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大核心職能
1 品牌策略 (Brand Strategy)
‑ 定義品牌定位、價值主張與識別系統‑ 制定全年品牌溝通主軸
常見績效指標:品牌知名度 、品牌偏好
2 行銷企劃 (Marketing Planning)
‑ 年/季/月度行銷曆與預算配置
‑ 數位/實體活動整合
常見績效指標:目標完成率 (OKR)、ROI、專案時程
3 內容行銷 (Content Marketing)
‑ 內容策略、主題企劃
‑ 圖文、影音、Podcast、電子書製作
常見績效指標:觸及 (Reach)、內容互動率、SEO 排名
4 社群經營 (Social Media & Community)
‑ 粉專/IG/TikTok/論壇貼文
‑ 社群互動、客服、KOC 經營
常見績效指標:粉絲成長、互動率、社群口碑
5 成效投放 (Performance Marketing / Paid Media)
‑ Google Ads、Meta Ads、Programmatic DSP
‑ 受眾分群、素材 A/B Test
常見績效指標:CPA、ROAS、轉換率、LTV
6 SEO/SEM
‑ 關鍵字研究、站內外優化、技術 SEO
‑ 搜尋廣告帳戶維運
常見績效指標:自然流量、CVR、Quality Score
7 行銷自動化 & CRM
‑ EDM/LINE OA/推播流程設計
‑ 萬用人群 (Segment) 與 RFM 分析
常見績效指標:開信率、點擊率、再購率、客戶留存
8 數據分析 & 成效優化 (Analytics & CRO)
‑ GA4/Amplitude/Looker Studio 報表
‑ 漏斗分析、A/B Test、用戶旅程
常見績效指標:CAC↓、Retention↑、盈利率
9 產品/成長行銷 (Product / Growth Marketing)
‑ 功能上線推廣、Referral 機制設計
常見績效指標:DAU/MAU、Feature Adoption、活躍成長率
10 公關 & 影響者 (PR & Influencer / KOL)
‑ 媒體關係、新聞稿、KOL 合作
‑ 活動曝光、議題操作
常見績效指標:媒體聲量、Earned Media Value、關鍵字熱度
上述 1‑4 是「數位行銷」;5‑9 則歸為廣告投放、SEO、數據分析。
***
二、行銷流程
👑市場洞察 & 目標設定
‑ Desk research、用戶/競品分析、SWOT
‑ 設定 SMART 目標與關鍵成果 (KR)
👑受眾分群 & 客戶旅程 (Persona / Journey Mapping)
‑ Demographic、Psychographic、行為數據
‑ 決策漏斗 (AIDA / See‑Think‑Do‑Care)
👑策略 & 創意發想
‑ 核心訊息、Big Idea、內容/渠道矩陣
‑ 設計 KPI 與量測框架 (Measurement Framework)
👑內容製作 & 媒體規劃
‑ 內製或外包:文案、設計、影片、互動網頁
‑ Owned / Paid / Earned / Shared media 分配
👑廣告投放 & 自動化流程上線
‑ 建立 Campaign 結構、像素與追蹤事件
‑ Marketing Automation:觸發條件、再行銷
👑監測 & 優化 (Run → Learn → Iterate)
‑ 即時監控儀表板、A/B/C Test
‑ 調整受眾出價、素材、落地頁 (Landing Page)
👑結案與知識沉澱
‑ 報告:達標情況、學習心得、下次改進建議
‑ 數據入庫、建立 Playbook / SOP
***
三、數位行銷人需要的「硬技能 + 軟實力」
硬技能:Google Analytics 4、Meta/Google Ads 管理、SQL/Looker Studio、Excel/Python、SEO 工具 、A/B Testing 平台、Marketing Automation 、簡報與專案管理 (Notion)
軟實力:所有傳統行銷的能力,結構化思考、故事化溝通、敏捷專案管理、跨部門協作、數據分析等
職涯前期:
👑累積可量化作品:Side Project 做內容或投放,拿真實數據說話。
👑選定位:先決定要「廣」(全方位行銷) 還是「深」(SEO、投放、數據);再朝該職能累積案例。
👑關注工具演進.
願你在這片「量化+創意」交界的戰場,既能用數據說服人,也保留講故事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