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分鐘,練寫王羲之集字聖教序!見證書法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王羲之 集字聖教序07

書法釋文

能無疑惑者哉!

然則大教之興,

基乎西土,

騰漢庭而皎夢,

照東域而流慈。

昔者,

分形分跡之時,

言未馳而成化;

當常現常之世

穿搭分享~Levis 男女同款 可調式皮環丹寧棒球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翰墨飄香的沙龍
1會員
59內容數
翰墨飄香小舖的專屬頻道,分享2026馬年與2025蛇年春聯最新影片。 近期內容以王羲之集字聖教序、楷書千字文、詩詞佳句為主,輔以e筆、硬筆書法等內容,使書法有多元風貌的呈現。 來欣賞書法的同時,別忘了訂閱頻道喔! 加入頻道會員,可享專屬福利! 每週皆會更新影片,記得準時收看!
翰墨飄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王羲之 集字聖教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HZOw-ShMU
2025/04/30
王羲之 集字聖教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HZOw-ShMU
2025/04/30
王羲之 集字聖教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Zi05JTo_pU
2025/04/30
王羲之 集字聖教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Zi05JTo_pU
2025/04/27
王羲之集字聖教序1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3mb9QQQz20
2025/04/27
王羲之集字聖教序1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3mb9QQQz20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立刻、馬上。《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造齊都賦,一年乃成。復欲賦三都,……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Thumbnail
立刻、馬上。《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造齊都賦,一年乃成。復欲賦三都,……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Thumbnail
名豈威權著 百年亂世譜 一朝天子易 浮名那得顧 學庸2007.05.24/13:17 作品號03-0418-03
Thumbnail
名豈威權著 百年亂世譜 一朝天子易 浮名那得顧 學庸2007.05.24/13:17 作品號03-0418-03
Thumbnail
建安才七子 子建獨自負 七步詠成詩 憐傷洛神賦 學庸2006.10.18/14:37 作品號03-0336-03
Thumbnail
建安才七子 子建獨自負 七步詠成詩 憐傷洛神賦 學庸2006.10.18/14:37 作品號03-0336-03
Thumbnail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信可樂也。
Thumbnail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信可樂也。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文徵明《滕王閣序》,高清附釋文已編輯成冊頁 - 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culture/enlyjvr.html#amp_tf=%E4%BE%86%E6%BA%90%EF%BC%9A%251%24s&aoh=17076604789024&referrer=https%3A%2F%
Thumbnail
文徵明《滕王閣序》,高清附釋文已編輯成冊頁 - 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culture/enlyjvr.html#amp_tf=%E4%BE%86%E6%BA%90%EF%BC%9A%251%24s&aoh=17076604789024&referrer=https%3A%2F%
Thumbnail
過去的人說,時跟事是併記的,功與名是搭配的。然而名與事,是過去的賢者刻不容緩必須達成的。他們所制定的規範,因為在那個時代而有價值。留下來的名號,也是因為他們的功勞才千古不朽。 如果只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揚名一時身死名滅,那倒是讓君子們感到羞恥的事情。 所以達人鑽研大道,探索細微的事物,觀察天道的運
Thumbnail
過去的人說,時跟事是併記的,功與名是搭配的。然而名與事,是過去的賢者刻不容緩必須達成的。他們所制定的規範,因為在那個時代而有價值。留下來的名號,也是因為他們的功勞才千古不朽。 如果只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揚名一時身死名滅,那倒是讓君子們感到羞恥的事情。 所以達人鑽研大道,探索細微的事物,觀察天道的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