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

【擁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週末帶著孩子參加學校的活動,其中有一首團康歌曲使我印象深刻。當中最有感的幾句歌詞是這樣唱的:「我在這裡快樂、我在那裡快樂,我在任何地方都會很快樂~」


跟據兒福聯盟2023年的調查,台灣兒童生活滿意度約中等而已,甚至比2022年還又降低,並沒有很快樂。(跟據這份調查,孩子不快樂的原因有很多,大部份來自於學校、家庭、甚至有睡眠問題。)


在普遍的社會認知裡,孩童時期應是最快樂的階段,沒有生活賺錢的壓力,課業壓力也還不大。隨著年齡增長,面臨到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可能遇到的挫折也會越來越多。因此,讓自己保持快樂的能力就非常重要。


擁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在面臨壓力或碰到挫折時,懂得調節自身情緒,然後想辦法緩解壓力,再有條理地處理事情。如果沒辦法讓自己保持快樂的話,比較容易被壓力擊垮而身心俱疲。


以下列了幾點我覺得有助於培養「快樂的能力」的方式:


1️⃣ 培養運動的習慣

運動有助於腦中分泌讓人愉悅的化學物質,可以改善心情,維持快樂的感覺。因此,培養自己喜歡、願意長期執行的運動能幫助維持好心情,像是快走、跑步、游泳或是跳舞都可以。


2️⃣ 找到自己的興趣

帶著孩子嘗試各種活動,試著幫助孩子找出真正感興趣的事物。但不要把孩子的時間全部排滿,讓孩子還是有空閒的時間發呆、思考、或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自己喜歡的事時,會讓人從負面情緒中跳脫。學一項樂器是常見的方式之一,藉由音樂演奏來舒緩心情,排解可能無人理解的情緒。


3️⃣ 充足的睡眠

睡眠能幫助修復身體機制。有充足的睡眠時,會有身體輕鬆感、心情也會愉悅。如果沒有充足的睡眠、或是睡眠品質不佳的時候,心情則容易變得暴躁,讓人快樂不起來。


4️⃣ 學習調節情緒的方法

每個人難免都會遇上心情不美麗的時候。當陷入負面情緒的時候,要知道能用哪些方法穩定自己的心情,再用理智處理事情。(這也足見情緒教育的重要性。)


期許我的孩子們都能培養出「無論處境,都可以想辦法讓自己快樂」的能力。


#寶妞麻

avatar-img
寶妞麻&書僮麻的沙龍
10會員
8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孩子唸書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趁此時完成家務嗎?還是會陪著孩子一起唸呢?
我很享受和孩子們在一起用餐的時光。 對我來說,用餐不僅僅是為了吃光食物,更重要的是相聚在一起。
仔細思索一番,最近對我來說,促使我每早離開溫暖被窩的動力不是來自於上班或上學的壓力,而是來自於「對今日的期待」。
過年前,和一位許久沒見面的學妹相約下午茶。記憶中總是充滿活力和歡笑的甜美女孩卻變得有些沉默,與從前不太一樣了⋯
今晚享用熱騰騰的味噌湯時,隔壁桌一對父子的對話傳入耳中⋯
「作文」是現在小學生普遍的罩門。很多小學生沒辦法順暢地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孩子唸書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趁此時完成家務嗎?還是會陪著孩子一起唸呢?
我很享受和孩子們在一起用餐的時光。 對我來說,用餐不僅僅是為了吃光食物,更重要的是相聚在一起。
仔細思索一番,最近對我來說,促使我每早離開溫暖被窩的動力不是來自於上班或上學的壓力,而是來自於「對今日的期待」。
過年前,和一位許久沒見面的學妹相約下午茶。記憶中總是充滿活力和歡笑的甜美女孩卻變得有些沉默,與從前不太一樣了⋯
今晚享用熱騰騰的味噌湯時,隔壁桌一對父子的對話傳入耳中⋯
「作文」是現在小學生普遍的罩門。很多小學生沒辦法順暢地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