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從來不是用來管理的,你能夠管理的只有你自己的選擇
連續日更挑戰進度 10 / 21
因為最近工作有新的工作內容要發展,外加還有家庭要顧及,加上我又要培養寫作習慣,導致我覺得現在根本在精神時光屋一樣,回過神來發現怎麼時間都沒了。
這讓我開始想要檢討自己的「時間管理」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我才突然像被電到一樣,想起這種情形好像似曾相似,我剛出社會不久時也遇過同樣的狀況耶,而當時就是在這樣水深火熱的情況下,接觸到了一本書的提點,反時間管理。( 當時除了正職工作,還有其他公司的案子兼職,還有個人幫助朋友的諮詢,以及私人的一些家教 )
反時間管理?管的就是你
時間管理在傳統概念上就像是個迷思,可以是減少時間花費的陷阱,也可以是強迫症患者的天堂:排程表、行事曆、子彈筆記、番茄鐘...。會花大把的時間在「管理時間」上,結果發現自己竟然「沒時間」做真正重要的事。所以我記得反時間管理的概念就是,與其盯著時鐘,不如盯著自己的價值觀。
時間管理的迷思就像是一群人在研究怎麼把沙子塞進一個已經滿了的瓶子裡,而反時間管理則是問:「這瓶子裡裝的東西真的都重要嗎?」
談到管理或整理本身的最終階段,就是斷捨離
三個讓你恍然大悟的反時間管理策略
1. 時間翻轉大法
傳統思維:投入100小時 = 得到100小時的產出 反時間管理:善用槓桿,投入10小時 = 可能獲得1000小時的價值
以我來說,我最近想學,而也正學到一半的技能,是 Excel 應用以及資料分析相關,我想透過裡面的 VBA 功能還有樞紐分析,可以幫我省下未來 1000 小時的重複工作,並且提供我接觸到資料的價值,讓我可以獲得更多成就感 ( 偷懶的時間 )。
2. 專案堆疊術:一次煮多鍋飯
「一心多用」應該要是壞事嗎? 在燉一鍋需要慢火熬煮 8 小時的豬腳 ( 桃園中壢威尼斯旁邊的霸王豬腳推推 ),難道就該乖乖坐在爐子旁邊 8 小時嗎?
專案堆疊的概念,就是讓那些需要「醞釀」或「等待」的項目同時進行,在等待期間可以去處理其他事情。就像我去廁所坐著上廁所 ,同時帶著手機去滑,時間一久了還可以獲得老婆或是家人的情緒價值 ( 到底是好了沒阿,怎麼一進去廁所都待那麼久,是在裡面幹嘛啦,你不知道還有 !@##$%#$ 要做 ,而且兒子還有 %^#$%&^$%^ )。
是不是覺得一心多用有夠賺~
3. 建立個人護城河:做別人取代不了的自己
在這個 AI 都能寫文章的時代,如果害怕工作怕被取代,就該建立個人護城河,分享那些獨特、難以複製的故事和經驗,畢竟你有你人生的故事還有經歷,人工智慧怎麼會懂得當初連屁股都需要人家擦的過程。就像麥當勞的護城河是全球一致的流程和品質,我的護城河就是獨特的思考角度、專業技能組合,以及幹話講不完的心得分享 XDD。但我認為,只要現在開始記錄,案時間累積紀錄的習慣,未來分享出去那就一定是你的護城河 !!!!
一句話總結提點自己也分享予你
不是努力塞更多事情進你的時間,而是把更有價值的事情放進你的生活。
P.S : 實際行動指南規劃分享
- 自我問診:今天花的時間,有多少是真正重要的?有多少只是在「很忙」的假象中度過?
- 梳理我的專長與弱項:哪些事情一定得由我親自完成嗎 ?哪些可以委託給更擅長的人?
- 學習「堆疊任務」:觀察並記錄我的日常工作,哪些任務可以同時進行而不互相干擾?
- 打造我的「護城河」:發產我的獨特性並連結價值,如果有十個人和我做一樣的事情,為什麼我更加吸引人? ( 因為每個成功的男人 !!!! 背後都有一條脊椎 )
- 重新設計工作流程:每天早上先處理對未來影響最大的事情。( 但我通常都是在耍廢 ,雖然我知道要先吃那隻青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