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歷險記【02】為什麼美股投資傾向價差或債券,而不是領股息呢?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我們常聽到「做好功課再進入股票市場」,支持這個觀點,至少可以少走很多坑!但對於股市新手的我們,「什麼叫做『做好功課』?」這就是個大哉問。若問特定領域的專家學者(比如特殊教育的權威),您覺得自己目前的學識經驗可以游刃有餘地處理所有疑難雜症嗎?」我敢肯定地說:「沒有人會說『自己一定可以』,常見的回答是『我現在還是需要不斷地學習。』所以,平凡的我根本不知道『做好功課』是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能確保毫無風險地『投資股市』?與其空想等,不如謹慎地持續觀察,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中,少部分的實驗投入,記錄過程中忽略或沒有學到的坑」。


最近的我們不可否認會受到「新聞媒體字詞所塑造的氛圍影響」,對於「朝令夕改、內鬥、言論自由受限或層出不窮的霸凌事件」,總讓人感受到「社會持續不停的變動,而且開始往『不喜歡』的氛圍移動,人人自危」。這種焦慮或恐懼會讓人無法「慢慢來而衝動行事」,當時開始定期定額的「複委託」,就是在自以為理性,但略帶衝動的情緒下開始的。很不想這麼說,但「當人感受到些許的危機感」時,才能下定決心或衝動地做出改變,現在開始動盪的國內外局勢就是「那個危機」。但即使略帶衝動開啟的「定期定額複委託」,也必須確保一件事,「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什麼意思?若「血本無歸」,仍是少量金額且可以承受的範圍,不會影響生活的穩定性。若「血本無歸」,不會影響生活的穩定性。若「血本無歸」,不會影響生活的穩定性。因為很重要,所以再三強調


在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時,不知不覺使用「台灣股市習以為常的思維,思考國外的情況,如美國」,什麼意思?投資標的的選擇傾向,自己熟悉的、長年相對穩健、對於犯錯事件勇於承擔(該修正、該道歉都會立即處理公關危機者),以及每季配息的公司。請容許我保留名稱,因為這裡不是在「報明牌」,網路上已經有太多相關資料。別人說的、做的,都不如自己實際操作一次。「財經節目或專家」說得或許可以成為我們懵懂階段,嘗試找投資標的的參考,經過一次次少量實驗以後,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股票類型或處理股票的作法,比如「配息的方式比較喜歡年配、半年配、季配、月配」的做法,「月配」對我而言,「是三不五時就有人丟Line訊息給我,覺得麻煩且有壓力」;「年或半年配」則是「曾吃過年配金融股的虧,等待半年多的時間,董事會宣布不配息或少配息」;「季配」比較適合現階段在摸索股票的自己。習慣「等配息的自己」,就把台股配息的習慣,沿用至選擇美股標的,這就是問題,怎麼說呢?


剛開始接觸美股股市時,沒有經驗而非常害怕失敗或虧損,總想著「配息最重要」。當時的心態不能說「正確,但情有可原」。對我而言,謹慎的心態和習慣最重要,但當時只是粗淺地了解操作規則和步驟,並沒有認真看待或學習美股的專業。直到現在,看清楚「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在哪裡,不想說「早知道」這三個字,一方面覺得「否定曾經勇敢嘗試的自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想看透很多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契機。回到主題,當把台股思維延續到選擇配息的美股公司時,就出現bug,也才清楚解答「當初不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選擇不配息的美股?」因為非美國境內人士(簡單說,只要沒有美國籍,都歸屬於「非境內人士」)投資有股利的美國上市上櫃公司,投資所得原則上都要扣30%的稅。相反地,債券所得可能不繳稅或低於30%的稅;賺取美股的價差,則美國不會扣稅。什麼!!!!!!


若大資本「定期定額複委託」,交易的手續費相對比較少、股利多扣30%的稅仍是可觀的。但反觀自己,少少的資金,少少的獲利又被30%的稅,在投資心酸的嗎?難怪,「波克夏」等知名大公司都不配息!忍不住問自己:「若從『結果論』或『投資成敗來論定』,確實很心酸;但就『學習過程』而言,股神巴菲特都不敢說『自己的投資穩賺不賠』,何必用這麼艱難的門檻要求自己,遑論當初嘗試『定期定額的複委託』,除了『心理感受到危機』外,也是想趁這個機會多接觸股市的不同面向。事過境遷,至少後面『多接觸和認識股市』這個小目標有達到,以及『忠實記錄自己走過的一個坑,相信後面還會有陸陸續續不同的坑......不是,是『學習』!」


另外的小叮嚀:美股賺價差,雖然美國不扣稅但台灣高所得的話,可能還是會扣到稅,詳細請看「置頂的兩個影片」,提及美股所得在美國和台灣稅務的內容。但小資的我們根據不需要太擔心,因為免稅的金額範圍挺高的,即財政部北區國稅局的「個人投資海外如有所得,請留意申報基本所得額」,海外所得合計數達新臺幣(下同)100萬元,且個人基本所得額合計超過670萬元(113年度起,免稅額調高為750萬元)者,應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申報及繳納基本稅額。以上,我們下次見嘍!一起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吧!

「投資結果」的成敗誰都不敢說(「詐騙」除外),但每個投資階段都有不同風景,不多想,享受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的沙龍
8會員
70內容數
目前「公主病」多是「醫生說」或「預防疾病說」,而沒有診斷後的「相處說」。作者以病患的身分和特殊教育專業的角度,分享治療過程的點滴和因應策略。雖然沒有辦法適用所有情況,但希望給大家另一種思考方向,讓我們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
2025/04/10
當股市來回震盪時,關稅暫緩之際,讓我開始思考「想有穩定被動收入,但又不想情緒因為股市跌宕或前景不明而起起落落」,該怎麼辦?或許多認識金融世界的紛紛擾擾,可以讓自己找到相對適合的因應策略。在股市跌宕的起伏中不投資是一種選擇,但永遠不投資......
2025/04/10
當股市來回震盪時,關稅暫緩之際,讓我開始思考「想有穩定被動收入,但又不想情緒因為股市跌宕或前景不明而起起落落」,該怎麼辦?或許多認識金融世界的紛紛擾擾,可以讓自己找到相對適合的因應策略。在股市跌宕的起伏中不投資是一種選擇,但永遠不投資......
2025/03/27
一如往常每天瀏覽新聞,沒有想到在成千上萬則新聞中,居然看到「【詐騙】財政部電子發票服務平台載具異常通知郵件」,一往下看,才赫然驚覺這不是前幾天自己操作的郵件嗎?防不勝防,之前所做的「網路交易可能被盜刷」的措施,至少有發揮初步的功效,防盜刷。目前採取的作法有點麻煩,但至少比較安心,怎麼說呢?.....
Thumbnail
2025/03/27
一如往常每天瀏覽新聞,沒有想到在成千上萬則新聞中,居然看到「【詐騙】財政部電子發票服務平台載具異常通知郵件」,一往下看,才赫然驚覺這不是前幾天自己操作的郵件嗎?防不勝防,之前所做的「網路交易可能被盜刷」的措施,至少有發揮初步的功效,防盜刷。目前採取的作法有點麻煩,但至少比較安心,怎麼說呢?.....
Thumbnail
2025/03/27
1.在事情很雜的時候,突然收到認識的「財政部」提及「載具異常」的訊息,第一個會想到的念頭是什麼? 2.假若剛好有空檔,又看到第二封來自「財政部」提及「載具異常」的訊息,你會覺得小事情「趕快處理」嗎? 我「親手把個人資料奉上詐騙集團」......
Thumbnail
2025/03/27
1.在事情很雜的時候,突然收到認識的「財政部」提及「載具異常」的訊息,第一個會想到的念頭是什麼? 2.假若剛好有空檔,又看到第二封來自「財政部」提及「載具異常」的訊息,你會覺得小事情「趕快處理」嗎? 我「親手把個人資料奉上詐騙集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做好功課再進入股票市場」,支持這個觀點,至少可以少走很多坑!但對於股市新手的我們,「什麼叫做『做好功課』?」......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做好功課再進入股票市場」,支持這個觀點,至少可以少走很多坑!但對於股市新手的我們,「什麼叫做『做好功課』?」......
Thumbnail
股票市場對新手投資者而言既是機會與挑戰的所在,但缺乏經驗使他們容易陷入各種陷阱。本文闡述了新手常見的誤區,包括缺乏明確的投資目標、追隨市場潮流、過度頻繁交易等,並提出相應的建議,幫助新手投資者規避風險,建立穩健的投資策略,追求長期的財富增值。
Thumbnail
股票市場對新手投資者而言既是機會與挑戰的所在,但缺乏經驗使他們容易陷入各種陷阱。本文闡述了新手常見的誤區,包括缺乏明確的投資目標、追隨市場潮流、過度頻繁交易等,並提出相應的建議,幫助新手投資者規避風險,建立穩健的投資策略,追求長期的財富增值。
Thumbnail
在股票投資中,我們需要透過了解公司基本面、供需關係和市場預期來判斷投資的價值。除了選股的技巧,風險管理也非常重要,分散投資能有效降低風險。台股的波動常常與科技股以及外資進出密切相關,這提醒我們在投資時要關注多方因素,才能在長期中取得穩定回報。透過理性的分析與策略,我們可以在市場中找到真正的機會。
Thumbnail
在股票投資中,我們需要透過了解公司基本面、供需關係和市場預期來判斷投資的價值。除了選股的技巧,風險管理也非常重要,分散投資能有效降低風險。台股的波動常常與科技股以及外資進出密切相關,這提醒我們在投資時要關注多方因素,才能在長期中取得穩定回報。透過理性的分析與策略,我們可以在市場中找到真正的機會。
Thumbnail
投資前做足功課,並且持續學習! 1.不看新聞、不聽消息 首先新聞都是落後指標,機構買完換大戶買,大戶買完散戶買,散戶買完誰要買? 當聽到大家都知道的消息才買,基本上都是落後的行為,股票終究離不開市場供需法則,當聽到大家都知道的新聞就已經不是新聞了! 其次是消息,特別是小道消息能保證正確性
Thumbnail
投資前做足功課,並且持續學習! 1.不看新聞、不聽消息 首先新聞都是落後指標,機構買完換大戶買,大戶買完散戶買,散戶買完誰要買? 當聽到大家都知道的消息才買,基本上都是落後的行為,股票終究離不開市場供需法則,當聽到大家都知道的新聞就已經不是新聞了! 其次是消息,特別是小道消息能保證正確性
Thumbnail
做好功課再進場投資 享受投資股票的魅力
Thumbnail
做好功課再進場投資 享受投資股票的魅力
Thumbnail
2019年7月暑假,我重回股市 一直到了2020年的3月 才開始正式學習相關知識與技巧、邏輯 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就像股市一樣漲漲跌跌 最後才發現,唯有存股才能真正富有 過去這將近兩年,看遍所有市場上的達人影片 學習各門各派的招式與策略 甚至還花錢上課買軟體 而且連韓國、日本、美國、英
Thumbnail
2019年7月暑假,我重回股市 一直到了2020年的3月 才開始正式學習相關知識與技巧、邏輯 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就像股市一樣漲漲跌跌 最後才發現,唯有存股才能真正富有 過去這將近兩年,看遍所有市場上的達人影片 學習各門各派的招式與策略 甚至還花錢上課買軟體 而且連韓國、日本、美國、英
Thumbnail
存股適合有閒錢的人,才會賺錢 投資是門有用的學問,值得終身學習,投資的功夫下的越深,獲利可以越大。 很多成功存股者,除了用心挑選好股票之外,還有一個很「堅實如石」的心,對於股價波動始終是「淡然置之」看待,因為他很清楚買股票的目的是「領股息」所以存股其實很簡單,你只要「戒貪」就好,不然「本末倒置」
Thumbnail
存股適合有閒錢的人,才會賺錢 投資是門有用的學問,值得終身學習,投資的功夫下的越深,獲利可以越大。 很多成功存股者,除了用心挑選好股票之外,還有一個很「堅實如石」的心,對於股價波動始終是「淡然置之」看待,因為他很清楚買股票的目的是「領股息」所以存股其實很簡單,你只要「戒貪」就好,不然「本末倒置」
Thumbnail
玩股票當然要賠錢 投資股票既有趣又刺激,但若不下苦功,就可能有危險。 玩股票當然賠錢、因為股票市場不是讓你用來玩的地方,投資一定要懂得停損停利、汰弱留強、隨機應變、研究真相,不然一定會賠錢住套房。 投資者除了學會如何在股市賺錢之外,更要知道如何讓自己不賠錢,也就是要有風險意識。 價格是投資市場情緒
Thumbnail
玩股票當然要賠錢 投資股票既有趣又刺激,但若不下苦功,就可能有危險。 玩股票當然賠錢、因為股票市場不是讓你用來玩的地方,投資一定要懂得停損停利、汰弱留強、隨機應變、研究真相,不然一定會賠錢住套房。 投資者除了學會如何在股市賺錢之外,更要知道如何讓自己不賠錢,也就是要有風險意識。 價格是投資市場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