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翌庭
編輯|黃若寧
製圖|楊潁慈—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新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印度的飲食習慣被評為G20國家中最環保的飲食模式,對減緩氣候變遷貢獻顯著。
印度飲食的核心特點是以植物性飲食為主,約30-40%人口為素食者,使其肉類消費量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相較於生產1公斤牛肉排放27公斤二氧化碳當量(CO₂e),豆類僅排放0.9公斤CO₂e,顯示植物性飲食能顯著減少碳排放。此外,印度飲食重視本地食材與低加工食品,減少運輸與能源消耗,而傳統燉煮料理亦比烘烤或油炸更節能。

宗教文化也影響印度飲食,例如印度教、佛教與耆那教提倡Ahimsa(非暴力),鼓勵素食,並在排燈節(Diwali)等節日時暫時採取純素或素食飲食,進一步降低動物性食品需求。
WWF報告指出,若全球普遍採取類似飲食模式,2050年全球糧食系統的碳排放可減少超過50%,有助於減少森林砍伐、提升生物多樣性,並緩解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反之,若維持高肉類消費,全球氣溫恐上升超過1.5°C,導致極端氣候災害。
印度飲食模式為環保飲食提供典範,各國與個人可借鑒增加植物性蛋白質攝取、支持本地食材、減少加工食品,並透過政策推動綠色飲食文化,進一步減少碳足跡,為緩解氣候變遷提供關鍵解方。
—

參考資料:
—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每週三、六更新✨
臉書、IG、方格子🔍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高中生課外活動 #學習歷程 #循環經濟 #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