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靜安現代戲劇穀,既有大劇場大敘事的開幕首演大戲《江山萬裏圖》,也有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生前最後之作,改編自莎翁最後劇作《暴風雨》的小劇場《暴風雨計劃》。
這個《計畫》是大師跟瑪麗-伊蓮·埃斯蒂安,三十多年來聯合執導的四十餘部作品之一。
看過2012倫敦奧運開幕大秀的人,應該都記得肯尼思·布拉納爵爺,在現場從工業時代進入花草茂盛新世界的從容朗誦:「這島上充滿了各種聲音和悅耳的樂曲,使人聽了愉快,不會傷害人。」這段話,就來自《暴風雨》。
米蘭公爵為弟弟和奸人所害,跟女兒漂流到孤島。他透過閱讀和修煉成為魔法師,控制了島上畸人卡列班跟精靈愛麗兒為他工作。戲一開始,魔法師喚來暴風雨把陷害他的一幹人等沖刷到島上。
這是個可以有大場面,可以有大衝突,可以有大這個跟大那個的戲。然而,布魯克把劇情集中在卡列班跟愛麗兒兩人追求自由的不同方法:惡劣而笨拙的報復,感恩卻也認命的服從。以及女兒跟王子相遇之後,和對於美好未來的渴望。
布魯克說:「《暴風雨》是一個謎。它是一則寓言,若只從表面意思解讀,它就會失卻其深層意義。..........有一組詞語貫穿了整部劇:自由。」
他還說,魔法師年輕時鑽研幻樹根密法,最後他擁有無人可藉的魔法,卻被困在島上。擁有最多的人,卻是最沒有自由的人。
通常要演兩個半小時的戲,現在改編到只要一半的時間。最有張力的場景被淡化了,最有衝突性的對話跟對峙被刪除了。
我們在劇場內看到的是,演員簡單的動作(跟樸素的服裝)搭配簡單的燈光,為我們娓娓道來一個不淡不鹹的故事。
魔法師最後說明來龍去脈,和自己要平凡老去的夫子自道,節奏平穩到....就像紅燈快亮了,老人在斑馬線上還安步當車的程度。
是我們被刺激的場面調度跟舞美給寵壞了,或者讓總愛機峰處處的演員給搞習慣了?我們沒有「沉浸」到衝突之中,就覺得很失落。
娓娓到來,在中國話劇舞台有市場嗎?這個製作,真的很獨特。我看的下午場演出,觀眾顯然很能接受。
至於我自己呢,我要感謝老先生讓這個戲在80分鐘內結束。太長了,我也要跟愛麗兒飄到太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