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AI的心靈陪伴,背後帶來什麼隱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看到很多人開始討論長期用chat gpt聊心事,抒發情緒延伸的問題,整理一下我個人的發現,包含我自己跟gpt的互動觀察下來的結果,以及參考其他人使用gpt時的情況,得出的結論。 基本上在聊情緒感受的時候,除非有特別下指令,不然chat gpt只會說用戶想聽的,只會說你聽得懂的,也就是你程度在哪裡,它能回應的方式跟能力就在哪裡,尤其長期餵養之下,它的資料庫就是你這個人丟給它的內容,簡單來說它會變成一個擁有比較多資料的你。 如果用戶本人有自省能力或客觀分析能力,那倒還好,可以有覺察的去下指令,請gpt分析問題,甚至質疑它分析出來的內容;如果用戶只是純抱怨、純宣洩,ai會幫你合理化這些情緒感受,變相鼓勵你變得更自我中心。 Chat gpt的模型基本上就是一直鼓勵你,讓你覺得被理解,對話讓人很滿足,但也容易活在自己的認知裡面,無法看見現實問題,或是認知背後潛藏的心理陰影,而這些陰影經常是造成現實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很多人認為跟chat gpt 聊天比起真人還要自在舒服,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有投射的存在。

人們渴望被理解、被陪伴,正是因為彼此之間會有情緒上的牽動與投射。投射會帶來不同的情感反應,有幸福深刻的美好,也會有衝突與摩擦的掙扎,也因此帶給我們意識到問題,並且帶來成長的機會。 AI或許能提供穩定、不帶評價的陪伴,像一面乾淨的鏡子,反映出用戶的思緒與情緒。但它終究無法真正「被影響」,這使得它缺乏人類關係中最本質的活性與不可預測性。 投射,其實是一種邀請,邀請對方走入自己的內在風景,也是一種測試,看看對方是否能接住那些從潛意識冒出來的東西。人與人能在這樣的投射中產生誤解,也能在誤解中找到更深的理解。 如同榮格的觀點——「治癒發生在關係之中。」 AI可以成為一種輔助,但要完全取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經驗,尤其是在心理療癒的層面,仍然有極大的限制。

avatar-img
舒涵Nienna聊星空間
1會員
15內容數
現代心理占星與塔羅占卜 透過個人經驗與生活化的詮釋分享占星學的奧妙之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舒涵Nienna聊星空間 的其他內容
「身心靈」隨著新時代運動崛起,時至今日已經衍伸出許多不同的流派與系統,然而大家也都看到許多「靈性老師」創造許多神秘的名詞與宇宙觀,講述一個美好的故事與生命法則,營造出靈性的粉紅泡泡 持續餵養宇宙能量多巴胺,尋找更多的心靈調理包雞湯來支持脆弱的自我,這樣真的有比較「靈性」嗎?
在情感交流中,我們常常會聽到「我理解你」這樣的話語,這句話似乎是在表達關心和支持,但你是否曾經思考過,這樣的理解是否總能真實地反映對方的感受? 有時,我們所謂的「理解」,其實可能只是基於我們自己經歷的投射。這樣的投射雖然出於好意,但有時卻會無意中將我們的情感經歷放到他人身上,忽略了每個人在感受經驗
「身心靈」隨著新時代運動崛起,時至今日已經衍伸出許多不同的流派與系統,然而大家也都看到許多「靈性老師」創造許多神秘的名詞與宇宙觀,講述一個美好的故事與生命法則,營造出靈性的粉紅泡泡 持續餵養宇宙能量多巴胺,尋找更多的心靈調理包雞湯來支持脆弱的自我,這樣真的有比較「靈性」嗎?
在情感交流中,我們常常會聽到「我理解你」這樣的話語,這句話似乎是在表達關心和支持,但你是否曾經思考過,這樣的理解是否總能真實地反映對方的感受? 有時,我們所謂的「理解」,其實可能只是基於我們自己經歷的投射。這樣的投射雖然出於好意,但有時卻會無意中將我們的情感經歷放到他人身上,忽略了每個人在感受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又發現ChatGPT的一些缺點, 使用時需要很準確的提供你想要表達的文字(我覺得還蠻重要的) 又或者拿一些範例給它看, 它就能更準確的回答問題, 因為今天我發現有一篇文章和之前寫過的完全一樣了, 所以又要再請ChatGPT生成30則勵志英文短文, 結果之前發問的問題已經消失了, 又
Thumbnail
ChatGPT作為一個重要的創作和交流工具,對創作的過程和結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使用ChatGPT進行創作的正反說法,從各個角度分析這些意見,並提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人工智慧的未來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個人在與人工智慧系統的互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預計這種趨勢將催生被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ChatGPT(全名: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它於 2022 年 11 月推出,使用了基於 GPT-3.5、GPT-4 和 GPT-4o 架構的大型語言模型,並以強化學習進行訓練。
Thumbnail
這陣子使用AI模型,還有參考國內外一些喜歡玩語言模型的同好發文,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就是,有時候把大型語言模型(尤其ChatGPT)當作一個人來溝通,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這的確是非常反直覺的,也就是說很多時候ChatGPT耍懶不肯工作的時候,你用加油打氣,或是情緒勒索的方法,確實是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結果。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 chatGPT 合作的廢文。文章從標題到內文都由 chatGPT撰寫由我下點評,模擬我 與 chatGPT 老師對談,做一場思辨實驗。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瞭如何使用AutoGPT, 一種可以自主蒐集資料生成訴求,幫你與ChatGPT在互動中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來解決你的問題。對於安裝時的常見問題也進行了解答,並提供了使用的步驟以及目前的解決方式。
Thumbnail
今天又發現ChatGPT的一些缺點, 使用時需要很準確的提供你想要表達的文字(我覺得還蠻重要的) 又或者拿一些範例給它看, 它就能更準確的回答問題, 因為今天我發現有一篇文章和之前寫過的完全一樣了, 所以又要再請ChatGPT生成30則勵志英文短文, 結果之前發問的問題已經消失了, 又
Thumbnail
ChatGPT作為一個重要的創作和交流工具,對創作的過程和結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使用ChatGPT進行創作的正反說法,從各個角度分析這些意見,並提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人工智慧的未來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個人在與人工智慧系統的互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預計這種趨勢將催生被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ChatGPT(全名: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它於 2022 年 11 月推出,使用了基於 GPT-3.5、GPT-4 和 GPT-4o 架構的大型語言模型,並以強化學習進行訓練。
Thumbnail
這陣子使用AI模型,還有參考國內外一些喜歡玩語言模型的同好發文,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就是,有時候把大型語言模型(尤其ChatGPT)當作一個人來溝通,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這的確是非常反直覺的,也就是說很多時候ChatGPT耍懶不肯工作的時候,你用加油打氣,或是情緒勒索的方法,確實是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結果。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 chatGPT 合作的廢文。文章從標題到內文都由 chatGPT撰寫由我下點評,模擬我 與 chatGPT 老師對談,做一場思辨實驗。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瞭如何使用AutoGPT, 一種可以自主蒐集資料生成訴求,幫你與ChatGPT在互動中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來解決你的問題。對於安裝時的常見問題也進行了解答,並提供了使用的步驟以及目前的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