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度會影響文學獎評選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個提問是來自一位創作者,不過當時他說的是肯定句:公開型的比賽還是需要知名度吧(註1)。

 

由於這並非我們那封信討論的重點,我當時看過就略過了,並未針對這點與他往下討論。可是這句話一直哽在我心上,很想找機會聊聊。我前兩封信都是針對類型文學獎的觀察,今天可以舉幾個親身經歷談參賽是否需要經營(社群)知名度。

 

先說結論。我認為知名度高無助於得獎。反而可能因為有包袱而打退堂鼓,或選擇先以匿名方式參選。反而是得獎有助於提高新人作者知名度,與作品閱覽數。

 

結論來自於幾個親身經歷。很久很久以前,前公司第一次舉辦百萬小說獎,為了替平台衝人氣與流量,投稿的機制是要求投稿者需要在平台註冊,並將全部(還是一半)稿子放在平台上。當時我有個在業界小有名氣的作家朋友,私底下跟我聊。他說他對於百萬獎金很心動,手上剛好有個題材很適合,可是公開型的比賽萬一連決選都沒入圍,就太丟臉了。

 

我當時建議他可以用新筆名註冊並投稿。這樣誰都不知道他是誰。朋友到底有沒有投稿,我不知道,因為後來的首獎與評審獎中並沒有他。我也沒有將他後來出的書,逐一比對複選與決選名單的作品。

 

朋友不是特例。第一封電子報中,我為了寫角角者百萬小說類型小說組觀察,才注意到最後頒獎照片中,有熟悉的作者以新筆名參賽,直到得獎,才以本名領獎。我想這或許他的理由也跟我朋友ㄧ樣吧。

 

換句話說,參加公開型的比賽對於已出書,或有知名度的作者來說,反而是有壓力的。那會不會發生主辦方或評審私心袒護知名度高的作者呢?

 

這些大眾文學獎項大多為了選出可發展IP的作品。決選評審背景多元,除了IP公司人員或出版社編輯,團隊可能包括作家、編劇與影視公司製作人或導演。目的除納入更多意見,也希望藉由讓影視工作者參與,增加作品改編與合作機會。

 

由於評審來自不同業界,即使作者出過書,隔行如隔山,除非真的紅得像九把刀,否則影視評審對於小說作者通常很陌生。而且,就我所知的公開型比賽,決選作品會印製成冊,寄送給評審,上面並不會放上作者名字。綜諸以上條件,可合理推論,社群知名度與得獎沒有關係。

 

相反地,對沒有資源的新人來說,得獎是助力。平台作品海量,得獎後,作品閱讀數會馬上提升。

 

剛好我也有一個最近的例子可佐證。我的創作者諮詢活動中,曾來過一位寫懸疑推理小說的作者,他有一部作品參加某百萬小說獎。意外好看,我忍不住讀完了,還生出感情來。除了一路留意著它是否進入決審,最後得到什麼名次,同時也觀察在平台的讀者反應。我發現它即使進入決審,閱讀人數始終停留在兩位數。我真是不敢相信,這麼好看的小說,怎麼讀者這麼少。

 

可是,前兩週為了寫類型小說組觀察,我點入作品頁後,發現這部作品得獎後的閱讀人數已經跳到兩千多了。我想,隨著出版,甚至日後更多發展,閱讀人數會更多。

 

這其實也是許多創作者遇到的困難。瀏覽人數跟作品好壞可能無關,因為平台上作品真的太多了,作者需要找到讀者,讀者也想找到作者啊。在茫茫書海中,或許透過出書、改編、編輯推薦、讀者好評與推介都能增加能見度,得獎或許是特別有效率的一種。

  

註1:這裡的文學獎限於「以改編或出版為目的,尋找優秀作品舉辦的大眾文學獎」,書籍出版後送選的獎項如金典獎、金鼎獎、openbook好書獎不在討論之列。

註2:文中沒有列出作者與作品,怕給人蹭聲量的惡感。但有人回信問我作者是誰,所以補充在這裡,特別推薦給喜歡懸疑、犯罪與推理的讀者:西卡《她被殺死的那一天》

_____________

「鳥編來信」每週三發報。這是第三封信。

如果你有什麼想法,可以回信給我。

也歡迎轉寄或分享給你的朋友。

下一封信不談文學獎。我想聊聊「你創作是為了什麼?」

下次見!

如果你想訂閱我的電子報,請點入https://clainlin.com/

填寫你的電子郵件,收信,並確認訂閱,下次發信,你就會收到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編輯導航中
110會員
69內容數
這是我第一次針對非特定作者,以編輯角度出發而寫的文章。每篇文章都會針對最普遍與最重要的概念提出說明與練習。儘管這些文章無法照顧到所有創作者的需求。但如果只有某篇文章某句話能帶給你啟發或安慰,對我來說,那就值得了。
編輯導航中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如果你想體驗有編輯協助,且為 (1)已完成稿子但不知怎麼修改的作者 (2)有特定目標如參加文學獎比賽,希望作品能透過較嚴格建議或客觀視角,進行修改;想跳出固定敘事模式,聽聽客觀意見;投稿給出版社未獲回應想聽到非制式的答案等。 (3)作品屬於推理、懸疑、寫實、犯罪、靈異宮廟等分類。
Thumbnail
2025/04/17
如果你想體驗有編輯協助,且為 (1)已完成稿子但不知怎麼修改的作者 (2)有特定目標如參加文學獎比賽,希望作品能透過較嚴格建議或客觀視角,進行修改;想跳出固定敘事模式,聽聽客觀意見;投稿給出版社未獲回應想聽到非制式的答案等。 (3)作品屬於推理、懸疑、寫實、犯罪、靈異宮廟等分類。
Thumbnail
2025/04/17
以一個血統純正的獎項來說,推理小說的核心是謎團與解謎,謎團的設計與解謎的過程缺一不可,特別是解謎過程反而容易檢視出謎團設置是否有漏洞。從每屆都公開的複選與決選評審過程,敘事、設謎與解謎、意外性,合理性等都會被一一討論。
Thumbnail
2025/04/17
以一個血統純正的獎項來說,推理小說的核心是謎團與解謎,謎團的設計與解謎的過程缺一不可,特別是解謎過程反而容易檢視出謎團設置是否有漏洞。從每屆都公開的複選與決選評審過程,敘事、設謎與解謎、意外性,合理性等都會被一一討論。
Thumbnail
2025/04/17
我對於觀察規則有興趣,理解了規則,可以提醒自己少點得失心,或認清自己不適合下場。最重要的是,比賽是一時的,創作卻可以陪你一輩子。
Thumbnail
2025/04/17
我對於觀察規則有興趣,理解了規則,可以提醒自己少點得失心,或認清自己不適合下場。最重要的是,比賽是一時的,創作卻可以陪你一輩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稿費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找的不是一直問稿費,而是能建立深刻關係的作者」。 這是最近在脆上面流傳女人迷前員工描述前主編曾經說過的一段話。 身為寫作者,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寫的文章需不需要拿稿酬,但不能認定所謂「建立深刻關係」優於「稿酬」之上。 既然大家都知道寫作者很難靠文字過生活,但反
Thumbnail
「稿費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找的不是一直問稿費,而是能建立深刻關係的作者」。 這是最近在脆上面流傳女人迷前員工描述前主編曾經說過的一段話。 身為寫作者,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寫的文章需不需要拿稿酬,但不能認定所謂「建立深刻關係」優於「稿酬」之上。 既然大家都知道寫作者很難靠文字過生活,但反
Thumbnail
自媒體創作需要發揮自身長處,重視讀者體驗,並建立品牌信任。除了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外,還需注意多平臺試金和持續學習提升。建議作者重視 SEO 關鍵字,例如「自媒體創作」、「網路內容創作」等。
Thumbnail
自媒體創作需要發揮自身長處,重視讀者體驗,並建立品牌信任。除了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外,還需注意多平臺試金和持續學習提升。建議作者重視 SEO 關鍵字,例如「自媒體創作」、「網路內容創作」等。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初見這標題,你可能會歪著頭,想說:「默默無名的創作者,哪有什麼特權,請問?」在這年代,每個人都想快速成名,網紅、KOL、爆紅,乍聽幾個關鍵字,便像聚光燈打在臉上,搖身一變,閃閃發亮。社群媒體的發達,讓人可隨時隨地發表想法,滿腦子打轉的,都是如何成名,如何博得廣大曝光,而你說默默無名有好處?
Thumbnail
初見這標題,你可能會歪著頭,想說:「默默無名的創作者,哪有什麼特權,請問?」在這年代,每個人都想快速成名,網紅、KOL、爆紅,乍聽幾個關鍵字,便像聚光燈打在臉上,搖身一變,閃閃發亮。社群媒體的發達,讓人可隨時隨地發表想法,滿腦子打轉的,都是如何成名,如何博得廣大曝光,而你說默默無名有好處?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從前面的數據來看,流量高不代表訪客投入度(engagement)就高。
Thumbnail
從前面的數據來看,流量高不代表訪客投入度(engagement)就高。
Thumbnail
看看最近流行的是什麼?答案很顯而易見,就是網路自媒體,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曝光的機會,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事情,現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有想法、觀點、專業,把內容放到網路上都能被人看見你的才華。不論任何種類的自媒體,其本質上都需要「文案」學會寫作正是這時代最好的投資。
Thumbnail
看看最近流行的是什麼?答案很顯而易見,就是網路自媒體,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曝光的機會,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事情,現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有想法、觀點、專業,把內容放到網路上都能被人看見你的才華。不論任何種類的自媒體,其本質上都需要「文案」學會寫作正是這時代最好的投資。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