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很独立。”

“你们都很独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爸爸在电话里这样对我说,语气甚至有点骄傲。

他说他很开心,自己的女儿们都长大了,能干了,不依赖别人了。


但我听着,只觉得——讽刺


你以为我们是自己选的独立吗?

不是的。

我们是没人可依,所以只好学会“看起来没事”


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爸爸的“缺席”,是在小时候看到妈妈哭的时候。

那时候我才七八岁。

我站在她房门外,听到她压抑着哭声。

我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站在那里,一边心疼,一边讨厌自己为什么还没长大。


她一边哭,一边说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

我不懂她哪里失败,但我知道她一定很痛。


小时候我会陪她哭,长大之后,我却开始不想再听了

不是因为我不心疼,而是因为——我太累了。


我累,不是因为我不想听。

而是我已经听了很多年。

我承接了太多情绪,也试过提建议、讲道理、安慰她……

但最后,她还是选择忍耐、妥协、继续待在那个让她受伤的位置。


我想为她出头、想骂爸爸、想替她撑腰,

可我不是丈夫,不是长辈,

我只是她的孩子,一个没权力做决定的孩子。


所以我只能看着,看着她委屈,看着她沉默,

看着她一边说着痛苦,一边继续选择留下。


慢慢的,我也开始沉默了。

不是麻木,而是——

我已经什么都做不了。


爸爸没有完全消失。

他偶尔出现,偶尔关心,偶尔打电话。

但大多数时候,他都在“以为我们很好”。

他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我,也不是真的有在听。


他的出现,像是点到为止的问候

但从来不是我可以靠近的地方。


我曾经试着去说我看见的事,却被他骂,

甚至威胁说要把我放上 Facebook 公审。


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明白了一件事:


这个家,不欢迎说真话的人。


所以我闭嘴了。

我假装没看到,假装没受伤,假装什么都不重要。

我慢慢变成了他们口中的“懂事的小孩”。


而妈妈呢?

她撑着整个家的情绪,但也开始变得情绪不稳。

她不是坏,她只是……在自救。


我不怪她。

她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怎样。


只是她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无形地给我制造了“病因”:

让我从小就害怕争吵,害怕被责怪,害怕不够好。


我现在才知道,那叫「内耗」


有时候我真的会想:

我可以不要这么独立吗?
我可以在某些时候,不要这么“没事”吗?


但好像已经太迟了。

这个世界记住的我,是那个“不麻烦别人、很坚强”的人。


我好像已经习惯了,

习惯在遇到重大决定时,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等真的找到答案了,才“通知”身边的人。


我不是真的不需要别人,

我只是太早学会了:


“与其失望,不如不依赖。”


可我知道,那种冷静、独立、强悍的样子,

其实是我小时候,为了保护自己装出来的盔甲。


你一直说我们很好、很独立,

可你真的知道,我们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吗?

那时的我们想独立。。。吗?


🪞


我不是要控诉谁。

我只是想说——

有些“独立”,是学来的,

有些“懂事”,是逼出来的。

《不够惨的我们,也会痛》

—— 写给所有“被迫长大”的孩子们



avatar-img
偷偷长大的我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那一年,我21岁。 那一年,我生病了。不是发烧感冒那种生病,而是内心一点一点塌陷下去的那种病。 我没有确诊抑郁症,因为我不敢去看医生。 但我知道,我那时候真的生病了。 每天都很痛苦,可是又说不出到底哪里痛。 每一晚都失眠,白天醒着像个行尸走肉; 一吵架我就崩溃,控制不住地想要
大姐去了日本,二姐去了韩国,而我留在了本地。我不是嫉妒,也并非不理解家里的困难,但内心总难免委屈。虽然平时叽叽喳喳,看似什么都不在乎,但其实心里一直有难以说出口的疼痛。我努力念书,不是为了赢过姐姐,而只是渴望被妈妈真正看见一次,也想被承认一次。我不是在比较,我只是希望在妈妈心中,也能有属于我的位置。
“你又不是真的可怜,忍一下吧。” 从小我就对自己这么说。 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故事,没有特别惨, 但也不简单。 有些痛,不需要多严重,久了,就很难说出口了。
那一年,我21岁。 那一年,我生病了。不是发烧感冒那种生病,而是内心一点一点塌陷下去的那种病。 我没有确诊抑郁症,因为我不敢去看医生。 但我知道,我那时候真的生病了。 每天都很痛苦,可是又说不出到底哪里痛。 每一晚都失眠,白天醒着像个行尸走肉; 一吵架我就崩溃,控制不住地想要
大姐去了日本,二姐去了韩国,而我留在了本地。我不是嫉妒,也并非不理解家里的困难,但内心总难免委屈。虽然平时叽叽喳喳,看似什么都不在乎,但其实心里一直有难以说出口的疼痛。我努力念书,不是为了赢过姐姐,而只是渴望被妈妈真正看见一次,也想被承认一次。我不是在比较,我只是希望在妈妈心中,也能有属于我的位置。
“你又不是真的可怜,忍一下吧。” 从小我就对自己这么说。 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故事,没有特别惨, 但也不简单。 有些痛,不需要多严重,久了,就很难说出口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
經歷澳洲雪梨打工度假、義大利留學,和這次的歐洲冬季自助20天,我已經養成出國會固定搜尋這些項目的習慣~ 望對大家出國旅遊事前準備與行程規劃有幫助!有興趣的朋友就點進文章看看吧~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
經歷澳洲雪梨打工度假、義大利留學,和這次的歐洲冬季自助20天,我已經養成出國會固定搜尋這些項目的習慣~ 望對大家出國旅遊事前準備與行程規劃有幫助!有興趣的朋友就點進文章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