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住宅抗震能力與買屋抗震指南 (2025年最新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引言

2025年3月28日,一場規模7.7級的地震震央雖在緬甸邊境,卻重創了曼谷:國家審計署新辦公大樓在施工期間倒塌,造成嚴重死傷,數棟高樓出現裂縫與連廊斷裂。這場地震,讓原本被視為"地震邊緣區"的曼谷,正式敲響了警鐘。對多數購屋者而言,選擇曼谷的房子,過去考慮的是地段、交通、房價、開發商。但2025年後,有一個標準你必須納入:這棟樓,能不能承受下一場地震?

 


地震風險不是想像,而是現實

多數人對曼谷的印象,是遠離斷層的安全城市。但其實在過去二十年,泰國及鄰近地區已多次發生影響深遠的地震,例如:

  • 2011年緬甸塔奇雷地震(M6.8):清萊、曼谷多棟高樓出現明顯晃動。
  • 2014年清萊地震(M6.3):泰北多地建築受損,曼谷出現天花板掉落、電梯停擺等狀況。
  • 2023年寮國北部地震(M5.7):雖規模不大,曼谷高樓仍可感受到持續搖晃。
  • 2025年緬甸強震(M7.7):國家審計署新辦公大樓在施工中倒塌,為曼谷地震安全正式敲響警鐘。

為什麼遠在邊境的地震,也會搖動整個曼谷?

很多人會問:明明震央在清萊、寮國甚至緬甸,怎麼曼谷也會晃? 其實,關鍵在於兩個要素:

1.地震震央與曼谷距離不算遠

過去幾次影響曼谷的強震,其實震央與曼谷的直線距離都在 300 至 700 公里之間,舉例來說:

  • 2011 緬甸塔奇雷地震(M6.8)→ 約 460 公里
  • 2014 清萊地震(M6.3)→ 約 700 公里
  • 2023 寮國北部地震(M5.7)→ 約 550 公里
  • 2025 緬甸妙瓦地地震(M7.7)→ 僅約 320 公里

這些距離對於中大規模地震來說,足以讓地震波在幾十秒內傳至曼谷地區,尤其是長週期波會與高樓建築產生「共振效應」,導致高層明顯搖晃。

2. 曼谷地層會「放大地震波」

曼谷位於厚厚的軟黏土層盆地,這種地質會放大並延長地震波的震幅與持續時間,尤其是對高層建築特別敏感。根據朱拉隆功大學研究,地表加速度雖僅 0.03g,但頂樓可放大至 0.1g 以上,甚至達到 3 倍晃動幅度

也就是說,不是震央太近,而是地層太「會傳」。選房時不只要看樓層多高、結構穩不穩,更要知道它建在什麼樣的土上、承受什麼樣的「隱形放大器」。

 

根據泰國內政部於 2021 年發布的最新地震風險分區圖,全國被劃分為三個主要地震風險區域:

分區名稱地震風險覆蓋範圍基準加速度 (設計值)

區域 1

低風險

東北、東南部部分省份

0.05g 以下

區域 2

中風險

曼谷、華富里、北碧、春武里等 17 府

0.10–0.25g

區域 3

高風險

清萊、南邦、清邁、緬甸邊境等北部

0.30g 以上

在這份風險地圖中,曼谷正式被列入「第 2 區」——中度風險地帶。雖然不是震央熱點,但由於地質特殊,加速度放大效應可達 2–3 倍,因此在新版抗震法規中,曼谷反而被賦予更高的設計標準

目前新建高層建築(>23m)在曼谷需依據 มยผ.1301/1302-61 標準,設計基準加速度上限為 0.25g,已接近北部高風險區的標準。

 

📌 小知識:曼谷雖然不在「地震帶」,卻是「影響擴散區」——地震波從數百公里外傳來後,在軟土層中被放大,是所有高層結構設計不能忽略的隱藏風險。

 

2023年起,泰國政府已強制實施新一代抗震設計法規(มยผ.1301/1302-61),但大多數市區建案都是在這之前興建的,合不合規,買的人自己要查。

 


抗震設計 ≠ 真正安全:你要看的不只是一張合格證書

許多樓盤會強調「符合抗震法規」,但這並不等於它能在地震中安然無恙。抗震設計只是圖紙上的標準,真正的安全,還要看施工品質、材料選用、甚至是施工現場有沒有偷工減料。

尤其是 2025 年地震後,多棟「合法建案」仍出現外牆脫落、連廊坍塌,這提醒我們: 📌 合格,不等於抗震;紙上有標準,現場能不能照做才是真功夫。

對於曼谷的高層住宅來說,除了結構設計外,以下幾個部位特別值得你留意:

  • 地基:是否採用複合樁筏基礎?樁長是否達 18 公尺以上?
  • 非結構構件:外牆、玻璃帷幕、空中連廊,有沒有經過水平加速度驗證?
  • 阻尼系統與監測設備:是否配置阻尼器、SHM 結構健康監測系統?

買房前,不妨多問一句:「這棟樓,實際做到了哪些抗震細節?」這比一張蓋章的合格證明更值得你安心。

 


怎麼選出一棟「夠抗震」的房子?五大關鍵你一定要知道

全文內容:宅點曼谷住宅抗震能力與買屋抗震指南 (2025年最新版)


 

avatar-img
4會員
61內容數
Zagdim 宅點海外於 2019 年初在香港,以海外房地產資訊平台為目標,現已發展成為具有價值的海外物業房地產平台。專門研究海外物業:包括東京、大阪、京都、福岡、吉隆坡、悉尼、堪培拉、墨爾本、倫敦、曼城等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Zagdim宅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章來源|加拿大前財政部長 Chrystia Freeland 公布住房與移民掛鉤政策 加拿大自由黨領袖候選人兼前財政部長克莉絲蒂亞·弗里蘭(Chrystia Freeland)於2025年2月17日公布了一項新的住房政策,提出將加拿大的移民人數與住房供應掛鉤。弗里蘭在一份包含10項重點的政策
文章來源|宅點新聞:泰國將縮短免簽停留期限至30天 泰國政府近期決定將免簽停留期限從60天縮短至30天,該政策變更預計將於2025年正式生效。此舉旨在防止部分外國人利用免簽政策進行非法商業活動,並回應旅遊業界對長期免簽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的擔憂。 自2024年7月起,泰國政府已擴大免簽待遇範
重點摘要 ✅ 布里斯班繼續成為澳洲表現最強勁的首府城市房市之一,並可能在2025年保持這種趨勢,房屋價值將持續增長。 ✅ 自COVID-19爆發以來,布里斯班的房價已飆升 64%,目前價格已達到歷史新高。 ✅ 與全國其他地方一樣,布里斯班的租賃市場正面臨危機,空置率創歷史新低,租金持續上漲。
《State of the States》2025 年 1 月報告顯示,西澳大利亞州(Western Australia)在全澳經濟表現中再次拔得頭籌,成為全國經濟表現最強的州。報告分析了八個關鍵經濟指標。此次排名顯示,資源導向型的西澳與昆士蘭州表現尤為突出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於2025年3月10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National League of Cities Congressional City Conference)上發表講話,指出美國房價在過去五年幾乎翻倍的部分原因,來自於「非法移民的湧入」引發市場和政治圈的關注
文章來源: 宅點新聞|紐西蘭移民政策調整 取消中位數薪資要求並放寬經驗門檻 紐西蘭政府宣布,將於2025年3月10日起對「認證雇主工作簽證」(Accredited Employer Work Visa,簡稱 AEWV)進行一系列重大改革,重點包括取消中位數薪資要求、降低申請者的工作經驗門檻,並
文章來源|加拿大前財政部長 Chrystia Freeland 公布住房與移民掛鉤政策 加拿大自由黨領袖候選人兼前財政部長克莉絲蒂亞·弗里蘭(Chrystia Freeland)於2025年2月17日公布了一項新的住房政策,提出將加拿大的移民人數與住房供應掛鉤。弗里蘭在一份包含10項重點的政策
文章來源|宅點新聞:泰國將縮短免簽停留期限至30天 泰國政府近期決定將免簽停留期限從60天縮短至30天,該政策變更預計將於2025年正式生效。此舉旨在防止部分外國人利用免簽政策進行非法商業活動,並回應旅遊業界對長期免簽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的擔憂。 自2024年7月起,泰國政府已擴大免簽待遇範
重點摘要 ✅ 布里斯班繼續成為澳洲表現最強勁的首府城市房市之一,並可能在2025年保持這種趨勢,房屋價值將持續增長。 ✅ 自COVID-19爆發以來,布里斯班的房價已飆升 64%,目前價格已達到歷史新高。 ✅ 與全國其他地方一樣,布里斯班的租賃市場正面臨危機,空置率創歷史新低,租金持續上漲。
《State of the States》2025 年 1 月報告顯示,西澳大利亞州(Western Australia)在全澳經濟表現中再次拔得頭籌,成為全國經濟表現最強的州。報告分析了八個關鍵經濟指標。此次排名顯示,資源導向型的西澳與昆士蘭州表現尤為突出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於2025年3月10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National League of Cities Congressional City Conference)上發表講話,指出美國房價在過去五年幾乎翻倍的部分原因,來自於「非法移民的湧入」引發市場和政治圈的關注
文章來源: 宅點新聞|紐西蘭移民政策調整 取消中位數薪資要求並放寬經驗門檻 紐西蘭政府宣布,將於2025年3月10日起對「認證雇主工作簽證」(Accredited Employer Work Visa,簡稱 AEWV)進行一系列重大改革,重點包括取消中位數薪資要求、降低申請者的工作經驗門檻,並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Airbnb 租房陷阱多,別只看價錢!長住需提早三個月尋找,因為取消訂單有時間限制。入住前務必詢問水電費、押金、清潔費等細節,不要怕問,多問才能避免被坑。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近年房市火熱,但部分預售屋建案因營建成本高漲或建商財務不佳周轉不靈,發生無法如期交屋,甚或爛尾樓的爭議,嚴重影響承購戶的權益。針對近期有建商因營運狀況不佳「放管」一事,黃偉哲市長對此十分重視,特別指示法制處應主動協助受害的承購戶處理預售屋爭議,爭取權益。
Thumbnail
圖解/地震防災不慌張! 家戶必備「緊急避難包」 桃園買房筆記【14】織未來.醫療文教+未來捷運宅,附近有遠雄要蓋百貨唷(環境+格局+價格)
Thumbnail
最近地震頻繁,住的地方已經住了十幾年,旁邊又是捷運高架,擔心未來如果又地震,導致高架橋倒塌而倒到自己住的地方,為了保命,腦袋尤然生起該換居住環境的念頭,就透過網路上的XXX租屋網找房子。 找房子的過程還算順利,找到了租屋的代理人,看了房子也都還蠻滿意的,就請代理人再約房東出來簽約。 代理人及
Thumbnail
國土管理署表示,0403及0423地震過後,花蓮縣截至目前為止已拆除的危險建築物或圍牆、建築裝飾等共計10件,另有3件拆除中及2件待拆。 有關災區建築物毀損評估工作,建築師及專業技師能依照民眾請求持續進行評估中,中央也正與賑災基金會研議補助住戶重建費用,原則將以建物重建價格為基準,並訂定上限為
Thumbnail
這是專家說的恐怕將有4000棟建築倒塌,我覺得可能會倒塌的都是老建築物,不會是新的建設大樓因為新的大樓,建設公司在蓋房子前都有做抗耐震測試,所以建設公司才敢蓋房子,有些大樓不會倒塌,因為很耐震,老舊住宅就不抗耐震,所以倒塌機率很高
2024/4/23 凌晨2點多的地震,6.3,花蓮目前得知又有2棟大樓倒了。 不知道山海關現況如何? 0403後山海關先是被列為紅單,又改為黃單,如果50%住戶同意就補強不拆。 天王星大樓在0206也是黃單,如果補強有用為什麼0403卻倒了? 除非是真的窮到不行,不然有人會想住黃單
0403的地震,我朋友是倒塌大樓的租客之一,她後來才知道,那棟大樓在0206地震已被列為黃單建物,雖然之後有修繕,已不是黃單建物,但是,在地震如此頻繁的台灣,這難道不是一個應該被關注的問題嗎? 假設房東本身知道自己的房子曾是黃單建物,不需要告知租客嗎?目前似乎無相關法令。 如果去救貓的那位老師,
Thumbnail
2024年4月3日上午7:58,臺灣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不僅花蓮縣受災嚴重,全臺各地也陸續傳出建築物毀損的消息。之後維修過程可能遇到哪些問題呢?一起來了解! 3分鐘了解:公寓大廈外牆磁磚剝落,誰負責修理?修繕費用由誰負擔?管委會/管理負責人不修繕怎麼辦?
Thumbnail
房屋耐用性是一個關鍵議題,特別對於位於地震帶的臺灣來說更顯重要。這篇文章將探討臺灣房子壽命相對較短的原因,從地震風險、民情差異、法規限制以及過去歷史包袱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同時,我們將對比日本的成功模式,探討其建築文化和法規對房屋耐用性的影響。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Airbnb 租房陷阱多,別只看價錢!長住需提早三個月尋找,因為取消訂單有時間限制。入住前務必詢問水電費、押金、清潔費等細節,不要怕問,多問才能避免被坑。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近年房市火熱,但部分預售屋建案因營建成本高漲或建商財務不佳周轉不靈,發生無法如期交屋,甚或爛尾樓的爭議,嚴重影響承購戶的權益。針對近期有建商因營運狀況不佳「放管」一事,黃偉哲市長對此十分重視,特別指示法制處應主動協助受害的承購戶處理預售屋爭議,爭取權益。
Thumbnail
圖解/地震防災不慌張! 家戶必備「緊急避難包」 桃園買房筆記【14】織未來.醫療文教+未來捷運宅,附近有遠雄要蓋百貨唷(環境+格局+價格)
Thumbnail
最近地震頻繁,住的地方已經住了十幾年,旁邊又是捷運高架,擔心未來如果又地震,導致高架橋倒塌而倒到自己住的地方,為了保命,腦袋尤然生起該換居住環境的念頭,就透過網路上的XXX租屋網找房子。 找房子的過程還算順利,找到了租屋的代理人,看了房子也都還蠻滿意的,就請代理人再約房東出來簽約。 代理人及
Thumbnail
國土管理署表示,0403及0423地震過後,花蓮縣截至目前為止已拆除的危險建築物或圍牆、建築裝飾等共計10件,另有3件拆除中及2件待拆。 有關災區建築物毀損評估工作,建築師及專業技師能依照民眾請求持續進行評估中,中央也正與賑災基金會研議補助住戶重建費用,原則將以建物重建價格為基準,並訂定上限為
Thumbnail
這是專家說的恐怕將有4000棟建築倒塌,我覺得可能會倒塌的都是老建築物,不會是新的建設大樓因為新的大樓,建設公司在蓋房子前都有做抗耐震測試,所以建設公司才敢蓋房子,有些大樓不會倒塌,因為很耐震,老舊住宅就不抗耐震,所以倒塌機率很高
2024/4/23 凌晨2點多的地震,6.3,花蓮目前得知又有2棟大樓倒了。 不知道山海關現況如何? 0403後山海關先是被列為紅單,又改為黃單,如果50%住戶同意就補強不拆。 天王星大樓在0206也是黃單,如果補強有用為什麼0403卻倒了? 除非是真的窮到不行,不然有人會想住黃單
0403的地震,我朋友是倒塌大樓的租客之一,她後來才知道,那棟大樓在0206地震已被列為黃單建物,雖然之後有修繕,已不是黃單建物,但是,在地震如此頻繁的台灣,這難道不是一個應該被關注的問題嗎? 假設房東本身知道自己的房子曾是黃單建物,不需要告知租客嗎?目前似乎無相關法令。 如果去救貓的那位老師,
Thumbnail
2024年4月3日上午7:58,臺灣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不僅花蓮縣受災嚴重,全臺各地也陸續傳出建築物毀損的消息。之後維修過程可能遇到哪些問題呢?一起來了解! 3分鐘了解:公寓大廈外牆磁磚剝落,誰負責修理?修繕費用由誰負擔?管委會/管理負責人不修繕怎麼辦?
Thumbnail
房屋耐用性是一個關鍵議題,特別對於位於地震帶的臺灣來說更顯重要。這篇文章將探討臺灣房子壽命相對較短的原因,從地震風險、民情差異、法規限制以及過去歷史包袱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同時,我們將對比日本的成功模式,探討其建築文化和法規對房屋耐用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