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说出口的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姐姐们都出国了,而我去了五分之一学费的大学


我大姐去日本读书,二姐去了韩国。

小时候我没有太羡慕,我觉得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

其实我原本也不打算出国,

一部分是因为不想丢下妈妈,另一部分是因为我真的想留在她身边陪她。

所以后来我选了 Monash,

想说它有交换生计划,或许之后还有机会出国体验一下。

而且学校离家很近,也有朋友在。

但就在我准备申请的时候,妈妈忽然问我能不能别读这间——她说,没钱。

我当下真的很生气。

可我没有吵,也没有哭。

我只是安静地把选择从“妥协”退到了“放弃”。

然后我选了 UTAR,一间学费是 Monash 五分之一的大学。

那所学校在另一个州,离家三小时车程,附近偏僻,没有朋友,也没有人认识我。

我说不出我为什么选它,

只是好像想逃开,逃离那个我什么都不能要的家。

有时候别人问我:“你姐姐们都出国了,那你怎么没出国?”

我就笑笑说:“哈哈哈,没钱了。”

那时候我会想:

我是家里最让你省钱的那一个了,能不能不要对我要求那么多?

可是现在再回头看,

我也会想——

是不是妈妈其实也很愧疚?

是不是她也知道,

那个什么都不吵、什么都不讲的女儿,

其实才是最忍痛的那一个?



我既佩服姐姐,也无法不感到委屈


我大姐的成绩很好,从小就是那种“天之骄子”的存在。

她读书厉害,拿过奖学金,妈妈说她留学几乎没花什么钱。

也许真的没花太多,但我总觉得——是不是还有我不知道的部分?

或者,那些资源和包容,是只有她才能得到的。

她从大学一路读到硕士,现在还在读博士,已经28岁了还没毕业。

也没有给家里经济上的帮助,但妈妈依然很疼她,愿意继续支持她念下去。

我不是不佩服她的成绩,也不是嫉妒。

只是,有一次我 defer 学期的时候,妈妈却问我:

“你还要我供你到几时?”

那一瞬间,我真的很难过。

为什么我一次的停顿,就要被提醒“你是不是花太多了”?

而她,读了这么久,却还是被鼓励继续读。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不想面对社会,还是想继续追求学术。

但我知道——如果今天是我说想读博士,肯定没有人支持。

我佩服她,也羡慕她,

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不太好说出口的“不被允许”的感觉。


无法说出口的疼痛


小时候,大姐在家里似乎永远是特别的存在。

她拥有许多我们没有的东西——电脑、手机、电子词典、钢琴课、画画班……所有一切都是她先得到的。

那些资源如果可以共享,我不会介意。

但事实上,我每次尝试借用她的东西,都要冒着被她发现、被她狠狠教训的风险。

她的“教训”,不是言语上的责备,而是实实在在的拳打脚踢

每一次,都是。


妈妈并不知道这些。不是因为她真的没看见,而是我从来不敢告诉她。

我总是默默掩盖自己的伤痕,因为我知道,妈妈工作已经很辛苦了,我不想让她再多一份烦恼。

但有时候妈妈偶然看见我的伤,我也只会搪塞过去,说是自己不小心碰的。


而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大姐身上,情况却截然不同。

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大姐的脸划伤了,那一次,妈妈整个人都失控了。

她直接拿藤条和棍子狠狠地打我,完全不听我的解释,也不愿了解发生了什么。

我当时很害怕,但更难过的是一种深深的困惑:

“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时,你那么在乎?而发生在我身上时,却无人问津?”


那时候,我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为什么我是那个需要忍耐的人,为什么我总是那个被忽略的人?

我不知道答案,也没人告诉我答案。


回想起来,那种被差别对待的感觉,其实比身体上的伤痛更让我难以释怀。

我并不想责怪妈妈,也许她当时真的太累、太忙了,根本没注意到我内心深处的挣扎。

但我还是会在心底默默地问:

“如果当时我也能被公平地对待一下,我是不是就不会这么难受?”


或许,我曾经真的很需要有个人,

能偶尔站在我这边,告诉我:“没关系,我懂你的痛。”



我不是在比,我只是想让你看到我


小时候我很努力念书,不是因为我真的多爱考试,

而是因为我知道——只有成绩好,妈妈才会看我一眼。

有一次我考了两个100分,满分。

我很开心地拿给妈妈看,以为她会抱抱我,或至少说一句“好厉害”。

但她只是看了看,然后说:

“大姐以前也常常拿100,还拿更多呢。”

我当下没说话,只是笑笑。

可是我心里真的很失落。

后来我分班分进了比大姐还靠前的班级,

妈妈又说:“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姐那时候也是 G 班,G 是 Good。”

我当时还不服气地笑着说:“那我 E 班,E 是 Excellent!”

其实那不是我在争强,而是我真的想说:

“我也有被你看见的资格。”

我做的很多事,后来回头看,

好像都带着那种“我是不是比她更棒一点?”的情绪。

不是为了赢,是为了——

“让我也在你心里站个位置吧。”


或许长大,就是慢慢理解父母也有他们的难处。

我知道过去无法改变,但希望以后,我能慢慢看见自己,也让妈妈看见我真正的样子。

我相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偷偷长大的我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2025/04/01
那一年,我21岁。 那一年,我生病了。不是发烧感冒那种生病,而是内心一点一点塌陷下去的那种病。 我没有确诊抑郁症,因为我不敢去看医生。 但我知道,我那时候真的生病了。 每天都很痛苦,可是又说不出到底哪里痛。 每一晚都失眠,白天醒着像个行尸走肉; 一吵架我就崩溃,控制不住地想要
Thumbnail
2025/04/01
那一年,我21岁。 那一年,我生病了。不是发烧感冒那种生病,而是内心一点一点塌陷下去的那种病。 我没有确诊抑郁症,因为我不敢去看医生。 但我知道,我那时候真的生病了。 每天都很痛苦,可是又说不出到底哪里痛。 每一晚都失眠,白天醒着像个行尸走肉; 一吵架我就崩溃,控制不住地想要
Thumbnail
2025/03/30
不是不想依靠人, 而是早就学会了: “依靠是奢侈,不如先自己想办法。” 「等到已经有解决方案了,才去‘通知’身边的人」, 这不是什么大人思维、理智冷静, 这是小时候就养成的求生机制: • 不敢打扰 • 不敢失败 • 不敢暴露脆弱 • 不敢有太多情绪 • 最怕的是——被说“你就是麻烦”
Thumbnail
2025/03/30
不是不想依靠人, 而是早就学会了: “依靠是奢侈,不如先自己想办法。” 「等到已经有解决方案了,才去‘通知’身边的人」, 这不是什么大人思维、理智冷静, 这是小时候就养成的求生机制: • 不敢打扰 • 不敢失败 • 不敢暴露脆弱 • 不敢有太多情绪 • 最怕的是——被说“你就是麻烦”
Thumbnail
2025/03/30
“你又不是真的可怜,忍一下吧。” 从小我就对自己这么说。 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故事,没有特别惨, 但也不简单。 有些痛,不需要多严重,久了,就很难说出口了。
Thumbnail
2025/03/30
“你又不是真的可怜,忍一下吧。” 从小我就对自己这么说。 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故事,没有特别惨, 但也不简单。 有些痛,不需要多严重,久了,就很难说出口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高二的暑假,看著在客廳吵個不可開交的父母親,我對他們說,你們要不要離一離? 還是學生的身份的我,不懂得成年人為經濟問題煩惱的苦悶情緒,而經濟問題來自不穩定的建築工地工作,和食指繁浩的一家六口。長大後才知道,我們家有時候,還需要爺爺及叔叔的資助。
Thumbnail
高二的暑假,看著在客廳吵個不可開交的父母親,我對他們說,你們要不要離一離? 還是學生的身份的我,不懂得成年人為經濟問題煩惱的苦悶情緒,而經濟問題來自不穩定的建築工地工作,和食指繁浩的一家六口。長大後才知道,我們家有時候,還需要爺爺及叔叔的資助。
Thumbnail
白大,在我人生目前為止最痛的一件事就是沒有把我大弟弟拉回來!認識你,是在同學會上你那篇瀕死的文章吸引了我點進去看,忽然我大弟弟的樣子又浮現在我眼前,於是開啟了與我們這一班的緣分。
Thumbnail
白大,在我人生目前為止最痛的一件事就是沒有把我大弟弟拉回來!認識你,是在同學會上你那篇瀕死的文章吸引了我點進去看,忽然我大弟弟的樣子又浮現在我眼前,於是開啟了與我們這一班的緣分。
Thumbnail
由夢境結束後 順延而湧出的那些
Thumbnail
由夢境結束後 順延而湧出的那些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
Thumbnail
「媽媽,我不想要上學!」 弟弟這幾天不斷跟我喊著他不想要上學。 特別是看到已經畢業的哥哥, 還窩在舒服的棉被裡呼呼大睡。 不甘願的心裡更是不平衡, 對我哀嚎得更是大聲! ▪️ 嗯… 是該搬出我們父母那套了。 上一代父母對我們的教養態度, 是不會接你任何忤逆的負
Thumbnail
「媽媽,我不想要上學!」 弟弟這幾天不斷跟我喊著他不想要上學。 特別是看到已經畢業的哥哥, 還窩在舒服的棉被裡呼呼大睡。 不甘願的心裡更是不平衡, 對我哀嚎得更是大聲! ▪️ 嗯… 是該搬出我們父母那套了。 上一代父母對我們的教養態度, 是不會接你任何忤逆的負
Thumbnail
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我和母親久違地回到三重縣。 那是我們四年來第一次回到故鄉。 那天,母親手持菜刀哭喊,父親拼命勸說的場景,像傷痕一樣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雖然這是我的故鄉,但我卻沒有感到一絲親切感,或許是因為那件事的影響。 確實,那天母親帶我來到宇治山田車站,還買了杯麵和《週刊少年Ju
Thumbnail
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我和母親久違地回到三重縣。 那是我們四年來第一次回到故鄉。 那天,母親手持菜刀哭喊,父親拼命勸說的場景,像傷痕一樣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雖然這是我的故鄉,但我卻沒有感到一絲親切感,或許是因為那件事的影響。 確實,那天母親帶我來到宇治山田車站,還買了杯麵和《週刊少年Ju
Thumbnail
  ◎案例一:以下為網路請示資料:   我跟我雙胞胎弟弟兩個被我媽家裡借卡負債幾百萬,我弟最近又因工作手臂斷掉,我媽個性太硬、愛喝酒,結婚又離婚好幾次,我這幾年也很不順,也感覺好像有個無形女人跟在我身邊好幾年,身體越來越差!想問師兄是有冤親債主,還是祖先有事想講或前世是什麼因果.....
Thumbnail
  ◎案例一:以下為網路請示資料:   我跟我雙胞胎弟弟兩個被我媽家裡借卡負債幾百萬,我弟最近又因工作手臂斷掉,我媽個性太硬、愛喝酒,結婚又離婚好幾次,我這幾年也很不順,也感覺好像有個無形女人跟在我身邊好幾年,身體越來越差!想問師兄是有冤親債主,還是祖先有事想講或前世是什麼因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