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更新學習筆記已經快一個月了,下一篇會進到 JavaScript 的入門)
現在隨處可見的行動網路其實背後是靠很多規則和技術的制定,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更有趣。
接下來,就讓我們簡單認識一下行動通訊網路的重要推手和歷代技術演進吧!參考資料: https://technews.tw/2020/09/27/5g-figure-out/
🌍 誰決定了通訊規格?兩大組織:ITU 與 3GPP
- ITU(國際電信聯盟)
- ITU 就像全球電信的「聯合國」,負責制定通訊的國際標準。例如各國手機使用的頻段、通訊規則,都要經過 ITU 的認可。
- 3GP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
- 雖然名字叫做「第三代」,但其實從 3G 到 5G,甚至未來的 6G,全部都是這個組織在設計規範的。簡單來說,3GPP 決定手機到底要怎麼跟基地台溝通,讓全球手機廠商能夠遵循一致的標準,使用者到哪裡都能輕鬆連網。
🚀 從 1G 到 5G:行動網路大進化
📞 1G:聲音時代(1980年代)
- 這個時代我還沒出生,應該既是只能講電話
📟 2G:數位通訊出現(1990年代)
- 數位化了!這個時代的特色是簡訊出現,打字傳訊息成為可能,語音通話也變清楚了一點點,手機開始從奢侈品變成大家都買得起的日常用品。
📱 3G:行動上網啟動(2000年代)
- 手機終於可以上網了!不過這時候的網速只能查資料、看網頁,我印象
📲 4G:影音時代全面展開(2010年代)
- 網速大提升,追劇看 YouTube、Netflix、直播變得超級順暢,網路遊戲也越來越普及。
- 此時還有一個重要技術是 VoLTE(Voice over LTE):
- 意思是透過 4G 網路來打電話。比起過去的語音通訊,VoLTE 通話品質超清晰、接通速度更快。
🌐 5G:高速、即時、萬物連結(2020年代至今)
- 網速快到驚人,下載一整部電影只要幾秒鐘,適合各種高需求的應用。更重要的是,5G 不是只有速度快,它還可以做到更多
🔑 5G 三大關鍵應用場景:

- URLLC(超可靠低延遲通訊,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核心特點:超低延遲 + 極高的可靠性。
- 特色:超低延遲(小於 1 毫秒),幾乎等於即時反應。
- 常見應用場景:自動駕駛、遠端醫療手術
- eMBB(增強型行動寬頻,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 核心特點:超級快的速度 + 超大的容量。
- 特色:超高網速(可達 10-20Gbps),下載電影或遊戲幾秒鐘就完成。
- 大容量傳輸,可以支援多人同時看影片、玩遊戲。
- 重點在 『快』 與 『容量大』。
- 常見應用場景:影片串流、直播
- mMTC(大規模機器型通訊,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核心特點:大量連結 + 低功耗。
- 特色:
- 一次可以連接超多裝置(每平方公里達百萬個以上)。
- 低功耗,裝置可以使用數年甚至數十年不用換電池。
- 重點在 『數量多』 與 『省電』。
- 常見應用場景:
- 智慧城市:路燈、紅綠燈、垃圾桶等基礎建設連網。
- 智慧農業:感測土壤濕度、氣象資訊。
- 智慧家庭:冷氣、燈泡、冰箱、洗衣機等家電設備都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