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與行號的不同|林沁璇所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創業前的第一步:想清楚為什麼你要創業?

raw-image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創業的起點,也就是在考慮成立公司或行號之前,我們應該先好好思考的幾個重要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你為什麼想創業?

 

很多人創業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想再過著在公司裡日復一日的生活。他們可能有一個獨特的想法,想要自己做主,創造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情。

 

也有人是追求財務自由,不滿足於固定的薪水,希望透過創業創造更多元的收入來源,並建立長期的資產累積。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想要工作自由、時間自由,可以自己決定工作的時間和地點,讓生活和事業達到平衡。甚至有些人是受到社會的影響,發現了一些問題,想要透過創業來解決這些社會問題,推動產業的創新。

 

所以,先問問自己,你真正想做的是什麼?你想要投入哪個產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

 

當我們釐清了創業的動機之後,接下來就要設定短中長期的目標。我通常會建議大家思考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後的目標是什麼?

 

你想讓你的事業發展到什麼程度?達到什麼樣的規模?

 

例如,十年後你希望你的企業能夠永續發展,甚至拓展到國際市場,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力。有了長遠的目標,我們才能反推回來,思考五年內、三年內,甚至今年應該做些什麼。

 

比如說,如果十年後想拓展國際市場,那五年內是不是要先擴大國內市場,增加多元收入?三年內是不是要建立品牌,提升影響力?。更具體地,我們應該開始設定明確的營運目標,預估三年內的損益狀況,包括每年的營收、成本和支出,像是薪資、租金等等。透過這些數據去拆分,例如營業收入需要哪些服務項目來支撐,每個服務項目在哪個區域推廣,每個月需要多少金額才能達到損益平衡 。這樣一步一步地規劃,你就會更清楚現在應該開始做什麼,像是開發服務產品、尋找目標客戶群。


raw-image


最後,是事業規模的考量,這也會初步影響你對公司或行號的選擇。

raw-image


你會希望你的企業是屬於哪種規模呢?是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微型企業,還是大約6到20人的小型企業,服務範圍可能在雙北或某個特定區域?

 

如果你希望員工人數達到20人以上,甚至接近100人,那你的市場可能就會擴展到全台灣,這就屬於中型企業

 

如果你的目標是大型企業,員工人數超過百人以上,那可能就要考慮往國外發展。員工人數不一定是指正職員工,也可能包括合作夥伴。

 

當你對未來的事業規模有一個初步的想法後,你就可以開始思考,到底要用公司的方式來經營,還是用行號的方式。當然,這只是初步的思考方向,再來我們會更深入地探討公司和行號的具體差異.

 

公司 vs 行號,我到底該怎麼選?

raw-image


很多人在創業初期會問:「我要開公司還是開行號比較好?」這兩者其實有明顯的制度與運作差異,選錯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的營運規劃、資金配置,甚至法律責任。這邊我用條理清晰的方式,幫大家整合並彙整,協助你做出正確的創業選擇。


🔸 一、法律依據的不同:公司法 vs 商業登記法

  • 公司

依《公司法》設立,具有法人資格。常見型態為「有限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

1.有限公司

股東必須同時擔任董事,股東與經營責任綁定。不能說我只當董事不出資,也不能只當股東不參與經營。

2.股份有限公司

股東與經營可分離,出資與經營分開。可以只投資不經營,也可以只擔任經理人沒有股份。就像買股票一樣,我們是股東但不參與公司經營。

若你現在是有限公司,未來若有股東只想出錢不參與經營,可以轉型為股份有限公司,統編與營收資訊都能延續,不需重新設立。


  • 行號

依《商業登記法》設立,為獨資或合夥制。不具法人資格,由負責人以個人名義承擔所有業務及法律責任。

1.名稱採地區性管理,例如你在台北市登記的名稱,別人可在桃園使用相同名稱。

2.公司名稱則全國唯一,因可能跨區經營,避免名稱混淆。


🔸 二、資本額與成立成本

  • 公司

無資本額下限,但建議至少預留「六個月營運資金」,包括租金、人事、水電等。資本額不能只是帳面金額,匯入後再領出是違法行為。

※需會計師資本簽證、撰寫公司章程,成立成本較高。

  • 行號

無資本額限制、不需簽證與章程。整體開立流程與成本較低,適合資金有限者。


🔸 三、經營彈性與永續性

  • 公司

為法人組織,可有股東加入,擁有較高的擴展彈性與投資吸引力。就算負責人離開,仍可永續經營,由新股東或負責人接手。

例:你創業五年後退休,有人覺得你的公司經營得不錯,願意接手,就能順利轉讓繼續經營。


  • 行號

與負責人個人緊密綁定,無法引入投資人。若轉為公司,需重新設立,原有營收與資料不可延用。

例:如果經營得不錯,有投資人想入股,你無法讓他加入行號,只能重新設立一間公司。


🔸 四、法律責任風險

  • 公司

股東僅以出資比例承擔有限責任。公司若發生糾紛或債務,責任不會延伸至股東個人財產。

例:你投資30%,公司若有債務,你最多只負擔出資30%的責任。


  • 行號

屬於無限責任型態。所有債務與法律責任都由負責人個人承擔。

例:你開水果店與廠商進貨,無法付款後註銷行號,債務仍需由你個人負責。

又如:工程或水電行若工人出事,賠償責任將由負責人個人承擔。


🔸 五、稅務與申報方式

  • 公司型態
  1. 一定須開立統一發票
  2. 營業稅 5%、公司所得稅 20%
  3. 每兩個月申報一次營業稅,一年共六次
  4. 需製作損益表與年度盈餘報表,盈餘按股東比例分配股利所得
  5. 財務結構較複雜,通常需要事務所或公司內部會計協助記帳報稅


  • 行號型態

1.若每月營收低於 20 萬,可申請免用統一發票

2.營業稅為 1%,國稅局每三個月依預估營收寄繳款單

例:你登記每月營收 10 萬,三個月共 30 萬,乘以 1% 稅率,即每三個月繳 3000 元

3.營收併入負責人個人綜合所得稅中

4.若營收超過 20 萬,須改用開發票方式並申報 5% 營業稅,可扣抵進項稅額,若有留底則可延至下期使用


🔸 六、經營模式與品牌發展

raw-image


  • 公司

通常會開立發票,對客戶與廠商較具信任感,有利品牌建立與跨區經營。

例:你想讓產品賣到台中、南部,甚至海外,就需建立公司品牌,不能只靠地區型行號。

  • 行號

適合小規模經營,如夫妻店、工作室等,稅務簡單,操作彈性大。

例:開咖啡店只服務中山區,可採行號型態、使用免用統一發票方式,每三個月收單繳1%營業稅,不需頻繁申報。


🔸 七、選擇前的核心提問:你想經營多大的事業?

raw-image



🔸 八、總結:用法人架構,保護經營者本身

raw-image


公司型態可以保護你的個人資產、建立財務結構,並為未來的擴張鋪路。尤其當你打算讓事業成長,或有外部股東、資金規劃需求,公司型態會是一個更穩健的選擇。

但如果你只是小規模經營,像是兩個人一起開麵包店,那行號確實也比較單純、申請容易、稅務處理也簡單。

但前提是:你必須知道,你願意承擔多少風險?你想經營多久?你想把這個事業做到什麼規模?

這些問題,會決定你該走哪一條路。

 

結語:回到你想創什麼樣的事業?


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想要創的事業,到底是比較適合用公司的模式來經營?還是適合用行號的方式來進行?

如果你是希望持續擴大自己的事業規模、想要建立一個具有品牌力的公司、或是將來可能吸引外部投資人加入,那麼即使不是現在,而是你預計未來三年內會有這樣的需求,你就適合在一開始使用有限公司的方式來運作。

但如果你是一個小規模的經營者,比如兩夫妻開個便當店,或是一個人經營的服務業,整體風險也低,那麼其實就可以用行號的方式來運作,也會比較簡單。


回到創業計畫書:從藍圖開始往回推

我們前面說過,要畫出你的十年目標。你也可以進一步往回推:

  • 五年內要做什麼?
  • 三年內要完成什麼階段?
  • 那我今年要怎麼執行?


當你已經成立公司或行號、開始營運之後,其實就會對自己想創業的這個計畫,有更清楚的方向與規劃能力。

你可以想一下:

  • 我的事業藍圖是什麼?
  • 我要做什麼,才有辦法達成目標?
  • 我要怎麼執行?


我是不是應該分析市場狀況?

我的客戶是區域性還是跨縣市?例如我人在北部,我的商品是否打算賣到台中、賣到南部、甚至賣到國外?這時候就需要做市場分析。

如果你的產品是打算賣到外縣市、跨區域,甚至海外,那當然就一定是用「有限公司」的形式來進行。這樣的目標規模就不太可能用小規模的行號來經營了。


財務預估與營運策略思考

你也可以搭配預估損益表,試著預估未來一年內的現金流狀況。

  • 我的收入與營收預估是多少?
  • 我的進貨成本與資金需求有多少?
  • 我每個月或每年所需的租金支出是多少?


這些都是需要做預估的。


也要開始思考你的營運策略:

  • 產品或服務是什麼?
  • 行銷方案怎麼進行?
  • 組織結構需要有哪些人一起來協助?


這些人會一起來創造這個事業、讓我們達成目標。重點是:你的計畫一定要是可以執行的,是明確且可達成的,而不是只畫一個大餅。


兩個案例:咖啡店 vs 手機App

我們舉兩個實際例子來說明:


☕ 案例一:咖啡店

初期資金有限,服務的區域就是鎖定中山區的消費者。這時候就適合用行號的方式來經營,搭配簡單的稅務申報與1% 的營業稅率

也不需要每兩個月很緊張地申報稅務,只要等國稅局每三個月寄來單子,照單繳費就可以了。


📱 案例二:手機App開發

這是屬於寫程式、開發應用程式的事業,將來可能需要大量資金或更多股東、更多夥伴一起投入創意。這時候就需要成立有限公司來運作,當你未來需要資金,就可以讓投資人進來;也能透過公司架構讓更多人一起發展這個事業。


再回頭想一次:你適合哪一種創業模式?

讀到這裡,不曉得你原本有沒有想過自己要成立行號?還是要成立有限公司?


或者你已經是公司負責人了?


透過今天的分享,你可以再重新思考:

  • 你想成立什麼樣的事業?
  • 你未來的目標與願景是什麼?
  • 我應該成立公司,還是行號比較合適?
  • 我的服務性質、商品特性,是不是需要專業人士來協助?
  • 稅務方面,我要自己報還是交給事務所來幫忙?


最後,讓我們做出清楚的選擇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的分享,能讓大家能夠更清楚:

 

公司與行號到底有什麼不同?

而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思考:


到底哪一種才是最符合你目標的形式?


然後,再為自己的事業做出正確的選擇。


課後QA:如果我是銷售農產品,辦理行號還需要繳 5% 營業稅嗎?

這個問題要先看你銷售的農產品是否有加工過。

🔹 如果你是農民本人,直接銷售原始農產品(如剛採收的水果),這種情況下,是以「農民身份」來申報,不走公司或行號,因此不需要繳交 5% 的營業稅

🔹 但如果你是開水果店,跟農民進貨之後再販售水果,那你就是經營者,無論是否辦理行號,就回到我們剛剛提到的標準:


📌 關鍵在於:每月營收是否超過 20 萬元?

raw-image


你可以觀察一些生意不錯的水果店,像是在大馬路邊的那種,一看就知道營收高,他們幾乎都有開發票。這就是因為他們月營收已經超過 20 萬,必須按規定開立發票並申報營業稅


🧾 如果有開發票但成本高怎麼辦?會不會一直繳很多稅?

如果你有很多進貨成本、有進項發票,就可以做扣抵。舉例來說:

  • 你賣水果的銷售額是 40 萬(銷項)
  • 但你買進水果成本是 30 萬(進項)
  • 那你只需要針對「差額 10 萬」繳交 5% 的營業稅

如果進項比銷項還多,還會產生留底稅額,可以在下期申報時繼續扣抵,不會浪費。


✅ 總結

  • 不是所有農產品都免稅,要看你是農民還是經營者
  • 是否需要繳 5% 營業稅,關鍵在「有沒有開發票」與「營收是否超過 20 萬」
  • 營業稅可扣抵,有進貨發票就能抵稅,不等於全部都要繳


如果你還有其他類似的實務問題,之後也可以加入我們的社群或在文章下方提問,我們會協助你一步步釐清自己的創業方向與財務規劃!


2025 年度公開課程安排與預告

今年我們將舉辦一系列稅務與財務管理相關的公開課程,固定於每月 下午 5 點至 5 點半 進行。


raw-image



包括:

稅務專題:探討各類稅務問題,例如大額存入查核、稅務登記流程等。

財務管理分享:資金預估、薪資投保規範及如何避免觸犯相關法規。

歡迎透過Accupass報名:報名連結


四月公開課:【04/17免費講座】營所稅法規及重點

raw-image

歡迎報名,與沁璇所長一同線上探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rol鑫業財稅的沙龍
9會員
76內容數
公司地址登記 公司財會健診 公司行號設立 創業經營課程 教育訓練服務 客製專題講座 財會流程輔導 財務顧問諮詢 各項專案服務
2025/04/20
教授的課…真的很實務,一直上的原因,因為企業是一直經營,除非你的企業沒有要一直走下去。 但坦白說~剛開始上的前幾年,我也會想…教授講的我要怎麼運用?不可能吧?怎麼可以這樣?我試了.但怎麼沒有不同?我這樣做對嗎?自己中間也有1-2年很不認真常常翹課,但每次只要一回來上課,就又會被敲了重重腦袋一樣
Thumbnail
2025/04/20
教授的課…真的很實務,一直上的原因,因為企業是一直經營,除非你的企業沒有要一直走下去。 但坦白說~剛開始上的前幾年,我也會想…教授講的我要怎麼運用?不可能吧?怎麼可以這樣?我試了.但怎麼沒有不同?我這樣做對嗎?自己中間也有1-2年很不認真常常翹課,但每次只要一回來上課,就又會被敲了重重腦袋一樣
Thumbnail
2025/03/30
「銷貨毛利差異分析」,將毛利差異細分為兩大主軸:「價格差異」與「數量差異」,以下是文字說明: ⸻ 一、毛利差異 1. 價格差異(又稱為單位毛利差異) 進一步拆分為: • 銷貨價格差異:實際售價與預算售價的差異 • 成本價格差異: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的差異 • 若為製
Thumbnail
2025/03/30
「銷貨毛利差異分析」,將毛利差異細分為兩大主軸:「價格差異」與「數量差異」,以下是文字說明: ⸻ 一、毛利差異 1. 價格差異(又稱為單位毛利差異) 進一步拆分為: • 銷貨價格差異:實際售價與預算售價的差異 • 成本價格差異: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的差異 • 若為製
Thumbnail
2025/03/20
— 如何強化稅務管理,確保財務合規? 在數位時代,財政機關不再依賴傳統的人工查核,而是透過「電腦總歸戶與勾稽機制」來提升稅務監控的準確性與效率。這不僅改變了企業與個人申報稅務的方式,也加強了對潛在逃漏稅行為的偵測。本文將深入探討此機制的運作方式與影響,並提供企業與個人應對策略,以確保財務合
Thumbnail
2025/03/20
— 如何強化稅務管理,確保財務合規? 在數位時代,財政機關不再依賴傳統的人工查核,而是透過「電腦總歸戶與勾稽機制」來提升稅務監控的準確性與效率。這不僅改變了企業與個人申報稅務的方式,也加強了對潛在逃漏稅行為的偵測。本文將深入探討此機制的運作方式與影響,並提供企業與個人應對策略,以確保財務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資本額意為創業者投入的初始資金,對於公司的運營能力、信譽和未來發展機會都有深遠影響。本文根據友信創新的資料,探討了成立公司時決定資本額的考量要點,並建議不同規模企業適宜的資本額設定。
Thumbnail
資本額意為創業者投入的初始資金,對於公司的運營能力、信譽和未來發展機會都有深遠影響。本文根據友信創新的資料,探討了成立公司時決定資本額的考量要點,並建議不同規模企業適宜的資本額設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在臺灣成立公司的三種登記流程,分別是公司登記、商業登記和營業登記。如果您想在臺灣創業,這些信息對您會非常有用。文章內容介紹了法律基礎、適用對象和重要性,以及友信創新 RELIANZ 提供的服務。如果您在公司設立方面需要協助,建議您加入 LINE 跟他們聯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在臺灣成立公司的三種登記流程,分別是公司登記、商業登記和營業登記。如果您想在臺灣創業,這些信息對您會非常有用。文章內容介紹了法律基礎、適用對象和重要性,以及友信創新 RELIANZ 提供的服務。如果您在公司設立方面需要協助,建議您加入 LINE 跟他們聯絡。
Thumbnail
公司名稱預查是創業過程中的重要步驟,確保名稱的唯一性和合法性不僅是法律要求,也是企業品牌保護的基礎。創業者需提前做好充分準備,仔細查詢並遵循相關法規,為公司未來的成功打下堅實基礎。
Thumbnail
公司名稱預查是創業過程中的重要步驟,確保名稱的唯一性和合法性不僅是法律要求,也是企業品牌保護的基礎。創業者需提前做好充分準備,仔細查詢並遵循相關法規,為公司未來的成功打下堅實基礎。
Thumbnail
在開店時,選擇設立"公司"或是"行號"對於稅負有很大差異,需要依據自己的需求和營運狀況做出適合的選擇。本文將介紹"公司"和"行號"在稅務方面的差異,並提"組織型態比較表"供參考。
Thumbnail
在開店時,選擇設立"公司"或是"行號"對於稅負有很大差異,需要依據自己的需求和營運狀況做出適合的選擇。本文將介紹"公司"和"行號"在稅務方面的差異,並提"組織型態比較表"供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開公司營業項目的挑選方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包括營業項目代碼的檢索和挑選、營業項目的變更流程、特許行業的注意事項、國稅局行業代號的查詢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開公司營業項目的挑選方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包括營業項目代碼的檢索和挑選、營業項目的變更流程、特許行業的注意事項、國稅局行業代號的查詢等。
Thumbnail
營業地址是開公司的重要一環。本文探討營業地址的需求與選擇,包含設址在親友家、自家、商務中心的注意事項,租金計算問題,以及租約注意事項。
Thumbnail
營業地址是開公司的重要一環。本文探討營業地址的需求與選擇,包含設址在親友家、自家、商務中心的注意事項,租金計算問題,以及租約注意事項。
Thumbnail
要成立公司首要考慮公司名稱,可以透過經濟部的一站式線上申請作業網站來申請。在取公司名稱前,可以先思考自己的創業想法,能提供什麼產品和服務,來看看我當時是怎麼想的吧。
Thumbnail
要成立公司首要考慮公司名稱,可以透過經濟部的一站式線上申請作業網站來申請。在取公司名稱前,可以先思考自己的創業想法,能提供什麼產品和服務,來看看我當時是怎麼想的吧。
Thumbnail
創業初期,初創公司或網店都未必有實體辦公室或店鋪需求。但按法例要求,無論是有限公司或無限公司,註冊時都須要提供一個「註冊地址」。而因應業務需要,公司暫定的地址時常亦有變動,創業者時常會對公司註冊地址要求感到困惑。公司註冊地址有何法例要求?更改公司地址 (商業登記 BR 改地址) 又有何程序?
Thumbnail
創業初期,初創公司或網店都未必有實體辦公室或店鋪需求。但按法例要求,無論是有限公司或無限公司,註冊時都須要提供一個「註冊地址」。而因應業務需要,公司暫定的地址時常亦有變動,創業者時常會對公司註冊地址要求感到困惑。公司註冊地址有何法例要求?更改公司地址 (商業登記 BR 改地址) 又有何程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