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照片來源:縉 Jin 官方臉書粉絲專頁
自 2021 年發行首張 EP《Debug ft. life》,縉 Jin 持續匯集創作能量後的 2023 年夏天,迎來了首張專輯《覓靜》。縉 Jin 在社群的動態並不活躍,如同專輯名「覓靜」也擁有低調不張揚的特色,將「縉」的名字分兩邊「糸」與「晉」,以「覓靜」透露出隱藏式同名專輯的巧思。2023 年第一次聽見專輯就非常喜歡,相隔兩年購入《覓靜》的實體專輯,帶來更多僅在串流聆聽專輯以外的驚喜,實體專輯呈現的畫面與音樂作品互相輝映的感動,大概只有選擇收藏實體專輯的聽眾能擁有。

初見《覓靜》實體專輯的第一印象,是頗大張的專輯(笑),專輯的開箱方式就像打開餅乾盒般的可口,比較驚喜的是,竟有張標示紙是收錄 12 首歌的營養標示!再把眼光移到 CD 片上面印有餅乾圖案,播放時像是讓耳朵品味音樂手工餅乾的感覺,但最新奇又好玩的是專輯的反光輪轉盤,第一次有一張實體專輯能夠玩這麼久,為什麼使用反光材質,縉 Jin 在社群動態已有說明,就不再贅述。花了半小時在輪轉盤上不同的開口處發現內藏的文字彩蛋,這些文字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對應了專輯收錄的每首歌曲,是能讓聽眾不斷發現縉 Jin 做音樂的細膩與幽默兼具的特質。
專輯的歌詞本,是琳聽最喜歡的部分,先從歌詞的封面與封底印上「START AGAIN」與「START」,便可知曉專輯的概念性,覓得平靜是一個不斷開始再開始的過程。另一個比較細節讓我相當驚艷的部分,是翻開歌詞本的第一頁是一條獨自在纏繞糾結的黑線,大可理解成尋找平靜時我們糾纏不已的思緒或情緒,直到跟著專輯聽至最後一首歌曲,封底的前一頁,有一條已經筆直的黑線待在那裡,看見如此的安排瞬間讓人感到療癒,《覓靜》懂得我們無法訴說的煩雜,專輯陪著我們去釐清它的同時,也溫柔地接住每個階段的脆弱。
既然作為歌詞本,想當然爾要讓聽眾能清楚的了解歌詞歌頌的是什麼吧?但是縉 Jin 的專輯不走這一套,全部歌詞刻意微微模糊化,有些歌的歌詞甚至拓印在背景當作另一種設計感,雖然微霧化但不至於看不清楚,覺得與歌曲〈搜尋紀錄〉有些呼應,走過這些過程後,我們也許會記得某些片段、也許會忘記某些片刻,它們會模糊又清晰的儲存在我們腦海的記憶體。
翻開歌詞本的最後一頁,看見縉 Jin 有參與專輯設計的部分,想必實體專輯設計加入了她非常多的想法,雖然沒有實際邀請她做訪問談談專輯設計的概念,但是已經在專輯裡發現的彩蛋(可能還有未發現的)便足以讓人感受到實體專輯的誠意,順帶一提那張由縉 Jin 親自繪畫的閃亮貼紙組,展現了她在音樂以外俏皮的性格呢!
《覓靜》是一張陪伴我們走向平靜的作品,縉 Jin 在每首歌傳遞了關於如何看待自己的各種樣貌,以及從她的視角去觀察情感關係、情緒面貌的議題,畢竟這是一個不會結束的過程,我們需要也必要的靜靜傾聽內心的聲音。

先從專輯的兩段 skit 談起,〈例如整理房間〉與本文標題相互對應的是「沒有盡頭的整理」,縉 Jin 以「整理房間」作為比喻傳達「整理自我」是一件沒有盡頭的事情,我們常常會以為,過了一段時間已經有所復原與沉澱,但是過了一個坎之後,仍會遇見下一面高牆,反覆整理自我的過程其實是沒有終點的,如同整理過後的房間還是會被我們弄亂,帶著整理房間的心思聽這張專輯,會更能觸碰到不斷重新開始的那顆真心。
〈阿吉睡得很好那就好〉是縉 Jin 的愛犬睡覺打呼聲,在兩年前聽到這段 skit 的安排便有發現是表達我們在尋找平靜的過程中,擁有能讓內心稍微安頓下來的療癒因子,看著自己喜愛的人事物安好的樣子,何嘗不是讓心靈平靜的方式?

相隔兩年再細品《覓靜》這張專輯,似乎又對歌曲最初的印象有所變化。如〈手工餅乾〉道出的「各有各的安排」每一塊形狀相異的手工餅乾,將有屬於它的地方與它的故事,同時也在歌曲聽見總有覺得自己與普世價值不同的自我懷疑之感,但是歌曲藉由手工餅乾的「獨特」去走出自我懷疑的圈圈,告訴聽眾每個人皆有自己的特質,暫時無法被定義的東西,也無須強求的去定義,走在人生路上自然會有安放之處。
〈漫漫長路〉是琳聽近期在寫本篇文章的休閒時間最常聽的歌之一,關於縉 Jin 我們都知道她從工程師轉職成為歌手,兩者是完全不同領域的轉換,與歌曲給我一種迎向人生轉折點的下定決心,是相當契合縉 Jin 人生的轉捩點。全新的旅程很漫長,可能也還看不見終點為何,回過頭望向曾經非常熟悉的舒適圈或是城市,仍選擇踏上新的路途,無論有多少困難、阻礙,甚至是毫無盡頭的前行,皆要堅定最初的信念所在。

專輯繼續走到〈分心練習〉,尋找的過程總會有迷路的時候,總會有迷失方向的旅程,這首歌把隨著迷惘而湧起的情緒嘗試轉化,我很喜歡歌詞以「找些快樂的人」、「找些難過的人」來作為分心練習的對比,多看看開心生活的人事物,他們如何度過美好的生活呢?也看看正在悲傷的人事物,他們如何沉溺在走不出來的漩渦裡?再不斷的對自己說:「我要練習怎麼快樂、我其實沒有時間感傷了。」
聽這首歌的時候,覺得這件事很真實,每個人皆有如此的過程,分心練習的演技難以詮釋,走到最後我們依然要回到自己,練習學會如何與自己的各種情緒面貌共處。
從分心練習對抗迷路之後的〈濃霧警報〉,是暫時為這趟還未能找到平靜的旅程按下暫停鍵,這首也是最近在歌單重複播放無限次的歌,喜歡這種讓自己暫停思考的氛圍,需要騰出一點空間讓迷茫的思緒隨著時間慢慢找到方向和平靜。歌曲通篇沒有硬性強調「警報」的真正原因,節奏也沒有因為是警報而緊湊起來,僅是很單純地想慢下來,繼續尋找平衡的方式。
一定要特別提到極具畫面感的歌詞「碎石不停不停墜/追著自己尾巴轉啊轉/陀螺不轉就沒法站/張開手想維持平衡感」該如何維持平衡感的嘗試,縉 Jin這段歌詞寫得相當真切,反覆細品歌曲時被這段歌詞帶來的畫面感有所療癒了呢。
兩年前電影《腦筋急轉彎2》還未上映,兩年後的此刻聽〈焦慮茶包〉便想起了電影裡的新角色「阿焦」,如何面對焦慮的自己?只從自我的角度去理解、去解析的那些「不確定性」總是比實際真實的狀態更容易擊垮內心,焦慮帶來的作用適當與否,端看是否運用得宜,若只限時 3 分鐘就結束,反而有益身心成長。
每次聽這首歌唱到那句「眼神發光的原因不就是因為開心」,想起我們都曾有過做任何選擇的時候,那一刻眼神會散發堅定的光芒吧?在聽見這句歌詞,內心的焦慮也神奇地跟著歌曲一起煙消雲散了。
用一個眼神自我對話的時刻是什麼模樣?專輯的〈深夜對視〉坦白的刻畫出夜深人靜時看著自己的面容,嘗試與自我對話的過程,有點無力感,也有點想要為自己說些什麼,但始終還找不到一個確定的方向去整理目前的狀態。
歌詞這麼唱著「畫了笑臉/寫了些打氣的話在旁邊/加驚嘆號應該更有力量的感覺」很喜歡縉 Jin 的作詞風格走的是現實面,細聽整張專輯的歌,會發現她的詞作並不煽情也不賣弄太多艱澀難懂的字詞,僅從自身的觀察走出獨特的寫實感,一句加油打氣的話,她能夠把每個人後面會加上驚嘆號的隱藏情感傳遞出來,如同〈深夜對視〉真實的狀態,縉 Jin 挖掘自己的時候,也為我們唱出埋藏不願顯露的情感。
〈刻意忘記〉可說是一首最貼近現代愛情觀的作品,雖然專輯的文案描述歌曲是速食愛情的縮影,但在尋覓平靜的路途中,也需要安放那些無處可去的情感波動,可能來自親情、友情等等,選擇去忘記撇過頭不再回望也是方式之一,歌曲的「刻意」忘記,在一定的程度也表達了去遺忘一段曾經珍視的情感,談何容易呢?
但若從現代的速食愛情來說明,便像歌詞道出的「對傷害不曾感激這堂課沒理由再繼續」太過草率帶來的感情傷害,刻意忘記確實是最佳的方式,因為對方不曾真正的來過,又何必糾結在一段只有自己付出真心的愛情?
專輯唯一一首合作歌曲〈懶骨頭去骨〉找來實力派饒唱歌手春艷共同創作及演唱,可以說是專輯裡最為放鬆的歌曲,每次看歌名都會覺得已經是懶骨頭,還去骨是要有多軟爛(笑),歌詞也相當有趣味性地唱著「軟爛的像顆歐姆蛋/培根就是我的棉被」聽歌的你,有沒有想起哪一個熟悉的角色呢?
整理自我的平靜,也必須學習自我放空和鬆綁壓力,去做任何會感到讓身心靈釋放的事情,可能是泡一壺茶、吃幾片很喜愛的手工餅乾,或看一部早就想看的電影,完全充好電在出發,尋找平靜不能只是一昧用力的前進,我想這是縉 Jin 想藉由這首歌向聽眾喊話別忽略照顧身心的那一塊。

〈能量觀測中心〉是專輯發行前釋出的第一波歌曲及首支 MV,尋覓平靜的過程免不了與產生的負面能量共處,歌曲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身處困境的自己,在 MV 裡我覺得最有帶入感的是縉 Jin 盤坐漂浮在半空中的畫面,呼應歌詞的「困在我房間、待在我的房間」彷彿是一種在練功的樣子,大概要練七七四十九天方能得到解脫(?)
當我們正處於被負面情緒圍繞的狀態,大多數人都想自己待著,獨自消化這些難纏的能量,確實也像練功般的難熬,不過歌曲仍沒有提出解方,因為與情緒共生共存是一個不斷循環的狀況,走出來之後依然會再走進去。
專輯的最後一首歌〈搜尋紀錄〉,是看似這趟覓靜旅程結束但並未結束的歌曲,人生中無論是尋找平靜亦或是追逐所謂理想的意義,皆是沒有盡頭的漫漫長路,每次的追尋皆是一場新的探索,所有的思緒、提問以及感受,會成為下個階段的養分。
當我們再次踏上搜尋的旅程,又會是另一種全然不同的光景,專輯的用意很簡單卻很深刻,不過於矯情的去揮霍情緒面,卻牢牢地抓住聽者內心所需的那份平靜,在聽眾耳朵裡且深入靈魂中,陪我們溫柔而堅定地舒展開來。
書寫後記
「平靜或許並非毫無聲響」這句印在專輯文案的話我想了滿長的一段時間,若以一般的聽眾,如同琳聽自己與各位聽友的角度,會怎麼去理解「平靜」是有聲音的呢?專輯文案最後給了我們一個相當溫暖的回覆,同時也留下一句「你找到了嗎?」。
這張專輯在去年我寫回顧 5 年的寫作旅程時,陪著我完成回顧寫作過程的各種苦與甜,對我而言,寫作這件事是我覓得平靜的方式,也是我尋找出口的釋放,但當時還未體察平靜或許是有聲音的這件事。
直到開始寫這張專輯的推薦文,我發現自己再度跟著專輯的每一首歌曲整理了目前的情緒狀態,如果說平靜是有聲響的,那我想會是一種當我們察覺自己需要一份平靜的時候,平靜的聲響便已經悄悄地響起,等待我們去傾聽它、並不斷地找到它。
謝謝《覓靜》這張專輯,它是屬於每個人內心那份專屬覓得自己的平靜之作。
● 同場加映〈回顧︱琳聽將近 5 年的寫作旅程,為分享,為療癒,為喜悅,所以我……〉
《覓靜》專輯聆聽
🎧 追蹤耳立之樂 🎧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