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美國國債殖利率接近去年高點,這意味著債券價格處於相對低點。市場上出現不少觀點討論,部分意見之前已經提及,這裡不再重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之前的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5brwxux9M/
去年底,有遇到網友提到在2023年第四季度購買美國20年期國債ETF,加上配息後仍有正報酬。當時我簡單提及匯率問題,這邊進一步解釋,並分享一些關於台幣匯率的見解:圖片上方是過去10年美金兌新台幣(USDTWD)的匯率走勢圖,下方則是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走勢圖。若以每年農曆年前最後交易日為分界,可以觀察到一個明顯的慣性:
若農曆年前美元兌新台幣貶值,年後升值的機率較高。
若農曆年前美元兌新台幣升值,年後貶值的機率較高。

若農曆年前匯率持平,年後可能維持穩定。
匯率反轉後的持續時間不固定。
10年期美債(US10Y)可以觀察到,2018年的高點3.2%的殖利率,自從2020年開始反轉後,大約是目前回落的低點,也就是我之前所說的殖利率"目前維持在當前的水平"的範圍。
以今年美元走升新台幣的走勢貶值的走勢來看,這時候考慮將債券作為長期資產配置的投資人而言,如果手上沒有美元而想建立新的美債的部位,需要把換匯成本考考量進去;如果已持有美股,這時進行資產再平衡,將部分資產從股市轉向債券,可能是一個可接受的選項。
雖然從債券週期來看,市場可能尚未觸底,預計仍會在低點徘徊一段時間。然而,債券的主要角色是防禦性資產,而非進攻性工具,而20年期是進攻。不要混淆其目的。
大部分"財經專家"在談論債券時,往往只聚焦於殖利率。不會跟你說這麼多,僅關注殖利率可能不足以全面評估債券的投資價值。事實上,還有其他關鍵因素需要考量,如匯率風險、經濟週期以及市場情緒等。
匯率波動可以顯著影響外幣計價債券的實際收益,而經濟週期則可能影響利率政策,進而影響債券價格。我們不可能在$1美元兌$28台幣買到5%殖率利的債券價格,但匯率與美債殖利率之間的關係,以及其對債券價格的影響,都是必須納入考量的重要因素。
以上內容於2025年01月09日寫在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