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隱於社群的敘述者—專訪ㄩㄐ

2021/10/2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1年9月23日於臺灣文學基地謬思苑
訪談/林宇軒 攝影/林于玄
「詩」應該具備什麼條件?甫出版第一本詩集《偽神的密林》的ㄩㄐ說,自己很不喜歡為事物「定義」,畢竟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一定都找得出反例」。
「像game這個詞,球賽是game,桌遊也是game,男女互動也可以說是一種game。我們要怎麼為各種不同的game找到一個共同的特質?」ㄩㄐ以哲學概念中「家族相似性」來為詩的定義解套,認為若要在其中找到全部都具備的特質,是很困難的事。
相較於判斷「這是不是詩」,ㄩㄐ傾向以「好壞評價」來為詩分類:「詩是可以被評價好壞的,只要講出能說服人的理由,它就可以被評價。當然,這個好壞不會是絕對客觀的,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套自己的評價方式。」ㄩㄐ排斥用單純的「感覺」來讀詩,認為應該要有「能夠解釋」的標準,這個評價才有意義。
專訪全文刊於《詩藝的復興:千禧世代詩人對話》(臺北:臺灣師大,2023)
 

▎詩人簡介
ㄩㄐ,本名黃昱嘉,1993 年生,謊言潔癖與虛構者。迷因文學首腦。曾獲台北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菊島文學獎、飲冰室詩獎及國藝會出版補助。著有詩集《偽神的密林》
推薦楊智傑詩集《小寧》
我覺得他(楊智傑)的語言在當代非常特別,可是又不會不好懂。相較於《野狗與青空》,《小寧》是比較好閱讀的,再加上他的語言跟他關注的社會現象,我覺得都是當代會有共鳴的,做為入門比較進階的讀者,我覺得都是會有收穫的,這是我推薦的原因。
 

感謝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製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2會員
100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