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觉得我快死了」

「那一年,我觉得我快死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那一年,我21岁。

那一年,我生病了。不是发烧感冒那种生病,而是内心一点一点塌陷下去的那种病。


我没有确诊抑郁症,因为我不敢去看医生。

但我知道,我那时候真的生病了。


每天都很痛苦,可是又说不出到底哪里痛。

每一晚都失眠,白天醒着像个行尸走肉;

一吵架我就崩溃,控制不住地想要逃离一切,

甚至一度动过自杀的念头。其实也尝试过一次。

但好像连“想死”这件事,都没人听得懂。


我好像一直在向外求救,可是我不会说“我需要帮忙”,

我用的方式好像都错了,所以大家都没有听见。

包括最亲的家人。


我开始各种身体不舒服,头痛、眼球痛、手麻、没力……

跟妈妈说的时候,她只会说是我手机玩太多、奶茶喝太多,

她说:“你自己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怪谁?”

其实车程也才三个小时,但我听见的不是距离,而是:

你活该。


我不敢去大医院,因为没钱。

我也不敢开口问妈妈拿钱,因为我怕听到难听的话,

怕自己会爆炸、会情绪失控。


所以我去了诊所,看了几次,验血也没问题。

直到有一天,我头皮发麻得像几万只蚂蚁在我脑袋里爬,

我吓坏了,幸好男朋友在,立刻载我去看医生。


那一年,我一直觉得——我是不是快死了?

但很奇怪,我又没有真的生病。

我不是假装,但也没人相信是真的。


那时候最让我难过的,不是病本身,

而是没人愿意好好相信我的痛。


后来,另一个医生说可能是偏头痛,我才开始往这方面查。

我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试过很多方法,吃药、休息、按摩……

好一点,但也没根治。


直到第一次实习,我的情绪再次被狠狠撞了一下。

我不懂为什么会被同事讨厌,不想接受那些莫名其妙的不公平,

上司说的大饼我听不进去,明知道那些话没灵魂。


然后我的身体又开始出问题:眼球痛、头痛……

但这次,我学会了自己站起来,去找医生。

也意外地,妈妈愿意带我去大医院检查。


结果出来了,是偏头痛,医生说可能是神经肿胀或缺乏B群

没有提到心理压力,但我知道,这一切不是单一原因。

我很清楚,我的身体和情绪早就在报警了。


后来我放弃了那份实习工作。

我不愿低头、不想违背自己,于是我选择离开。

结果是:回到家耍废了好几个月。


那几个月我常常在想——

是我太冲动吗?是不是我太容易不服气?

是不是别人都能适应的环境,我却太矫情?


但我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答案。

我也不知道未来要干嘛,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擅长什么。

甚至怀疑:我是不是其实什么都不会?


现在的我,还是有很多不确定。

但我知道,我走过了那段最黑的隧道。

虽然没有人拉我出来,但我自己,一点一点地爬出来了。


我开始明白,有时候我们不是懒,不是玻璃心,不是不努力,

我们只是太久太久没人听见我们的痛。


我不是没事,我是太努力活着了


现在回头看,那些我以为自己“快死了”的日子,

其实是我一点一点,在学着活出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也正在经历那种“说不出的痛”,

希望这篇文字能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

avatar-img
偷偷长大的我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姐去了日本,二姐去了韩国,而我留在了本地。我不是嫉妒,也并非不理解家里的困难,但内心总难免委屈。虽然平时叽叽喳喳,看似什么都不在乎,但其实心里一直有难以说出口的疼痛。我努力念书,不是为了赢过姐姐,而只是渴望被妈妈真正看见一次,也想被承认一次。我不是在比较,我只是希望在妈妈心中,也能有属于我的位置。
不是不想依靠人, 而是早就学会了: “依靠是奢侈,不如先自己想办法。” 「等到已经有解决方案了,才去‘通知’身边的人」, 这不是什么大人思维、理智冷静, 这是小时候就养成的求生机制: • 不敢打扰 • 不敢失败 • 不敢暴露脆弱 • 不敢有太多情绪 • 最怕的是——被说“你就是麻烦”
含 AI 應用內容
#成长故事#爸爸#孩子
“你又不是真的可怜,忍一下吧。” 从小我就对自己这么说。 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故事,没有特别惨, 但也不简单。 有些痛,不需要多严重,久了,就很难说出口了。
大姐去了日本,二姐去了韩国,而我留在了本地。我不是嫉妒,也并非不理解家里的困难,但内心总难免委屈。虽然平时叽叽喳喳,看似什么都不在乎,但其实心里一直有难以说出口的疼痛。我努力念书,不是为了赢过姐姐,而只是渴望被妈妈真正看见一次,也想被承认一次。我不是在比较,我只是希望在妈妈心中,也能有属于我的位置。
不是不想依靠人, 而是早就学会了: “依靠是奢侈,不如先自己想办法。” 「等到已经有解决方案了,才去‘通知’身边的人」, 这不是什么大人思维、理智冷静, 这是小时候就养成的求生机制: • 不敢打扰 • 不敢失败 • 不敢暴露脆弱 • 不敢有太多情绪 • 最怕的是——被说“你就是麻烦”
含 AI 應用內容
#成长故事#爸爸#孩子
“你又不是真的可怜,忍一下吧。” 从小我就对自己这么说。 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故事,没有特别惨, 但也不简单。 有些痛,不需要多严重,久了,就很难说出口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