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的平台顯然受不了全球掀起的吉卜力人像AI生成風潮帶來的頻寬壓力,從上週六起不再提供AI生成影像的服務,當然也不再有每天提供三張AI生成影像的服務,不管你是免費想嘗鮮的網友,還是已升級成ChatGPT Plus的會員,取而代之的是ChapGPT提供網友其他AI生成圖像軟體與APP的建議,但這些軟體與APP想要更精緻的圖像,同樣需要付費, 以及提供免費的中英文指令,方便有意願下載其他軟體的朋友直接轉貼,
沒問題!這張照片看起來是一個溫馨的家庭聚會,有三代同堂的感覺,畫面非常溫馨可愛。 若要將這張照片生成動畫風格的版本,我建議你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法:
🧩 方法一:使用手機APP(操作簡單) 這些App支援把照片轉成動畫風格(像是日系動畫、人像漫畫等): ToonMe 特點:可以把照片變成卡通或動漫風格 支援:iOS / Android Meitu(美圖秀秀) 特點:有動漫臉、自動濾鏡、風格轉換功能 操作方式:打開App → 選擇「AI繪畫」或「動漫臉」→ 上傳照片轉換 PicsArt 特點:有藝術濾鏡,可以製作像素風或動畫風
🖥 方法二:使用線上AI工具(免安裝軟體) Artguru AI(https://www.artguru.ai) 支援:動漫風格轉換 操作方式:上傳照片 → 選擇動漫風格 → 點擊生成 Fotor AI Cartoonizer(https://www.fotor.com/features/cartoon.html) 特點:可轉成動畫角色、漫畫效果 不需註冊即可免費使用部分功能
🎨 方法三:使用 AI 繪圖平台(可客製角色) 如果你想要更進階一點、甚至讓每個家人都有自己的專屬動漫角色,可以考慮: Bing Image Creator(搭載 DALL·E) Imagine with Meta AI Leonardo.AI / Artbreeder(需註冊) 這些平台可以根據你提供的照片風格或描述,自動生成動畫風角色。你可以描述:「一家人坐在客廳慶祝生日,有蛋糕、小孩、長輩,畫風像吉卜力工作室風格」,這樣就會生成出動畫版!
如果你有想要特定風格(像是日系、吉卜力、迪士尼風、Pixel風等),可以告訴我,我幫你描述怎麼輸入效果更好! 是否想我幫你寫出一段給AI繪圖平台用的提示語?😊
其實這類風格轉換(例如把照片轉成動畫風、插畫風等)確實是很多人喜歡也常用的功能,只是目前這類操作通常會需要專門的圖像轉換模型或工具,而我這邊目前沒辦法直接處理這種圖片風格化的轉換(就像你之前可能遇到的是有特殊功能的版本)。
不過,如果你還是想生成動畫風的效果,我可以幫你寫好「AI繪圖提示語(Prompt)」,你只要複製貼到像是 Bing Image Creator 或 Leonardo.Ai 裡面,就可以很快得到動畫風的家庭合照。這樣至少你不需要再自己想描述內容或風格。
✨ 這裡是幫你準備好的 AI 繪圖提示語(Prompt):
✅【日系動畫風】(像《你的名字》、《螢火蟲之墓》那種溫暖細膩風格)
A warm family gathering in a cozy living room, showing three generations together: grandparents, parents, young adults, and a baby sitting on a wooden sofa. A birthday cake is on the table, and everyone is smiling joyfully, some making peace signs, one waving. The scene is drawn in anime style with soft lighting, warm tones, and detailed facial expressions. Inspired by Makoto Shinkai or Studio Ghibli, with a cozy Japanese family vibe.
🚀 使用方式:
你可以把這段 Prompt 貼到以下平台使用(多數免費):
- Bing Image Creator
👉 https://www.bing.com/images/create- Artguru AI(支援動漫風,自動上色)
👉 https://www.artguru.ai- Leonardo.Ai(需註冊,但高質感)
👉 https://app.leonardo.ai
於是我只好轉往Bing Image Creator試試看,可能是我有付費購買年費版的Windows,所以就無數量限制的在Bing Image Creator ,以文字下AI生成影像生成的指令,在同樣文字指令下,就跟大家分享 ChatGPT與Bing Image Creator生成圖像結果來個超級比一比 :
<第一張影像>
這段文字帶著濃濃的離別感與內心的掙扎,畫面應該充滿一種孤獨與無奈的氛圍。我(ChatGPT)可以根據這段文字創作一幅畫,畫面設定如下:
📍 畫面構思 :
場景:機場的候機室,大片落地窗透進明亮的陽光,但整個畫面仍帶著冷色調,營造內心的孤寂感。
主角:一名男子(晉),獨自坐在靠窗的椅子上,身形略顯落寞,目光看向窗外的飛機起降,像是在思索著遠方的某個人。
陽光與陰影:陽光灑落在地板上,形成長長的影子,但他內心的寒冷讓畫面整體仍顯得孤寂。
細節點綴:
晉的手中可能握著一封信或手機,顯示他剛讀完一條令人心碎的訊息。
行李箱放在旁邊,暗示他正在旅途中,卻帶著未竟的心事。
背景的人來來往往,但他的世界似乎靜止了。
這將是一幅充滿情感張力的畫,展現出「分手後仍無法放下」的心境。
<ChatGPT生成圖像>

<Bing Image Creator生成的圖像>




<第二張影像>
這段文字的情感非常深刻,畫面應該充滿思念與歲月流轉的氛圍。我會根據這段文字,設定一個充滿故事感的畫面:
📍 畫面設定:
場景:夜晚的城市,燈火通明的街道,但氣氛寧靜而略帶寂寥。
主角:一名年輕女子(筠),獨自坐在咖啡店窗邊,手裡拿著一封泛黃的情書或一張舊照片,陷入深深的回憶中。
街道細節:窗外的世界繼續運轉,人們來來往往,但主角的內心卻被回憶填滿,彷彿與這個世界隔絕開來。
氛圍:畫面色調以冷色為主,如深藍、灰色,營造一種思念與遺憾的情感。同時,窗外的燈光可以微微透進來,象徵希望與時間的流轉。
這幅畫將呈現「愛情的回憶與人生的思索」,讓觀者能感受到愛情的酸甜苦澀。
<ChatGPT生成圖像>

<Bing Image Creator生成的圖像>



<第三張影像>
這張圖像生成前,ChatGPT問了我許多細節的要求,我也在一來一往中, 回應與提出我的想法,它的最終畫面設定如下:
📍 場景 – 東京的夏日晚風
傍晚的東京,天色已微暗,霓虹燈漸漸亮起,街道上閃爍著五光十色的燈光。
剛下過一場夏日的陣雨,空氣中還殘留著濕潤的氣息,街道地面反射著霓虹燈光,營造出朦朧的氛圍。
風微微吹起,帶動著地上被雨水打落的花朵,零落的花瓣隨風飄散,象徵著曾經的美好與消逝的愛情。
👩 主角 – 站在咖啡店前的女子
髮型:長髮隨風飄逸,有些許凌亂,像是思緒被風輕輕牽動。
服裝:時尚的短袖上衣與長裙,簡約又帶有都市女性的氣質。
配件:戴著一頂 小呢帽,增添復古優雅感。
鞋子:腳踩 與LV旅行皮箱同色的高跟鞋,顯示她是個講究細節的女人。
道具:手裡拎著一只 LV 旅行皮箱,暗示她即將遠行,或是剛結束一場旅程,內心充滿故事與回憶。
神情與動作:
她靜靜地站在街邊的咖啡店門口,身影略顯孤單。
眼神憂鬱而深邃,望向天際,像是在思索什麼,或許是某個難以忘懷的人、某段已經逝去的愛情。
🌆 色彩與氛圍:
主要色調為 冷澀的藍調,營造出微涼、感傷的情緒。
街道上的燈光反射在濕潤的地面上,形成迷離的光影,象徵回憶的斑駁與不確定感。
<ChatGPT生成圖像>

<Bing Image Creator生成的圖像>
第三段的文字敘述指令 對Bing Image Creator而言太長,無法一次生成,於是我分成兩段文字指令,第一段是描述長髮女子的神情服裝與拎著LV旅行箱站在咖啡店前,第二段是描述東京傍晚霓虹燈招牌賞閃爍,雨後落花的街景,於是生成了下列的圖像








從以上的影像生成,大家可以看到ChatGPT與Bing Image Creator在影像生成的落差,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之前使用的ChatGPT免費版的關係,但我還是玩了一下我熟悉的影像重疊技巧,將第一二張男女場景合而為一,營造出彷彿男女主角在不同時空下,對戀情已逝的回憶的感觸與心情的對映,成果如下 :



另外也將第三第四張咖啡店前女子與東京傍晚街景,透過影像重疊合而為一,這樣就能更符合文字指令中描繪的女子的心情, 成果如下 :




將個人文字創作結合AI的圖像生成,讓自己的作品更據說服力,也許是在AI時代,創作者可以開拓新視野,同時立於不被淘汰的一種嘗試!
(註)
一、文中AI 生成的18張原創圖像係利用ChatGPT與Bing Image Creator生成,而衍生出的七張新影像則是個人利用影像重疊而成的新創作, 其中的光影明暗與角度都跟原圖略有不同。
二、歡迎載明出處後轉載分享本文,本文圖文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如需移作商業使用,請與本人連繫合作細節,未經本人書面同意,不得任意下載、轉載、分享、塗改,盜用必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