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中心化的全球化趨勢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包括退出多邊協定(如巴黎氣候協定、伊朗核協議、TPP)、發動貿易戰、削弱國際組織(如WTO與WHO)功能等作為,已對過去七十年來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體系造成嚴重衝擊。在其堅定的保護主義與孤立主義的驅動下,世界將不得不更認真地面對一個「沒有美國的全球化」時代。

這樣的全球化不是傳統意義下的斷鏈與退潮,而是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在沒有美國參與或領導的情況下,逐步建立新的合作機制與經濟秩序。這不僅是權力重心的轉移,更是全球治理模式的一次根本重構。


川普主義下的美國逐漸抽離國際舞台

川普主義的核心,在於對美國傳統建制派、全球自由主義與多邊主義的否定。他認為全球化讓美國承擔太多責任、損害本國利益。他對WTO嗤之以鼻,質疑北約價值,視氣候變遷為「中國騙局」,強調製造業回流與邊境封鎖。這一套「經濟民族主義」思維深受美國部分選民支持,特別是在受到全球化衝擊的鐵鏽帶地區。

川普主義下的美國逐漸抽離國際舞台,留出的權力真空為其他大國創造了機會。中國自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已在全球基礎建設、貿易與數位科技上建立龐大影響力。中國積極主導亞投行、RCEP等區域性機制,打造與西方主導機構競爭的全球治理體系。

另一方面,歐盟也因川普對北約的敵意與脫歐事件的刺激,開始強調「戰略自主」,在貿易、能源與科技等面向尋求去美國化。特別是在綠色轉型與數位規範上,歐盟力圖制定全球標準,以填補美國缺席的真空。例如,歐盟的《數位市場法》(DMA)與《數位服務法》(DSA)對科技巨頭的規範,正成為新興數位治理架構的典範。


全球南方的集體覺醒

川普發起的關稅貿易戰也將進一步刺激全球南方國家的結盟與自主性崛起。在美國對開發中國家援助、氣候資金與疫苗支援縮水的背景下,南方國家正尋求跳脫西方主導的發展模式。近年擴大的金磚國家(BRICS+)正是其中典型代表。沙烏地阿拉伯、阿根廷、衣索比亞等新成員加入後,其經濟總量已超過G7,並積極發展去美元化機制與區域金融合作體系。

這些國家並非全然反美,而是希望擁有更多制度選擇權與話語權。在川普治下,美國若放棄全球公共財的提供者角色,只會強化這些國家的集體行動動機,加速建立「非美中心」的全球互聯網路。


企業與市場的調整,全球供應鏈重構

企業界已深刻體認到,全球化再也不是單一中心主導的線性網絡,而是多重風險下的韌性系統。川普第一任期的貿易戰與疫情後的供應鏈危機,已促使企業加速布局「中國+1」、近岸外包與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面臨美國政府的貿易霸凌,企業將更積極擺脫對美市場與美國政策的依賴,轉而擁抱多元市場、建立區域供應鏈。

此外,川普對ESG與氣候變遷議題的不信任,也將迫使歐洲與亞洲企業建立自主標準體系,避免受美國國內政治風向牽制。例如,若美國退出碳關稅機制,歐盟與日本可能另起爐灶,形成全球綠色標準的多軌制度。


科技與網路秩序的分裂

川普政府嚴格限制中國科技公司,如華為、TikTok、微信等,並試圖建立「潔淨網路」。所謂的數位冷戰勢必升溫,全球網際網路將更加碎片化。美國可能進一步施壓盟國與合作夥伴選邊站隊,強化對中國技術的圍堵與管制。

但這也將反過來促使中國與全球南方國家開發自主科技生態系。從半導體、操作系統、雲端到AI模型,一個與美國主導體系平行的數位架構正在成形。例如,中國的鴻蒙系統、阿里雲、百度文心一言,已在亞非市場擴張。數位主權成為各國戰略議題,標誌著資訊全球化的終結與區域網路的興起。


軍事與安全的多極化

川普對北約的質疑與對亞洲安全承諾的不穩定,也可能導致盟邦加快軍事自主。歐洲國家將更依賴自身防衛資源,而日本與韓國也可能尋求更大的軍事自主權。中東與東南亞國家面對美國的不可靠性,則更傾向「戰略模糊」與多方平衡策略。

若美國在全球安全網中的地位削弱,可能促使區域性軍事聯盟與安全機制出現,如亞洲版的「小北約」、非洲或拉美的地區安全架構等。這些發展雖未必取代美國,但卻削弱其獨尊地位,形成真正的「去美國化」安全治理。


文化與價值的去中心化

全球化不只是貿易與資本的移動,更是價值與文化的輸出。美國長年透過好萊塢、矽谷與媒體在全球散播自由主義、個人主義與民主價值。然而,川普主義所呈現出的「反民主」、「反移民」、「排外民族主義」形象,正在削弱美國的道德光環與文化吸引力。

相對地,韓國文化(K-Pop、韓劇)、中國短影音、日本動漫、印度寶萊塢、非洲Afrobeats等地區文化正快速崛起。這些文化流動形式多元,不再由美國主導,也標誌著文化全球化進入多中心時代。


金融體系的去美元化風險

若川普以單邊主義方式頻繁濫用金融制裁、推動貿易保護主義、甚至干預聯準會操作,將進一步削弱美元的國際信任度。雖然美元霸權在短期內難以被完全取代,但人民幣、歐元、數位貨幣、區域清算機制的興起,都可能對美元地位構成長期威脅。

BRICS 成員國已開始探索以本幣結算的能源貿易機制,中國與中東國家的石油交易開始去美元化。若美國不再是全球金融規則的穩定器,其他大國與多邊機構將尋求分散風險與建立平行體系。


結語:新的全球化,不等於去全球化

在沒有美國的全球化的思維與趨勢下,世界確實將面臨美國領導力的削弱,甚至撤退。但這不代表全球化的終結。相反,全球化正在重組,從單一核心的「美式全球化」轉向多元節點的「後美國全球化」。這是一場制度創新與權力再分配的過程,帶來挑戰,也孕育新契機。

在沒有美國領導的情況下,世界會更複雜、更去中心化,也更難協調。但如果其他國家能夠以務實合作、制度創新與區域協調的方式因應挑戰,那麼這場看似混亂的「去美國化」浪潮,也可能催生出一個更加平衡與多元的全球秩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alen的書寫場
13會員
73內容數
在我的書寫日常中,一半是學術的縱深,一半是生活的呢喃。 產經趨勢、鏈上幻影、永續與數位治理,它們既是研究的課題,也是詩意的隱喻。 在這裡,文字不是解答,而是一面鏡子,提醒我們:現實與想像從不純粹分明。 若你願意,就和我一同穿行,在批判與靈感之間,尋找自己的迴聲。
Valen的書寫場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在AI與平台經濟快速崛起下,科技監管成為全球關注焦點。本文從歐盟重罰蘋果與Meta事件切入,剖析創新背後的風險與倫理挑戰,並比較歐美中台監管模式,提出「靈活、透明、共創」三原則。唯有讓制度與技術共舞,台灣才能打造信任導向的數位治理,實現創新與公平的雙贏。
2025/04/23
在AI與平台經濟快速崛起下,科技監管成為全球關注焦點。本文從歐盟重罰蘋果與Meta事件切入,剖析創新背後的風險與倫理挑戰,並比較歐美中台監管模式,提出「靈活、透明、共創」三原則。唯有讓制度與技術共舞,台灣才能打造信任導向的數位治理,實現創新與公平的雙贏。
2025/04/22
教育正迎來深層變革。AI 代理人與自學平台使知識獲取更即時、個人化,證照與作品集逐漸取代傳統學歷。台灣的大學院校面臨課程脫節、學習彈性不足與數位落差等挑戰,唯有轉型為認證機構、推動混合式學習、深化產學合作,方能持續發揮價值。未來的教育,將是開放、多元、以能力為核心的終身學習旅程。
Thumbnail
2025/04/22
教育正迎來深層變革。AI 代理人與自學平台使知識獲取更即時、個人化,證照與作品集逐漸取代傳統學歷。台灣的大學院校面臨課程脫節、學習彈性不足與數位落差等挑戰,唯有轉型為認證機構、推動混合式學習、深化產學合作,方能持續發揮價值。未來的教育,將是開放、多元、以能力為核心的終身學習旅程。
Thumbnail
2025/04/21
2025年,中美貿易競爭進入第二回合。對比川普1.0的關稅攻勢,川普2.0升級至港口費用、科技封鎖與地緣物流,卻重蹈節奏錯位、反應遲緩的覆轍。中國則從對等報復轉向非對稱反制與制度性重構,強化全球南方聯盟與數位主權。以動態競爭分析顯示,美國缺乏動態調整能力,中國則在節奏掌控上日益成熟。
Thumbnail
2025/04/21
2025年,中美貿易競爭進入第二回合。對比川普1.0的關稅攻勢,川普2.0升級至港口費用、科技封鎖與地緣物流,卻重蹈節奏錯位、反應遲緩的覆轍。中國則從對等報復轉向非對稱反制與制度性重構,強化全球南方聯盟與數位主權。以動態競爭分析顯示,美國缺乏動態調整能力,中國則在節奏掌控上日益成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川普主義的孤立與保護主義加速了全球「去美國中心化」趨勢。中國與歐盟積極填補美國退出的領導空缺,全球南方透過BRICS+與去美元化機制尋求制度自主,企業重構供應鏈以減少對美依賴。科技、文化、金融、軍事等領域出現多極化現象,標誌著「後美國全球化」的來臨,全球秩序進入一個更複雜但也更平衡的階段。
Thumbnail
川普主義的孤立與保護主義加速了全球「去美國中心化」趨勢。中國與歐盟積極填補美國退出的領導空缺,全球南方透過BRICS+與去美元化機制尋求制度自主,企業重構供應鏈以減少對美依賴。科技、文化、金融、軍事等領域出現多極化現象,標誌著「後美國全球化」的來臨,全球秩序進入一個更複雜但也更平衡的階段。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Thumbnail
今天訂戶直播將回顧先進國家如何從雷根時代為了挽救美國的製造業一直動輒連手干預美元匯率到柯林頓時代在財長魯賓的決定之下,決定改採強勢美元政策並決定放棄政府以釋放出各種訊號的方式來影響美元的匯率。到了911發生後,美國財政部是如何被賦予斷恐佈份子金流以阻止恐佈活動的重任而加速了美元的“武器化“...
Thumbnail
今天訂戶直播將回顧先進國家如何從雷根時代為了挽救美國的製造業一直動輒連手干預美元匯率到柯林頓時代在財長魯賓的決定之下,決定改採強勢美元政策並決定放棄政府以釋放出各種訊號的方式來影響美元的匯率。到了911發生後,美國財政部是如何被賦予斷恐佈份子金流以阻止恐佈活動的重任而加速了美元的“武器化“...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最近有一件事需要處理,優先度高於對於這個系列的維持。除此之外,最近的國隋情勢也進入一個低潮期,在這個虛假的穩定中很少東西能寫。年中預計恢復連載。
Thumbnail
最近有一件事需要處理,優先度高於對於這個系列的維持。除此之外,最近的國隋情勢也進入一個低潮期,在這個虛假的穩定中很少東西能寫。年中預計恢復連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