声音从听筒传来,瞬间让雅涵的眼眶发热。
"吃过了,阿嬷。"她撒谎道,看了眼桌上已经冷掉的便当。
"你阿公的忌日快到了,店里忙不过来..."阿嬷的声音突然变得犹豫,"你要不要...回来住几天?"
雅涵望着电脑屏幕上堆积如山的设计稿,想起医生严肃的警告,突然做出了决定。
"好,阿嬷。我明天就回去。"
挂断电话,雅涵直接拨通了人事部的号码。也许,是时候给自己一个长假了。
第二天中午,雅涵拖着行李箱站在台南老家的巷子口。三年了,这里似乎什么都没变——红砖老屋、斑驳的骑楼、空气中飘着的糕饼香气。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连肺里的浊气都被这熟悉的味道洗净了。
"雅涵!这里!"
阿嬷站在巷尾的老房子前挥手,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泛着银光。雅涵快步走过去,被阿嬷一把抱住。
"瘦了,瘦了!台北都没好好吃饭是不是?"阿嬷心疼地摸着她的脸。
"阿嬷,我才回来五分钟您就开始唠叨了。"雅涵笑着抱怨,却忍不住又抱了抱阿嬷。
"店里还有客人,你先回家放行李。"阿嬷指了指后面的老屋,"你房间都收拾好了,WiFi密码贴在床头。"
雅涵点点头,拖着箱子走向记忆中的家。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迎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糕饼香气,混合着淡淡的木头和茶叶味道,瞬间唤醒了她儿时的记忆。
放下行李,雅涵好奇地走向后面的糕饼作坊。隔着玻璃窗,她看见阿嬷正专注地揉着一团面团,动作娴熟而优雅。作坊里几位老师傅各自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糖、油和面粉混合的甜香。
"进来啊,站在那里干什么?"阿嬷发现了她,招手示意。
雅涵推门进去,热气扑面而来。与台北办公室的冷气不同,这里充满了生活的温度。
"尝尝看。"阿嬷递给她一块刚出炉的凤梨酥。
雅涵咬了一口,酥皮在齿间碎裂,内馅的凤梨纤维带着微酸的果香,瞬间充满了口腔。这味道...和她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怎么样?"阿嬷期待地问。
"好吃。"雅涵由衷地说,"和以前一样好吃。"
阿嬷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这是你曾祖母的配方,一百多年了,一点都没变。"
雅涵环顾四周,作坊里的设备看起来都很陈旧,几位师傅也都是上了年纪的人。"阿嬷,怎么不考虑买些新设备?现在都有自动成型机、恒温烤箱了,效率会高很多。"
阿嬷的手停顿了一下:"机器做的没有灵魂。我们的客人吃的就是这份手工的味道。"
"可是这样太辛苦了..."雅涵看着阿嬷粗糙的双手,心疼地说。
"习惯了。"阿嬷继续揉着面团,"去休息吧,坐了那么久的车。晚饭想吃啥?阿嬷给你做。"
晚上,雅涵躺在儿时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台北的工作群组还在不断跳出消息,但她意外地发现自己并不想理会。窗外的月光透过木格窗洒进来,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这种宁静是她很久没有体验过的了。
第二天一早,阿嬷让雅涵帮忙整理阁楼。推开尘封已久的木门,灰尘在阳光下飞舞。雅涵捂着鼻子开始翻检那些陈年的箱子和家具。
在一个老樟木箱底部,她发现了一本用蓝布包裹的书。打开一看,是一本手写的食谱,纸张已经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扉页上写着"张氏糕饼秘方,光绪二十五年"。
雅涵小心翼翼地翻动着脆弱的纸页,里面详细记录着各种糕点的制作方法,从材料配比到工序火候,甚至还有当时物价的记录。最后一页夹着一张老照片,上面是一位年轻女子站在糕饼店前的合影。
"这是..."雅涵认出了照片中的店铺就是现在的样子。
"啊,你找到了这个。"不知何时,阿嬷站在了门口,手里端着两杯热茶。"那是我十八岁接手店铺时拍的,旁边是你曾祖母。"
雅涵震惊地看着照片中青春靓丽的少女,再看向现在白发苍苍的阿嬷,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本食谱传了五代了。"阿嬷轻轻抚摸着书页,"每一代都会添些新配方,但最传统的几样一直没变。"
雅涵突然想起什么:"阿嬷,我能学做凤梨酥吗?"
阿嬷的眼睛亮了起来:"当然可以!现在就去?"
作坊里,阿嬷耐心地教雅涵每一个步骤:油皮要揉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内馅的凤梨要手工切碎,保留纤维口感;包馅时手心要微微凹陷...
"等等,为什么要这么麻烦?"雅涵看着自己歪七扭八的成品,不解地问,"现在都有现成的凤梨馅和模具,又快又整齐。"
阿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一个雅涵包的凤梨酥:"你看,这个虽然形状不完美,但里面有你的温度。机器做的千篇一律,但每个手工做的都有不同的性格,就像人一样。"
雅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台北设计的那些包装,追求的不正是这种"人性化"的感觉吗?但讽刺的是,她用的却是最机械化的方法。
正当雅涵准备把做好的凤梨酥放进烤箱时,阿嬷接到一个电话。从阿嬷的应答中,雅涵听出是某家连锁超市想高价收购他们的配方和品牌。
"不好意思,我们不卖配方。"阿嬷干脆地回绝了,"是的,多少钱都不卖...对,谢谢您的厚爱。"
挂断电话,雅涵惊讶地问:"阿嬷,那家超市开价多少?"
"两百万。"阿嬷平静地说,继续整理着烤盘。
"两百万?!"雅涵瞪大眼睛,"为什么拒绝?有了这笔钱,您可以退休享福了!"
阿嬷停下手中的活,认真地看着雅涵:"这间店传了五代,不只是生意,是我们的根。钱会花完,但根断了就再也接不回去了。"
雅涵突然想起自己为了高薪从台南跑到台北,为了升职拼命加班...她一直以为自己在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此刻看着阿嬷坚定的眼神,她第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来,看看你的处女作。"阿嬷打开烤箱,香气四溢。
雅涵紧张地看着自己做的凤梨酥——大小不一,有的甚至裂开了馅。但阿嬷却像对待珍宝一样小心地取出来。
"第一次做成这样很不错了。"阿嬷鼓励道,"明天教你做绿豆糕?"
雅涵点点头,突然觉得这两周的假期或许会改变她的一些什么。她拿起一块自己做的凤梨酥咬了一口——酥皮太厚,馅料偏甜,形状也不够美观。但不知为何,这却是她吃过最美味的凤梨酥。
开启新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