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宮崎駿明顯的反戰思想,這部作品相對就是好好說一個有趣的故事,專注在動畫的呈現與故事的敘事上。劇情平易近人,相比霍爾的移動城堡,沒有太多隱晦與描述不清楚的部分。唯一可惜的就是男女主角的情感描寫,不知道是不是時長的限制,總覺得沒太能體會到兩人深厚友情是如何建立。
這種帶有奇幻元素,但主要敘事場景是在現實中的故事,我覺得正是吉卜力擅長的好球帶。然後不知為何,吉卜力總喜歡把反派的婆婆眼距畫寬、嘴咧大開,總覺得從神隱少女後,就有點定型成這個模板。不知道在早期一點的作品是不是也有這個狀況?
在小小人們的生活中,看我們日常的東西如何被運用於他們的生活中,光是呈現出來就已經有十足趣味。我們總會忍不住去觀察那因表面張力而形成的水珠,一滴就足以是他們一杯馬克杯的份量;一個大頭針,就能作為一把威風凜凜的劍;一個鐵壺,就能成為舉家搬遷,飄洋過海的交通工具。小小人們的生活本身就是這部動畫的一大看點。尤其是前半段父親帶著艾莉緹出門借物的橋段,那在巨人國冒險的旅程,四處穿梭搜集物資,利用雙面膠當作攀爬工具的各種挑戰,都非常有趣。當歷經千辛萬苦的方糖,從女主角的包包掉出的剎那,忍不住都會感到一陣難過。儘管當下就猜得出這會是後續男女主角搭上話的契機,但當下仍不免會為這得而復失的過程嘆息。這方面動畫的呈現漂亮又精彩。
然而到了男女主角友情的建立與發展,就不免有種在服務劇情的感覺。總有一種上一幕還在看男主角展現完全不會聊天的直男精神,秉持著我心臟有病我很慘的心理,直接拿人家的整個種族興亡來冷嘲熱諷;下一秒,兩人就一番出生入死,然後女主角好似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男主角莫名獲得活下去的勇氣。這個發展迅速而突兀,總覺得像是在舉旗宣揚「這是一部好兒童動畫」的感覺,感情的推進完全是為了服務劇情而設定。這是這部動畫個人覺得稍嫌可惜的地方。
然而總體而言,誠如片名,這部片基本上就是聚焦於小小人們,在人類世界是如何借居與生存的故事,總體而言算是把握得恰到好處,不過不失。沒有像經典的吉卜力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橋段,但也不會在結尾時有一種「我看了啥」的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