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頁在城市裡翻開,「共讀 · 未來」|2025新北閱讀節現場觀察】

【書頁在城市裡翻開,「共讀 · 未來」|2025新北閱讀節現場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書頁在城市裡翻開,「共讀 · 未來」|2025新北閱讀節現場觀察】


說在最前面,非常棒的展覽,超級推薦親子去!完全不用顧小孩,還有時間坐下來看書!!!是我看過最厲害的互動展區,真的跟書非常的親近,顛覆了我對圖書館的想像,時間只到5/2(五),錯過可惜!


raw-image


▍ 與書在街角不經意的重逢


你還記得上次走進圖書館,是為了什麼嗎?找一本書、找一段寧靜,還是找一種熟悉的日常節奏?有時候,我們以為閱讀是一個人的事,是在某個午後、某個窗邊,安靜地與世界保持距離。


圖書館,曾經是一個需要安靜、低聲、獨自閱讀的地方,但在新北閱讀節的展場裡,我發現,閱讀其實也可以像散步、像煮一壺水、像街角一場不經意的重逢——不預期,卻真實得讓人想留下來。


raw-image


走進這一屆的新北閱讀節,像是走進一本立體書,每一頁都藏著生活的風景與閱讀的可能。讓我重新思考圖書館的模樣——它不再只是知識的儲藏室,另一種可能——一個歡迎所有人落腳、停留、共感的所在。


raw-image


圖書館現在正轉身成為城市的大客廳。你不必正襟危坐,也不用預設知識的門檻,你只需要走進來——一張桌子、一段聲音、一張紙條、一個故事,就能讓閱讀重新發生。展覽的空間設計也別具心思:你可以使用螢光筆做筆記、在開放式書桌前討論閱讀感想、與身邊的人交換一本書的觀點。




▍ 把書安放在生活最頻繁的節奏


raw-image


從模擬新北市五股圖書館市場樓上的圖書館開始,書與菜籃、日常與故事緊密交織,展架上模擬家家酒的玩具能讓孩童體會市場的遊戲,旁邊擺放著料理相關的書籍、讓父母可以暫時歇息陪伴孩子的椅子,父母們都放下手機,一邊拿起書一邊跟孩子們遊戲,把閱讀安放在生活最頻繁的節奏裡。


raw-image


而「餐桌上的圖書館」讓人一邊聽著聲音翻動書頁,傳統的台式餐桌上可轉動的圓盤,鐵製的圓椅,讓大家回到小時候大家族一同用餐的歡快。

餐桌擺設了地球儀跟香料、擺上餐盤,螢光筆取代筷子,選書是各國料理,歡迎大家用螢光筆在書上畫線,並用桌上的錄音機錄下自己喜歡的段落,跟陌生的人共同朗讀一本書,感覺文字像一道道家常菜餚,每個人的感動在聲音中一起慢慢熬煮。




▍ 老幼共讀展區:生命的換位思考


raw-image


而最觸動我的是模擬老幼共讀的展區,小朋友的玩具與長者的體驗器共存於同一空間。戴上模擬耳罩,體會聽力衰退的狀況,穿上負重的背心與綁腿沙袋,感受到老化後的歲月沉重——這裡不是展覽,是一次生命的換位思考,一場安靜卻深刻的閱讀教育:讓我們理解他人,也理解未來的自己,閱讀,是一種彼此陪伴。


raw-image


轉角處,是我最不想離開的地方:三重黑膠工業的記憶化為展覽重現,唱片架結合書架擺放與音樂相關的書籍,可以戴上耳機閱讀,享受一個人不被打擾的時光。


raw-image


唱機裡的老黑膠唱片旋律像是在告訴我們——閱讀,不只是翻書,也可以是聽音樂、感受歷史、想像未來。


raw-image




▍ 閱讀正在發生:寫給未來的圖書館


raw-image


展覽設計處處可見用心:開放式書桌、可以自由書寫的筆記空間、鼓勵討論與交換的閱讀角。這裡不要求你安靜,反而希望你說出自己的閱讀、生活與感受,溫柔地把書擺進了生活——不分年齡,不分背景,你會自然而然地,想翻開書頁,或坐下來聽一段故事。


這裡沒有「安靜請勿喧嘩」的標語,有的是生活化、共享化的氛圍。圖書館不再只是藏書之地,而是裝載人與人之間理解與交流的場域。不論你是來找書、找人、還是找生活的節奏,這裡都有一個角落為你預留。


新北閱讀節,像是一座城市與圖書館共同書寫的續章。而這一頁,邀你一起翻開,一起共讀、期待未來的圖書館。


有小孩的你絕對不能錯過!現場超友善親子空間,讓大人小孩都能自在閱讀。tag 一位需要喘口氣的爸媽,一起去現場充電吧!


◍ 展覽|「共讀 · 未來」主題展覽

◍ 活動時間|4月19日(六)至5月2日(五)9:00-18:00

◍ 活動地點|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

◍ 主辦單位|新北市圖書館

61號)

◍ 更多資訊:https://www.library.ntpc.gov.tw/singlehtml/ActvInfo?cntId=56758515d4fb4219a81fadb632e672c8#gsc.tab=0

#2025新北閱讀節 #閱讀推薦 #展覽推薦 #親子共讀 #親子共遊 #圖書館 #新北市圖書館 #老少咸宜 #黑膠 #展覽 #展覽空間 #建築

avatar-img
安博是個文藝半熟少女~⸜( ˶'ᵕ'˶)⸝
114會員
130內容數
雜讀者,不評論書籍,單純紀錄(極私人)閱讀感受,對象有時真實、有時虛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集結22位藝術家近百件作品,藉由傳統園林學中的「透景線」佈局概念,以生機萬物與崇偉自然的「遠景」,平視歷史進程、地景變遷、族群認同之「中景」,最後回到內在衝突、夢靨、妄念與慾望等「近景」,意識形態濃厚的策展,雖然概念我並不十分理解,但有好幾件藝術作品都讓我覺得十分驚豔,從頭到尾仔細的觀看了兩次。
【展覽_謝德慶「打卡」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 我在生命的許多方面都如此努力工作,但我仍然感覺這不過是在浪費時間。在我的藝術中,我將它顛倒過來。所以,你可以瞭解為何我在創作中維持長的持續時間的狀態。我必須要讓時間浪費掉,以便證明我有多努力。
音樂是你的生活,你的經驗,你的智慧,如果不生活在其中,你演奏不出你要的音樂。 _咆勃爵士樂先鋒,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Charlie "Bird" Parker)
集結22位藝術家近百件作品,藉由傳統園林學中的「透景線」佈局概念,以生機萬物與崇偉自然的「遠景」,平視歷史進程、地景變遷、族群認同之「中景」,最後回到內在衝突、夢靨、妄念與慾望等「近景」,意識形態濃厚的策展,雖然概念我並不十分理解,但有好幾件藝術作品都讓我覺得十分驚豔,從頭到尾仔細的觀看了兩次。
【展覽_謝德慶「打卡」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 我在生命的許多方面都如此努力工作,但我仍然感覺這不過是在浪費時間。在我的藝術中,我將它顛倒過來。所以,你可以瞭解為何我在創作中維持長的持續時間的狀態。我必須要讓時間浪費掉,以便證明我有多努力。
音樂是你的生活,你的經驗,你的智慧,如果不生活在其中,你演奏不出你要的音樂。 _咆勃爵士樂先鋒,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Charlie "Bird" 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