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雲在一九八六年開了一間洗衣店,跟先生胼手胝足打拼,女兒也在隔年出生,一家三口的日子過得很充實很幸福。女兒上小學一年那年,學校老師正在宣導垃圾減量,素雲覺得很有趣,有一天跟著學校去校外教學,看到設置在海邊的垃圾場滿坑滿谷的垃圾,萬一倒下來,海水再沖進陸地,每個人都逃不了被垃圾掩埋的噩運。從那一天開始,素雲把垃圾減量當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二○一八年,最疼愛的妹妹在一場交通意外喪生,這件無常讓素雲決定替妹妹做一點事。素雲的妹妹生前經營書店,經家人同意後將書店場地捐出,改成「長照據點」,讓老人家有地方活動筋骨,有專人協助三餐和日常。素雲的二伯也是長照據點服務的老人之一,二伯一生未婚無子女,婆婆擔心二兒子晚年無人奉養,素雲當場允諾會將二伯當成長輩照顧到百歲圓滿,素雲說,那是本份事。
八十多歲的素雲奉行簡樸的生活哲學,嫁女兒的華麗旗袍也是從資源回收場「撿來」重新裁製而成。洗衣店早已交由女兒女婿經營,她跟先生老當益壯,努力在環保這個區塊做出最後的貢獻,只要有一個人願意聽她說,她就會一直說下去,直到生命終了。做好事不用花大錢,生活即是道場,修福就是從自己的言行舉止做起,珍惜物品不浪費就是最大的積福,做資源回收的老人家都在撿別人丟掉的福氣,撿久了福氣一層一層往上加,身體自然健康,氣色好到像回春。
總之,不要以為丟一台故障的電風扇、電話、筆電沒什麼大不了,那些都是用自己的福報變現的,輕易丟棄也是一種「暴殄天物」,這樣的習性會快速消耗自己的福氣,千萬不可不慎。
#知福
#資源回收
#垃圾減量
#惜福再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