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稅和移民在媒體總是佔頭條,不得不聽不得不聞的版位上。 一個關乎國計民生的議題變成娛樂新聞,川普的頭像成為標的物,成為眾失之的,我一個政治素人,不想做評論,只想就歷史和社會公義為起點來探討這個問題。

關稅公平不公平? 關稅是一種保護本國產業,防止技術外流的一種方式。而關稅是否能不衡不平等的貿易關係,使社會更加平等或者只是一厢情願的口號呢?以下是我的看法。
關稅可以說是向全世界徵收的社安稅。在美國所有人必繳交社安稅,以保証在年老或傷殘時可以有緊急基金使用, 是一種先付款後享受的稅金,和關稅一樣,先繳交通行稅,然後可在國內換取利益。
而關稅可否實現商業利益平等?其實在商戰裏沒有平等只能平衡。沒有商人願意繳納稅金,因為這是一種國安稅,對商務本身沒有好處,是一種國家累資金的手段,但對於美國總體失衡的狀態而言,實施對等關稅,好像也是不得不的方法,但過激的手段總會造成傷害。
關稅背後的邏輯很簡單,就是"不用國貨,就付代價"。美國對全世界來說都是最大的巿場,工業化後美國將國內人力密集的產業推向國外,但是目前面對經濟反撲。就巿場而言美國是最不愛用國貨的國家,等到"愛成國債"時,關稅成為激進手段,讓美國人重新思考既有人力,整合資源.但這一舉動對進口商及國外的出口無異是重重一擊,但如何調整對於依賴外國貨成性的美國人認真面對在貿易世界中逐漸失勢的情況,美國人必須面對挑戰。
美國加洲對總統府提告,政府未經國會程序加徴懲罰性關稅違法。關稅引起的一連串問題己經不只是個人作風的問題而己,而是各方勢力的角力。在這個角力中必須找到雙嬴的模式,否則大衰退恐怕是難以避免了。
其實,我們對於關稅的擔心太過了,因為美國是民主政治,以三權分立平衡政治,總統和國會都無法獨攬大權,換句話說壞總統可以由好國會來制衡,反之亦然。任何政策都不是單向成行的。再加上美國實施巿場經濟,巿塲會依照供需做調整,也會自然淘汰一些不合時宜的政策。一些吵吵嚷嚷的"美國至上",或者"利益至上"的口號其實都逃不過巿場的制裁,換句話說,巿場一定會找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