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01 麥特的話
02 下週事件
03 專題討論
A. Goldman Sachs - Prime Brokerage Hedge Fund
B. Morgan Stanley - Temperature Check (CELH)
04 持股比例
---
【麥特的話】
- 這次的台灣之旅,把重要的檢查都做了,接下來就是吃藥定期追蹤,希望家人們都身體健康,這是最大的財富。也跟了很多朋友見面,比如說十多年不見的高中同學,或是每天都在群組喇賽的大學同學們,也有幫自己的老哥過生日,這次回台一共有七次聚餐,真的是讓我感到心滿意足,接下來就是好好收心,努力工作!

- 本次川普將關稅落地,市場迎來非常大的下跌。從盤勢也看的出來,市場認為這樣的結果,關稅嚴苛程度高於原先的共識。但是從川普最新的X文章,只要越南達到與美國的協議,其關稅可能就會進一步下降。我想說的是,看來還有變動的空間,大家這幾天先不要有太多操作,不如等到4/9正式上路,確定關稅是否真的那麼嚴苛 (市場會告訴我們答案) 。

- 本週原本想要跟大家介紹NU Holdings這間公司,但是我看目前盤勢這樣,大家可能也提不起勁來看。因此我把主題轉換成高盛每週五盤後都會發布的PB (Prime Brokerage) Service Weekly Report。而因為高盛是券商,所以合作的對沖基金 (Hedge Fund) 會透過高盛下單,高盛就可以基於這些資料,整理出對沖基金的金流流到哪個國家或是板塊。而在投資業中,通常都是行業裡面的菁英才可以到對沖基金上班,除此之外,他們也有著充沛的資源跟人脈可以得到許多市場消息。因此,對沖基金們的金錢流向總是領先市場主流,希望可以透過這些追蹤,試著推敲這些金流流向並且做出正確判斷。註:本週MS沒有發布AI Supply Chain報告。
---
【下週重要事件 (4/7至4/11),如表1】
*** 我是利用軟體查詢各公司財報日期,實際還是要看公司公布日期 ***

---
【GS – Prime Brokerage Service Weekly Report】
發布日期:2025/03/28
(資料範圍截止至3/27,尚未包括本週 3/31 – 4/4)
【Summary】
- 全球股票交易趨勢,連續第六週淨賣出,最主要是因為多頭減倉。
- 科技股被賣得很慘
- 上週被賣的速度,是半年來以來最快的速度
- 上週賣出的規模,是五年內第二大

【槓桿率】
- 總槓桿率 (Gross Leverage, 多頭 + 空頭倉位) :
- 285% / 下降3%
- 反映出 Hedge Fund 雖然減倉,但整體倉位仍然保持高槓桿。
- 淨槓桿率 (Net Leverage, 多頭 – 空頭倉位) :
- 73.8% / 下降0.8%,位於過去一年中的前十低
- 代表Hedge Fund 想要降低風險 (因為多單接近於空單)。
- Long / Short 比例:
- 比例為1.7,接近一年低點,對比以往的樂觀比例2.0或是2.5,少了很多。
- 代表當前市場情緒保守
【區域及板塊流動】
- 區域流動:
- 亞洲 / 歐洲:被強勁淨賣出
- EM Asia 新興亞洲 (中國、印度、東南亞),受到多頭減倉影響。
- DM Asia 成熟亞洲 (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同樣被淨賣出。

- 板塊流動:
- 科技股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仍然是最被Underweight的,不僅被大幅賣出 1.89 個標準差,也被大幅作空 -1.19個標準差。
- 賣出的速度是半年最快,規模五年內第二大。
- 金融板塊 (Financials):被少數淨買入的板塊之一
- MXWD:
- MXWD 作為全球股票配置的基準,科技股占比達 23.6%,顯示其在全球市場的重要地位。
- 而從下表可以得知,目前對沖基金的科技股倉位,比起全球型配置的23.6%倉位,少了9.7%,所以前文才提到是Underweight的狀態。

【麥特結論】
- 自己的想法:
- 因為這份報告都是在週五收盤後發布,所以之前我們的週報都沒有涵蓋這份報告。之後再看用什麼方式,可以把這份報告的內容重點節錄下來。
- 其實我上禮拜看到這份報告的時候,內心的不安感就提高了很多。因為大盤股價已經從高位殺下來這麼多,對沖基金還持續大幅的short各個板塊,代表他們對於短期的情勢感到悲觀。而在科技板塊嚴重Underweight的情況下,還仍繼續往下空了-1.19個標準差。
- 我們必須持續追蹤這個禮拜 (3/31 - 4/4) 的對沖基金流向,這是最重要的。
- 市場情緒:
- 整體市場情緒偏向保守,反映在槓桿率下降、科技股被大量淨賣出,以及全球股票連續第六週淨賣出的趨勢。
- Hedge Fund 正在減少多頭倉位,降低風險,顯示對市場未來走勢的不確定性。
---
【飲料追蹤】
資料來源:Morgan Stanley – Temperature Check
報告發布時間:2025/04/1
【關鍵數字 – 總銷售額】
雖然我們追蹤的是CELH + Alani,但是為了更全面的了解整個飲料市場的狀況,我們也需要一併確認Monster跟Red Bull的成績。而從這次的資料更新當中,我們可以確認Red Bull兩周前的成績應該只是暫時表現不好,本次Monster跟Red Bull都有不錯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整體飲料市場是增長的。而CELH (從-1.2% 持續上升至1.6%) 還有Alani (從106.8%下降至92.9%) 都還是有不錯的表現。

【關鍵數字 – 市場份額】
本次CELH + Alani的市場份額再次小幅增長0.2%,是中性的結果。

【其餘重要指標】
- TDP (Total Distribution Points),產品曝光率,在零售店的覆蓋程度
- 一樣,Monster / Red Bull / CELH的曝光年成長率逐漸變少,幾乎就是到一個值以後就沒有什麼變動了),透露著可能已經逐漸趨於飽和的現象。
- 而Alani Nu則還處於在快速成長的階段,特別想說的是,現在Alani Nu還沒有加入百事可樂的分銷網路中,對於這點將會持續追蹤,看後續的成長速度變化如何。

- Velocity (銷售速度),產品銷售速度有多快
- 本次銷售速度跟銷售總金額的趨勢相呼應,Monster / Red Bull / CELH 都是溫和的增長。
【後續重點追蹤事項】
- 持續確認整體的運動飲料表現狀況是否有轉好。
- Alani的TDP (產品曝光度) 是否有因為進入百事可樂的分銷網路而大幅提升。
---
【持股比例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