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醬油的滷腱子心:半筋半肉的本來面目
民國70年前後,台中市老字號牛肉麵館有三家:菜根香、湖南味及將軍牛肉大王。
112年間偶然發現將軍牛肉大王蟄伏在南屯市場旁的小巷內,當即點了一碗金廚獎來嚐嚐,一口咬下那旣彈牙又滑嫩的腱子心,噴發出醇厚的釀造香,瞬間照見了40年前第一次去吃將軍的舊時代記憶,這種久別重逢的感動,是狂喜癡醉,言語枉然。
拜駱姐為師,看來是生命中的偶然,其實都是必然。若非小時候曾被家人帶著去將軍吃好料;若非我厭離浪跡天涯回到出生之地;若非我窮遍大街小巷找良心料理職人;若非這兩年間,我不斷地來吃著已不知第幾碗的將軍牛肉麵,一碗碗更迭流轉如日月遞嬗,駱姊跟我緩緩交換著生命故事,也確認雙方的為人,足以成就一段正向的師徒關係,拜師學藝自然成熟,在經歷近半世紀後。
為人?沒錯,就是人品:技法好學,心法難成。
心法?什麼心?三個心:第一首要良心,第二恆心,第三開心。
良心:既然做吃的,就必須把顧客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有次我跟師父抱怨說,日前去吃了某家必比登推薦的蒸餃名店,結果肉餡裡、湯裡、炒青菜裡,無處不加了大量的味精或雞粉,難怪台灣大腸癌的人那麼多,同行的好友還沒吃完就燒聲了,而我口乾舌燥,吃了個滿肚子寂寞,簡直黑店,但排隊人潮不斷。我說這種店家,生意越好,造孽越多,以後下的地獄也越深。師父只是放下她手中,已經在水槽中泡了許久,又洗了三、四遍,準備加在牛肉麵中的小白菜,平淡且同情地說,原物料飛漲,生意不好做啊....偶爾也會有賣牛骨粉的來店裡推銷,但那絕不是將軍會走的路....。
其實深入思考,真的沒有什麼人好怪的。總體經濟結構性失能,造成長期低薪、不調薪,致使眾多外食人口既要餐點便宜又要好,強調CP值,不能漲價,店家為了存活,也只能偷工減料,而使用有害健康的人工調味料已是常態,這就是我們的共業。在此食安亂世中,有心又有時間尋找良心料理職人的饕客,兩者相遇都是剎那見永恆;而能進一步成就師徒關係,應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了。在說話的同時,幾隻麻雀在門口徘徊,甚至作勢要衝進店裡,師父抓了一把白米,撒在店旁,十來隻麻雀從屋簷上歡呼而下,搶啄米粒。師父說,他們剛在催我,放飯時間到了。

在說話的同時,幾隻麻雀在門口徘徊,甚至作勢要衝進店裡,師父抓了一把白米,撒在店旁,十來隻麻雀從屋簷上歡呼而下,啄食米粒。師父說,他們剛在催我,放飯時間到了。
細心加耐心等於恆心:做菜如做人。待人處事唯恐過猶不及,做菜亦然,尤其在火候及調味上,掌握中庸之道。將軍牛肉大王不論在學士路時期、美德街時期,店內都掛著「烹小鮮忌大火」的大幅書法。這幾個字的心法應來自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小心翼翼、吹毛求疵的細心。至於忌大火,蘇東坡也在「豬肉頌」中,說明了他煮豬肉的方法:「....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焰不起的慢火是耐心,妙用在於讓湯汁處在要沸不沸的狀態,如同情人進入熱戀前,若有似無的挑逗試探階段,用如此微妙唯美的火候,緩緩泡熟腱子心,怎不銷魂。
開心:師父擅長開心生活。他說,生活就是要開心,做菜更要開心,別人吃你的菜自然開心,這是秘密。想來確實如此,每次我來這打牙祭,總感到五臟六腑舒暢滿足,每個毛細孔都在唱歌,打從心裡拈花微笑。偶有假日加班心情欠佳,來此吃飯,保管獲得療癒,無一例外。
據此開心心法,工作一定要快樂,將軍又是一人店,所以經營方式自然走彌勒佛風:各品項沒有一定要備全的壓力,師父說,每天只要收入有五百元,可以付租金等開銷就滿足了,才不要生意好,錢賺再多也帶不走,有什麼就賣什麼。包括我在內,有次為了吃牛筋麵,三求四請一個星期才姍姍來遲,真是「佛度有緣人,麵等有心客」。所以客倌您來時,沒吃到價目表上的品項,拜託千萬別見怪,是故意為之,並非針對您,而是開心做菜第一。
說到這次拜師學藝,必須言及已仙逝師丈--自號歪廚的張北和。在授藝過程中,師父鉅細靡遺地詳述師丈生前的為人處事,對廚藝的擇善固執,仍還凝視著從上古迄今,五千年淼淼飲食歷史長河之水,那份思古、復古的一往深情,宛如師丈就在身邊。

黑豬棒腿飯--90台票--吃不膩的簡單
用滷肉汁熬燉出來的黑豬棒腿,油脂融入棒腿的瘦肉中,共享魚水之歡,入口即化,單純的醬油香,卻是吃不膩的簡單。單價90台票,包含了棒腿、滷肉、蛋、豆腐、豐富蔬菜跟一大碗飯,CP值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