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只記得你的手足在哪裡上班,卻忘了你是怎麼熬過來的
你拼盡全力,花光時間、金錢,扛著國考的壓力,一步一步地走進公職的世界;那不只是考試,那是一場你一個人對抗命運的戰爭。
而你的手足,從小就在父母溺愛的保護傘下成長,考不上也沒關係,總有人替他打開後門、鋪好路。你心裡其實暗暗拍手叫好,想著:「看吧,這就是你們寵出來的結果。」
但最刺痛的從來不是這些比較,而是當你終於撐到上岸的那一刻,手足卻輕描淡寫地說:「我不想考了,我已經盡力了,再考下去我要憂鬱症了!」
接著,你親眼看見父母低聲下氣,四處求情,動用所有人脈網絡,為他卡進公家機關一個「涼爽的位置」。
父母對外滿臉驕傲地說:「手足現在在哪個體面的單位上班,做得多好、是很懂事的孩子。」
卻從沒有人提起你,彷彿你的努力不值一提。
那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他們從未真的看見你。
這就是所謂的「相對剝奪感」——你什麼都不缺,只缺被看見。
你努力證明自己,卻永遠不夠換來一句「我以你為傲。」
你渴望的,不過是一句鼓勵、一個擁抱、一個發自內心的肯定。
可那句話,等了好久,依然沒來。
也許,你早就知道:這輩子,都等不到了。
——
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手心的肉總是比較多。父母的溺愛有時像一把刀,既割傷了老大的心,也養不出么兒的韌性。
聽了某人的故事有感。靠自己實力考上的,永遠是最棒的。
很多事不需要什麼認可,也不必事事徵求父母的贊同。你覺得是對的事,就繼續做下去,這就夠了。
我很驕傲我不是被寵的么兒,而是總被遺忘的長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