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遇到的是魔術師,不是劍仙
作者:老衲
上次看到李治中博士說:「我是兼職在闢謠,可別人卻是全職傳播(癌症)偽科學。」忽然感到心有戚戚焉。
是啊!如老衲這般真正的武術愛好者,多半是兼職在對中國武術闢謠;可網路上、暗地裏有一大群不知安啥心的閒人愚人蠢人笨人壞人們,卻是在全職傳播(武術)偽科學。
對中國武術打假,是多麼浩大的工程,又豈是徐曉東一個人幹得過來的?
針對中國武術的造謠,多得二十一根指頭數也數不過來,只能從影響較大的來說一說。
其中對於中國武術最大的幾個謠言,可以排進前三名的,要屬「南懷瑾遇劍仙」這個故事了。
南懷瑾何人也?相信不需要老衲多加介紹,南老是名人,是大師,是文化傳播者,是佛教老居士;據說,還是一個多年不戒菸、因為怕一戒菸就入定的忠實老菸槍。
南老寫過一個很有名的故事,說他曾在川中奇山鵠*鳴山中(鵠者天鵝也,鵠音谷),遇過劍仙,並說那劍仙可以以指發劍光,隔空擊斷老松樹(怪怪!身負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與七傷拳的張無忌,都需要連擊幾拳方能斷樹),其劍仙大弟子還可以「以鼻吼氣,使山間土塵飛揚」云云。
這段故事經過多年與多人的轉載,儼然成為中國武術與道術之神妙的「明證」;但其實,任何腦袋正常且稍具現代科學常識的人都能判斷出,這事有貓膩。
甚麼貓膩呢?以老衲的判斷,南懷瑾遇到的人,不是劍仙,也不是甚麼武功高手,而是魔術師。
要說起魔術師這個行當,諸位莫要以為那是一個洋人玩意;其實魔術在中國的起源非常早,印象中約莫唐太宗的年代,魔術便從西域絲路傳入,那時候的胡人魔術師,就可以表演「五馬分屍」、「上天偷桃」、「種梨得果」、「五鬼搬運」等等。
彼時,魔術還不叫做魔術,而叫作「把戲」;而這「把戲」後來又與道教合流,而成了某部分的「道術」。
是的,部分的道術,其實只是把戲(魔術)而已,所謂的甚麼吞火上刀、手入油鍋、隔空抓藥、金籤換瓶等等「道法」,其實在魔術界行家看來,那通通都是笑掉人大牙的小把戲。
另一個把戲與道法合流的明證,就是中國自古以來,把戲門的傳承者,拜的祖師爺都是呂洞賓。
這其中代表著甚麼?大夥自個兒想想,看破,但不一定要說破。
說到「把戲」的傳承,其實中國自古以來行走江湖的賣藝人,多多少少都有參和一點;鶚老師蒐羅奇書無數,曾有過一本「把戲門」的門內秘笈,手抄毛筆字線裝七大冊,裏頭詳詳細細的記載把戲門的大中小幾百種把戲(魔術)。
鶚老師當年說:這「把戲門」在中國向來是絕密的一門,可是傳人大多流落江湖,疾貧纏身,很是可惜;其中許多不肖弟子不把「把戲」當「把戲」,而把「把戲」與騙術、道術結合,並以此框人,很是缺德。
鶚老師當年疼徒弟,說看老衲一臉開門傻,說俺這人甚麼都好,就是智商欠缺、情商不足,太容易相信人,也太容易給人騙;所以後來將這本把戲門的秘笈硬塞給老衲,讓老衲回去好好讀讀,以免將來行走江湖,給人忽悠。
(又及,「把戲門」中有若干文識通達者,曾將「把戲門」改為「百戲門」,頗有味道,一下子將門面拔高不少。)
不過老衲這本把戲秘笈,後來送給一位從事魔術師的老友;那位魔術師老友在魔術圈大大有名,俺可不敢寫出他老人家的名諱,暫以魔術師三字代稱便算。
記得有次老衲有個同事,久病纏身,去求教密宗上師;該上師囑以「煙供」,同事繳完錢後,當場看到上師施法煙供之神奇,說煙供那煙彷彿有人性,可以隨法變化等等。
老衲那時年輕氣盛,不信邪,聽同事說完一回頭便打給在國外商演的魔術師老友,問他說,這密宗煙供有如此如此效果,是否魔術也可以做到?老友笑說:「起碼有十種方法以上!」隨後一一詳細說明,聽得老衲瞠目結舌,又是舌橋不下。
(說起老衲的這位魔術師老友,傳奇故事可以說上三天三夜,他長年在國外充當知名魔術師的智囊,腦袋裏忘記的魔術比一般人一輩子看過的還多!)
(科普一下以免許多麻瓜不知道:一般在檯面上做商業表演的魔術師,其表演的魔術項目與效果,大多不是自己發想的;而是由背後聘僱的「智囊團」幫忙想的,所以許多名震天下的魔術師,其實只是個很好的「魔術表演者」而已;未必是一個很好的「魔術發想者」。)
(隨便說說魔術師老友的一次國外經歷,在某場合,他碰巧遇上大衛考柏菲 David Copperfield 的魔術智囊,兩人為了搶某件案子,還做了一次魔術上的比試;)
(魔術師之間如何比試呢?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請公正的第三方魔術師出題,出一個魔術史上還未曾被發明過的效果,然後讓兩方魔術師各自發想,看誰能搶先做出來這個效果。)
(魔術師老友那次被考的題目是:走進一家步槍量販店,然後在不碰到槍櫃與店員的狀況下,將鎖在保險箱中的子彈,變進去掛在展示木板上的步槍中,並讓步槍自動擊發!)
(後來當然是魔術師老友贏了,是他人生中津津樂道的一件傳奇故事!)
(關於魔術師老友的故事,與老衲如何結識他,兩個人又曾經一起做過甚麼冒險等等,有機會再寫出來。)
(當然,套一句衛斯理先生的話:括號中的話皆與本文無關,可以掠過不看!)
扯遠了,說回正題。
南懷瑾述說的劍仙,光是可以隔空斷樹這一項效果,那早已遠遠超過正常武功的範疇,而進入了魔術領域;但若要論「魔術」,那麼比這個更神奇十倍的效果,在魔術師手上也是能輕易做來,而非干武功、甚至道功甚麼事。
當然,南懷瑾之所以看不透把戲與魔術,自然有他時空背景的侷限,而不能苛責他老人家以訛傳訛。
但在這二十一世紀如此科技發達的現代,還相信這些事情,不是腦殘,就是騙子。
在民智已開的時代,不論是要討論傳統武術、還是道功玄學,我們都應該以更實事求是,更經得起檢驗的方式來進行。
釋迦摩尼佛曾說過要人不妄語,不顛倒虛實,不未得言得未證言證云云,老衲想:世尊如果仍在世,肯定也會肯定俺這一破除世人虛妄的態度的。
#南懷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