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這對姊弟之前,我們曾經養過一隻波斯貓女,「大家姊」。她是在太太讀大學時在家中出生的,婚後成為活潑可愛的「嫁妝」。不幸的是,「大家姊」在12歲時離世,讓我們十分傷心,於是我對自己說不想再養貓。然而,十年後,緣份下我們接了兩姊弟回家。自從「大家姊」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實行自由餵食。記得有一天,我們聽說貓咪在自由餵食的情況下可能會暴飲暴食,導致不適當的體重增加。於是某個早上,我們嘗試收起貓糧,但當晚回家時,「大家姊」卻像發狂似的叫著要吃的。後來我發現她似乎有些「缺糧焦慮症」(這個名稱是我自己取的),於是最後又改回了自由餵食的方式。因此,現在我們養的這對姊弟,都是長期提供乾糧貓餅,並且每天額外餵食濕糧。
可能「家姊」聽到我時常對牠說「大食能醫百病」,從小就很肯開口吃東西,甚至在離世前一天也是如此。牠們小時候是分開兩碟貓餅,但我發現牠們很快就能吃到見底,擔心牠們會有「缺糧焦慮症」,所以改為用一個大碗,這樣就不容易吃到底,讓牠們能安心享用。「家姊」離世後,我才改回使用碟子。希望「家姊」在貓星中也能繼續開懷大吃,不用擔心會把「細佬」的糧食吃光。
我認為定時餵食和自由餵食的選擇應根據貓咪的個性及家庭環境而異。以下是一篇刊登於康奈爾大學獸醫學院(Cornell University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你應該多久餵一次貓?
進食的量和頻率取決於貓咪的年齡、健康狀況和喜好。
如果您餵貓的食物太少或錯誤,牠們就會體重減輕,並有發生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例如肝脂肪變性,這是一種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其特徵是肝臟中脂肪堆積過多)。餵牠們太多,可能會變得超重。您可以透過建立規律的餵食習慣來幫助您的貓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雖然您餵貓的食物應該是完整且均衡的,但對於應該多久餵一次貓,卻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
年齡決定一切
與成年貓相比,小貓每磅體重需要更多的食物來維持生長,因此應該全天餵食更頻繁。直到六個月大之前,小貓通常每天餵三餐就會感覺最好。在六個月到一歲之間,通常每天餵食兩次是最好的。
一旦貓長大成人,大約一歲,大多數情況下每天餵食一到兩次是合適的。老年貓(10 歲及以上)應保持相同的餵食方案,除非主人得到獸醫另有指示。
貓咪的健康至關重要
患有某些疾病的貓可能會從改變飲食中受益。例如,患有糖尿病的貓最好餵食適度限制碳水化合物的飲食,而患有晚期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的貓通常應餵食限制蛋白質和磷的飲食。
患有牙周病(很常見)的貓可能會發現咀嚼乾糧很困難。如果是這種情況,提供濕食或更細小的乾食和/或添加水可能會有所幫助。
是否有最好的食物類型?
重要的是食物的營養要全面均衡,許多高品質的濕貓糧和乾貓糧都能滿足這項要求。雖然應該隨時為所有貓提供充足的新鮮水,但這對於只吃乾糧的貓來說尤其重要,特別是如果它們容易患下泌尿道疾病。
濕貓糧通常含有約 70% 至 80% 的水,可以與乾貓糧一起餵食或代替乾貓糧。有些貓可能覺得罐頭更可口,如果讓它們自由進食,它們可能會吃得太多。當然,乾糧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食物份量過大不僅是人類的問題。由於寵物食品標籤上的餵食說明是基於普通貓的需求,如果您的貓每天消耗的能量比普通貓少,那麼您可能餵食了過多的食物。當然,比普通貓消耗更多能量的貓可能需要更多的卡路里來維持身體健康。乾糧中還可以添加少量濕糧,讓餐點更有魅力。
自由餵食乾糧(隨時提供,有時也稱為草飼)對於某些貓來說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但對於其他貓來說,這可能會導致暴飲暴食和不適當的體重增加。重要的是,主人應該確保給貓提供的任何食物都是新鮮的。例如,任何留作放牧的食物都應每天補充新的食物。
這裡有一個有用的提示:如果你有一隻挑剔的貓,偶爾換食物可能會有助於防止它只偏食於單一種食物。
考慮你的日程安排
餵貓的頻率也可能取決於你的時間安排。早上可能會很忙碌,因為可能需要先照顧孩子去上學,或者自己要去上班。在這種情況下,在晚上餵貓可能會更容易,因為那時貓比較安靜,也不那麼忙碌。如果您晚上經常四處奔波,請在早上其他人起床之前餵您的貓。找到適合您和您的貓的時間表 - 然後保持一致。
在一個有多隻貓的家庭中,當貓被呼喚吃飯時,並不是所有的貓都會自動過來,這可能會使一些貓很難得到食物,除非一直把貓放在外面。當總是有食物時,其他貓可能會吃太多。在某些情況下,單獨餵貓或在房子的不同地方餵貓可能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