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貨毛利差異分析」,將毛利差異細分為兩大主軸:「價格差異」與「數量差異」,以下是文字說明:

⸻
一、毛利差異
1. 價格差異(又稱為單位毛利差異)
進一步拆分為:
• 銷貨價格差異:實際售價與預算售價的差異
• 成本價格差異: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的差異
• 若為製造業,成本差異還可細分為:
• 材料差異
• 人工差異
• 製造費用差異
⸻
2. 數量差異
數量的變化會影響總毛利,分為:
• 銷貨數量差異
• 可再細分為:
• 銷貨組合差異:不同產品組合導致毛利改變
• 最終銷量差異(又稱為純數量差異):
• 市場佔有率差異
• 市場規模差異
• 成本數量差異:與銷售數量有關的成本變化
⸻
企業可以從價格、數量與市場面找出毛利變動的來源與影響。
⤵️吐司銷售毛利差異分析案例:
⸻
情境說明:吐司店一年銷售分析
預算(原預計):
• 單價:每條 $50
• 成本:每條 $30(含麵粉、人工、瓦斯)
• 銷量:10,000 條
• 預算毛利:$200,000(=(50-30)×10,000)
⸻
實際(年終結果):
• 單價:平均售價變成 $48(有促銷)
• 成本:原物料上漲,變成每條 $33
• 銷量:賣了 12,000 條(比預期熱銷)
⸻
毛利差異分析:
1. 價格差異:
• 售價降低 $2 → 不利差異
• 差額 = ($48-$50) × 12,000 = -24,000(不利)
2. 成本差異:
• 成本上升 $3 → 不利差異
• 差額 = ($33-$30) × 12,000 = -36,000(不利)
3. 銷售數量差異:
• 多賣了 2,000 條
• 差額 = (預算毛利$20) × 2,000 = +40,000(有利)
⸻
總毛利差異:
• 價格差異:-24,000
• 成本差異:-36,000
• 數量差異:+40,000
• 合計:-20,000(整體毛利下降)
⸻
這個案例可以清楚看出,即使賣得比預期多,但因為價格下降與成本上升,導致整體毛利反而下降。這樣的分析能幫助吐司店做出下一步策略:是否要調整售價或壓低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