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亂的〉
作詞/作曲:馬賴羅陽
編曲/吉他:黃忠岳 鼓:李守信
製作人:郭文琮
在國內疫情最嚴峻的時期,有好一陣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每日三餐都得親自煮食,不敢假手外人。一向不怎麼熱衷烹飪的我,那陣子下廚的次數大概可以抵過兩年份吧。當時,唯有動力火車的歌足以抗衡油鍋煎煮炒炸和抽油煙機運轉的聲響,陪我熬過那段必須賢慧的時光。
第一次聽《亂亂的》,就是在廚房。這首歌對我來說很有記憶點,無論是主歌或副歌,只聽了一、兩遍就可以哼出旋律了。對於歌詞更有共鳴,一邊剁肉、切菜、揮鍋鏟,一邊哼唱「我煮的飯都是亂亂的,我的菜也都是亂亂的……」懶廚娘不覺也起勁了。
言歸正傳。
歌詞所呈現的角色有兩個,他們的共同點是年齡—青春已漸行漸遠,又還不到涉世夠深的市儈中年。主歌A1是一名熱愛音樂但有志難伸的年輕人,雖然自嘲僅有「破鑼的歌喉」、「假裝是一個不錯的歌手」,仍掩飾不了他的孤芳自賞,同時渴望知音。
A2段,則是社會機器中一枚典型的小螺絲釘,他勤奮認份、收入尚稱穩定,朝九卻不一定晚五,穿插在歌詞裡的台語發音的「拚」和「賺」,像是在身不由己的應酬場合間學到的夾雜語彙,顯然標記了他的生活樣態。
他們都嚮往或懷念可以無拘無束、盡情表達自我的地方,一如山邊海邊;他們都漸漸要被成人世界的價值觀馴化。然而,在淪入與世浮沉的境地之前,內心深處還有一絲青春的狂放與掙扎。
配唱方面,在動力火車其他歌曲裡,印象中比較慣常聽到的是一人先唱主歌,另一人接唱副歌,或在進入副歌時輪流唱主key。這首歌的主歌略長,且由兩人輪流獨唱,如此延宕副歌出現的方式,產生更強烈的期待感,增加了歌曲後半段的張力。
至於整首歌最大的亮點,是歌詞的最後兩字 : 溫柔。明明是歌詞中最軟性的用詞,卻是整首歌音量最大、音調最高、音色最粗獷、最搖滾最不溫柔的地方。志琳的嗓音和咬字,可謂「溫柔」擔當,總渾然天成的唱出柔情中的堅毅、鐵漢骨子裡的柔情。在歌曲尾聲,聽志琳一再重複的「溫柔」背後,映現秋興外放激昂的迴響,於是才知道,不願屈從現實的吉他歌手,和為生計賣命的社畜,在向左走向右走、看似毫無交集的人生動線上,就在歌曲收束的瞬間,乍現交會的亮光。
這首歌的旋律容易琅琅上口,歌詞也不難記,應該具備入選主打曲目的部分條件,卻始終默默藏在專輯裡,既非主打歌,據我所知也沒唱過現場。或許是因為它的話題性和詞曲人光環,難以和〈忠孝東路走九遍〉較勁,而兩個版本的〈酒醉的探戈〉翻唱版權已特地取得,還有謝銘祐的台語歌和〈寄生人〉......這首歌只好成為遺珠了。
當時的動力火車兩人在演藝圈闖蕩邁入第四年,已失去新人資格,又尚未足夠達到位列資深,甫出道時那富含山野況味、不經美聲修飾的唱腔,也漸漸磨得圓滑,在這樣的時期,〈亂亂的〉不型塑都會戀情、也不刻意強調什麼曲風,反而是他們最純粹直接也適齡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