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開始看到《深夜圖書館的宵夜》這書名,馬上被勾起了興趣──有書又有吃,感覺就很讚!
先簡單介紹一下故事:
樋口乙葉原本在書店工作,但愛書的她卻因為這份工作而身心俱疲。某天,她意外收到一位自稱「七色彩虹」的來信,邀請她到自己經營的「夜間圖書館」工作,於是,一段奇妙的故事就此展開……
不過說實話,讀完後的感受,和我最初以為的「療癒系」氛圍滿不一樣的。以下就讓我慢慢道來。
【深夜圖書館】
這間「夜間圖書館」真是個超酷的地方。首先,名為夜間,自然表示它只在晚上開放:營業時間是晚上七點到深夜十二點。再來,它的館藏也很特殊,存放的全是逝世作家的藏書。有的是作家生前指定捐贈的,也有是由作家家人決定送來的。也因此,所有書籍的內封都會蓋上所謂的「藏書章」,讓人一眼就能辨別出是哪位作家的藏書。
這間圖書館,是以作家……主要是以小說家為中心的作家,在他們去世後,接收作家的藏書,加以保存展示的圖書館。
這描述光看就很想去啊!畢竟這些作家絕對也是愛書人,真的會好奇他們書櫃上到底都放著哪些書。很認同正子說的:
這裡所有的書,都是作家這種人類遺留下的文化財,是國民的,不,是全人類的寶藏。
不過,雖然名為圖書館,要進去卻是要收費的。入館費是 1000 日圓,另外還有單月通關票(一萬日圓)或一年通關票(五萬日圓)。感覺相當有生意頭腦(?)
其實不是。原本圖書館是免費的,大家都能隨意進出。沒想到後來竟然出現「雅賊」順手牽羊,甚至還有搞不清楚狀況的人闖進來後抱怨「怎麼專收些舊書」。因此,館主才決定開始收費。如同圖書館經理篠井所說的:
入場費的設計,不是為了收錢,是想趕走怪人。
或許你也會好奇,這樣奇妙的圖書館長什麼樣子呢?書中描述不多,只提到內外落差很大。外觀相當簡潔清冷,是棟灰色建築;但內部卻是走華麗壯觀路線。像是入口處到二樓就使用挑高設計,書架嚴嚴密密地堆到天花板,簡直就是愛書人的天堂呀!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設計就是那個能「芝麻開門」的書架。雖然篠井對著書架喊「為我開啟吧,門啊!」的那幕光想就覺得荒謬(笑),但這樣的機關設計實在很夢幻呢!
【宵夜】
談完深夜圖書館,接著來聊聊「宵夜」的部分。來這間圖書館工作的其中一個福利,就是能享用「員工餐」。一餐三百日圓,還附一杯咖啡。
你可能會想:員工餐有什麼稀奇的?但這裡提供的可不是普通的餐點。首先,負責料理的是曾在銀座名店工作的咖啡師木下,所以這裡的咖啡絕對不是一般附餐飲料能比的。而更特別的是,這裡的員工餐都是再現小說或散文中的料理——據說這是老闆挖角木下時開出的條件之一。
比方說,星期一提供的「雪精靈餐」,就出自井上靖《雪精靈》裡阿縫婆婆做的咖哩飯:
阿縫婆婆做的咖哩飯很好吃。她會把紅蘿蔔、白蘿蔔和馬鈴薯切成骰子塊狀,再拌進麵粉和咖哩粉,加入少量牛肉罐頭燉煮,有種獨特的風味。
-《雪精靈》
為了重現這些料理,木下可說是煞費苦心。像老闆要求他做出《清秀佳人》系列裡的餐點,但原作中根本沒寫做法,木下只能自行想辦法「複刻」。最後,他將《安妮的青春》中,安妮和黛安娜在肚子空空時吃到的麵包、奶油和小黃瓜,融入自己的想像,做成了美味的三明治。
雖然書裡的料理看起來都很讚,但我最心儀的其實不是餐點,而是「MAMAYA 日」裡木下拿出的「私房」地啤。就像木下說的:
因為是夜間圖書館啊。如果咖啡館沒放個啤酒之類的,就辜負這個名字了。
在這個神祕的夜間圖書館中啜飲著小酒,光想就覺得超享受呢!
【療癒又懸疑】
看到前面的描述,你可能會以為這就是一本妥妥的療癒小品吧。
的確,書裡確實有不少療癒的成分。像是我就很喜歡田村老師看到自己的對手白川竟然收了自己所有的書而痛哭的橋段,傷感之餘還帶點溫暖,很典型的大和解結局(笑)。
然而,作者原田比香的野心並不止於此。在夜間圖書館這樣舒心的氛圍下,故事裡卻埋藏了許多懸疑元素。比如館內突然出現許多來源不明、又沒有蓋藏書章的書;又或者在整理剛過世的名作家高城加的藏書時,發現其妹妹 Mone 詭異的言行等情節,都讓這本看似輕鬆的作品增添不少張力。
此外,每個來到這間圖書館工作的人,也都帶著各自的故事與「書」的糾結。像是明明一直任職於圖書館,卻在某天發現自己「無法讀書」的正子;只有因工作才接觸書籍,私下卻完全不讀書、不學習的南;又或者是吞下「至少要撐三年」的條件、懷著私心而來的渡海。
就連身為經理的篠井,和圖書館幕後的老闆,也都有著複雜的過去。這位老闆甚至帶點腹黑。她曾說選人的標準是「受傷很重,且疲憊的人」,乍聽之下覺得很暖心,但她卻緊接著補上一句:「心裡有秘密的人。如果好好利用這個弱點,就會對我言聽計從。」害我瞬間心涼涼……
更有意思的是,不同於其他療癒小品,往往會將糾結的故事給出至少稱得上「完滿」的收尾;這本書直到最後,卻仍沒有打算將這些結完全「打開」,反而留下許多空白,甚至以一個充滿懸念的結尾收場。感覺之後還會有續集(?)
不過,也或許人生就是如此吧。哪有什麼結一定能解開呢?在療癒氛圍的背後,帶著一點苦澀的尾韻,真實得讓人心頭微酸。
【後記:書啊!】
這本小說的元素真的相當豐富。不過,要說核心,其實始終還是圍繞著「書」在打轉。身為一個小小愛書人,讀起來真的特別有感。
像是作家高城家中堆滿書的「盛況」就讓我心生警惕。畢竟,自己家裡的書也正越疊越猖狂啊!雖然還沒到高城那樣——地板放書只是基本,連衣櫃、廁所也全被塞滿的誇張境況——但照這樣累積下去,恐怕也只是時間問題……
此外,對一直很想開間書店的我來說,這個「夜間圖書館」更帶給我許多新的發想空間。就像我部落格的名字「姆斯的閱讀空間」一樣,我想打造的其實是一個能讓人安心閱讀的所在。所以或許不一定要拘泥在「書店」的形式上,弄個像圖書館的地方好像也不錯?
突然想到前陣子造訪的「a reader」。透過書牆策展,再加上舒適的座位,提供入場者一段美好的閱讀體驗。如果能打造出類似這樣的場域,其實也很棒。

a reader 的策展書牆(自攝)

a reader 的閱讀區(自攝)
而書中「存放過世作家藏書」的設定,則讓我聯想到「坂本圖書」。坂本龍一過世後,將他的藏書公開展示,讓人得以一窺這位音樂大師的閱讀世界。不過,這個地方採全預約制,地點也不公開,比夜間圖書館還要神祕呢!
寫到這裡,突然覺得——要是能把這些元素通通綜合起來呢?有沒有可能打造一個既有書店、又有圖書館式的閱讀空間,同時收錄自己的藏書,還能提供咖啡、調酒、餐食與音樂的空間?好像想得太遠了(笑)。還是先努力存錢,慢慢規劃吧。希望這些「狂想」有一天能成真!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