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長期關係中的愛情維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兩個人看似靠近,實際上心理距離遙遠

兩個人看似靠近,實際上心理距離遙遠


昨天我朋友小雯傳訊息給我:「我們在一起五年了,現在連晚安都懶得說。這樣下去,是不是就完了?」

看到這句話的瞬間,我想起了自己。

還記得那個會因為女友晚回訊息就胡思亂想的自己嗎?
還記得那個光是聽到對方聲音就會臉紅心跳的自己嗎?

現在的你,是不是連對方說什麼都能猜到下一句?

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恭喜你——你並不孤單。

超過70%的長期伴侶都會經歷這種「愛情疲乏期」。那些曾經讓你心動的小細節,現在可能只會讓你覺得「又來了」。

但這真的是愛情的宿命嗎?

為什麼我們會對最愛的人感到無聊?

想像一下這個場景:

你剛開始戀愛時,光是收到對方的「早安」訊息就能開心一整天。現在呢?可能連看都不想看。

你以前會因為對方的一個眼神而小鹿亂撞,現在卻對他的每個表情都瞭若指掌,甚至開始覺得煩躁。

這不是因為你們不再相愛,而是因為你的大腦「習慣」了。

當我們墜入愛河時,大腦會釋放大量的「快樂荷爾蒙」,讓我們感到興奮和幸福。但就像吃慣了同一道菜會膩一樣,大腦對這些刺激也會逐漸麻木。

更殘酷的是,這個過程通常在交往6個月到2年之間就會開始發生。

你的關係正在進入「危險期」嗎?

先別急著否認,誠實地問問自己:

  • 你們上次深聊是什麼時候?(「今天晚餐吃什麼」不算)
  • 對方做什麼事還能讓你真正驚喜?
  • 你們的約會是不是變成了「例行公事」?
  • 你是否開始覺得對方「很無聊」?

如果超過兩個答案讓你心虛,那麼你的關係確實需要一些「急救」了。

但別擔心,這篇文章會告訴你一些連心理諮商師都在用的方法。

那些感情越來越好的伴侶,到底做對了什麼?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7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幸福關係密碼:從單身到婚姻的全攻略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尼爾森的沙龍
34會員
415內容數
歡迎來到尼爾森的沙龍,在人生的某個岔路口,來這裡坐一下。
尼爾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你是不是也曾經偷偷想過: 「我是不是不夠好,所以一直單身?」 「要不要再等看看緣分?」 「戀愛、婚姻這些事,是不是不屬於我?」
Thumbnail
2025/04/13
你是不是也曾經偷偷想過: 「我是不是不夠好,所以一直單身?」 「要不要再等看看緣分?」 「戀愛、婚姻這些事,是不是不屬於我?」
Thumbnail
2025/04/12
戀愛久了,真的準備好結婚了嗎?讓母胎單身者也秒懂的婚姻實戰指南
Thumbnail
2025/04/12
戀愛久了,真的準備好結婚了嗎?讓母胎單身者也秒懂的婚姻實戰指南
Thumbnail
2025/04/11
「婚姻,不是戀愛的升級版,而是一次全新的合作關係。」 如果你一直以為找到對的人,幸福就會自然降臨,這篇文章可能會給你另一種啟發。
Thumbnail
2025/04/11
「婚姻,不是戀愛的升級版,而是一次全新的合作關係。」 如果你一直以為找到對的人,幸福就會自然降臨,這篇文章可能會給你另一種啟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討論愛情關係由濃轉淡的心理機制,以及其他因素導致愛情淡化的情境。 比如遠距離關係可能導致愛情走向平淡,需要加強兩人關係並提升互動頻率和品質。
Thumbnail
討論愛情關係由濃轉淡的心理機制,以及其他因素導致愛情淡化的情境。 比如遠距離關係可能導致愛情走向平淡,需要加強兩人關係並提升互動頻率和品質。
Thumbnail
戀愛時要注意對等性,從暗戀往嚮明戀的關鍵是適時表達自己的內心,在戀愛中注意給予與接受的均衡,此外,也要有自己的重心,不要過度追逐對方的喜好而影響自己。
Thumbnail
戀愛時要注意對等性,從暗戀往嚮明戀的關鍵是適時表達自己的內心,在戀愛中注意給予與接受的均衡,此外,也要有自己的重心,不要過度追逐對方的喜好而影響自己。
Thumbnail
長久的愛情不是要自己不停心砰砰亂跳就好,而是對方是否愛自己,讓自己安心,能夠長時間對方都會照顧自己,有自己的心。 不過感性人卻不會這樣想,只要有心動感覺就好,而對其它事情視而不見。 這就是最好的感情;雙方都主動為對方設想,我們要的就是這種對象;所以感性人永遠無法有好感情就是這個原因,她們只著
Thumbnail
長久的愛情不是要自己不停心砰砰亂跳就好,而是對方是否愛自己,讓自己安心,能夠長時間對方都會照顧自己,有自己的心。 不過感性人卻不會這樣想,只要有心動感覺就好,而對其它事情視而不見。 這就是最好的感情;雙方都主動為對方設想,我們要的就是這種對象;所以感性人永遠無法有好感情就是這個原因,她們只著
Thumbnail
在你的關係裡,你是否活在情緒的興奮感中,而不是活在基於現實的承諾? 對於我們當中一些強烈渴望進入關係的人,有時我們會愛上「愛」這個想法,多過於實際與我們約會的那個人。
Thumbnail
在你的關係裡,你是否活在情緒的興奮感中,而不是活在基於現實的承諾? 對於我們當中一些強烈渴望進入關係的人,有時我們會愛上「愛」這個想法,多過於實際與我們約會的那個人。
Thumbnail
激烈的愛情,容易消退,平淡的愛情,容易走散,讓愛情恆溫,似乎容易走的更長更遠。 有人說一見鍾情是盲目的危險,沒有太清醒的評估,愛情總會被現實擊敗。也有人認為淡如水的愛情,沒有浪漫的催化,只是多個室友感覺,真的能成為一生的伴侶嗎?! 愛情的課題沒有專家 卻有不變的幸福解答,只是每個人對幸
Thumbnail
激烈的愛情,容易消退,平淡的愛情,容易走散,讓愛情恆溫,似乎容易走的更長更遠。 有人說一見鍾情是盲目的危險,沒有太清醒的評估,愛情總會被現實擊敗。也有人認為淡如水的愛情,沒有浪漫的催化,只是多個室友感覺,真的能成為一生的伴侶嗎?! 愛情的課題沒有專家 卻有不變的幸福解答,只是每個人對幸
Thumbnail
25歲以前,對於愛情沉浸在戀愛腦中的自己終於長了一點,養成觀察自己與他人相處是否自在,大方的將愛情談論出來,並且享受自我獨處的時刻,也許這時候遇到的感情是最舒適的狀態。
Thumbnail
25歲以前,對於愛情沉浸在戀愛腦中的自己終於長了一點,養成觀察自己與他人相處是否自在,大方的將愛情談論出來,並且享受自我獨處的時刻,也許這時候遇到的感情是最舒適的狀態。
Thumbnail
有人說:「愛情是常保青春的良藥,有了它,讓人重燃熱情、夢想與渴望,注重外表,關心流行話題與節日。」這種人利用戀愛來補充活力,保持對生命的熱忱。  有人說:「愛情是讓人上癮的毒藥,一開始是享受,慢慢變成一種折磨:本來只要ㄧ點就能產生無比歡愉,後來因為喜歡享受歡愉感而加量,但感覺沒有等比例增加,所
Thumbnail
有人說:「愛情是常保青春的良藥,有了它,讓人重燃熱情、夢想與渴望,注重外表,關心流行話題與節日。」這種人利用戀愛來補充活力,保持對生命的熱忱。  有人說:「愛情是讓人上癮的毒藥,一開始是享受,慢慢變成一種折磨:本來只要ㄧ點就能產生無比歡愉,後來因為喜歡享受歡愉感而加量,但感覺沒有等比例增加,所
Thumbnail
愛情教人癡迷、令人心醉;之後呢?多是自傷或彼此傷害了!
Thumbnail
愛情教人癡迷、令人心醉;之後呢?多是自傷或彼此傷害了!
Thumbnail
當雙方進入一段愛情關係,最一開始大多都是熱戀期,但為什麼會說大多而不是全部呢?那是因為不是每一對情侶都有明確的熱戀期,但這絕對跟幸不幸福沒有絕對關係,因為有些情侶雖然看起來沒有熱戀期,但依然很愛對方會把對方放在心上。
Thumbnail
當雙方進入一段愛情關係,最一開始大多都是熱戀期,但為什麼會說大多而不是全部呢?那是因為不是每一對情侶都有明確的熱戀期,但這絕對跟幸不幸福沒有絕對關係,因為有些情侶雖然看起來沒有熱戀期,但依然很愛對方會把對方放在心上。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