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祈父之什

《小雅》祈父之什

雷冥-avatar-img
發佈於詩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0 分鐘

《祈父》


1. 原文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轉予于恤、靡所底止。

祈父、亶不聰。胡轉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2. 注釋


1. 祈父:人名,為當時王室的權臣或將領。



2. 予王之爪牙/爪士:我是王的爪牙(喻忠心的臣子)/爪士(意同爪牙,軍士或幫手)。



3. 胡:何,為何。



4. 轉予于恤:使我陷於憂患。



5. 靡所止居/底止:無處可居/無處可依。



6. 亶:實在,表示強調。



7. 不聰:不聽忠言。



8. 有母之尸饔:「尸」指祭祀時代表祖先接受祭品的人;「饔」指準備飯食。整句形容自己如同負責祭祀與飯食之人,卻不能自保,境況淒涼。




3. 白話文


祈父啊,我曾是國君忠誠的爪牙,為什麼你反而讓我陷入困苦,無處安身?

祈父啊,我是國君忠誠的戰士,為什麼你把我推向憂患,讓我無所依歸?

祈父啊,你真是不願聽忠言,為什麼你要讓我陷於困境?我如今如同只為人奉祭與炊食的母親般,無力自存。


4. 總結


詩人抒發了對權臣祈父的不滿與控訴,自己忠於國君卻遭人陷害、被排擠至困厄之地,感慨命運無常與忠而被誤的悲哀。


啟示


忠臣不一定得善報,現實往往不公


有權者若不聽諫言,必導致民怨四起


世人應防範濫權者,保護忠良之士





《白駒》


1. 原文


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所謂伊人、於焉逍遙。

皎皎白駒、食我場藿。縶之維之、以永今夕。所謂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駒、賁然來思。爾公爾侯、逸豫無期。慎爾優游、勉爾遁思。

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


2. 注釋


1. 皎皎白駒:潔白的駿馬,喻指俊秀之人。



2. 食我場苗/藿:吃我田裡的苗/豆葉,象徵侵入、引起注意。



3. 縶之維之:縛住它、繫住它,表示挽留或招待。



4. 以永今朝/今夕:希望能留住,度過這一早晨/晚上。



5. 伊人:那個人,指心儀之人或賓客。



6. 逍遙/嘉客:自在地停留/可敬的客人。



7. 賁然來思:迅速地前來。



8. 爾公爾侯:你這樣尊貴的人(帶點譏諷語氣)。



9. 逸豫無期:安逸享樂沒個盡頭。



10. 優游/遁思:懈怠/逃避現實的想法。



11. 空谷:空曠的山谷,象徵孤高隱居之地。



12. 生芻:新割的青草。



13. 如玉:形容人品潔白美好。



14. 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不要你說話好聽卻心懷他意。




3. 白話文


潔白的駿馬來吃我田裡的苗,我將它捆縛繫住,想讓這個早晨久些停留。那位心儀之人,就在這裡悠然徘徊。

潔白的駿馬又來吃我田裡的豆葉,我再將它繫住,願能共度這個晚上。那位可敬的賓客,就在此受到款待。

潔白的駿馬飛奔而來,你這尊貴之人,卻只知安逸享樂,無止無休。請你不要再優閒度日,應當努力思索未來。

潔白的駿馬現身在空曠山谷,一束青草送給他。這人品貌如玉。不要只說些動聽的話,卻心懷疏遠。


4. 總結


詩中藉「白駒」象徵來訪或理想之人,先是讚賞與留戀其來訪,後則轉為批評對方安逸怠惰、不思進取,最終呼籲其真誠而非虛偽地與人交往,充滿感慨與警醒。


啟示


對人的期待應建立在實質交往上,而非虛幻印象


人生應把握時機,不可沉迷逸樂


真誠待人遠勝於華麗言語




《黃鳥》


1. 原文


黃鳥黃鳥。無集于穀。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歸。復我邦族。

黃鳥黃鳥。無集于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旋言歸。復我諸兄。

黃鳥黃鳥。無集于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旋言歸。復我諸父。


2. 注釋


1. 黃鳥:指黃雀或黃鶯,詩中象徵寄語、喻思。



2. 無集于穀/桑/栩:不要停在我的谷地/桑樹/栩樹上。



3. 無啄我粟/粱/黍:不要啄食我的糧食(粟為小米,粱為高粱,黍為黍米)。



4. 此邦之人:這地方的人。



5. 不我肯穀:不願善待我、不願施恩於我。



6. 不可與明:無法講理、不可溝通。



7. 不可與處:難以相處,無法共處。



8. 言旋言歸:想要回去,回到故鄉。



9. 復我邦族/諸兄/諸父:回到我原本的宗族/兄弟/父族。




3. 白話文


黃鳥啊黃鳥,不要飛來停在我穀地,不要來啄食我的粟米。這地方的人不願善待我,我想回去了,回到我原本的族裔。

黃鳥啊黃鳥,不要停在我的桑樹上,也不要啄我辛苦種的高粱。這裡的人根本無法講理,我想回去了,回到我的兄長那裡。

黃鳥啊黃鳥,不要飛來栩樹上歇息,也不要來吃我的黍米。這裡的人讓人難以相處,我想回去了,回到我父族那裡。


4. 總結


這組詩透過黃鳥為象徵,抒發對異鄉人情冷淡的失望與孤苦,並表達對家鄉親族的思念與歸返的渴望,語言直白,情感深沉。


啟示


異鄉難容,最溫暖的往往是家與親人


人際難處之時,退守故土亦是一種抉擇


體恤外來者的不易,也是一種仁德




《我行其野》


1. 原文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爾居。爾不我畜、復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爾宿。爾不我畜、言歸思復。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舊姻、求爾新特。成不以富、亦祇以異。


2. 注釋


1. 我行其野:我在郊野中行走。



2. 蔽芾其樗:樗樹枝葉茂密,形容景色茂盛,也象徵失落的心境。



3. 昏姻之故:因為婚姻的關係(舊日親家)。



4. 言就爾居/宿:說是要來依靠你而居住/暫宿。



5. 爾不我畜:你卻不願收留我。



6. 復我邦家/言歸思復:我要回到自己的族人家鄉/想回故土,重新開始。



7. 言采其蓫/葍:說是來採摘蓫草/葍草,實為借景抒情。



8. 不思舊姻:你不念舊情。



9. 求爾新特:只想追求新的人、新關係。



10. 成不以富、亦祇以異:結親不是因為富貴,只是因為新奇與不同。




3. 白話文


我走在野外,看那枝葉茂盛的樗樹。因為昔日的婚姻關係,我想來投靠你。但你不肯接納我,我只得回自己的家鄉。

我走在原野上,說是來採蓫草。因為舊日親家關係,我想在你這裡暫住。你卻不肯收留我,我只好打算回家,重新開始。

我走在田野間,說是來採葍草。你不思舊情,只想尋找新的對象。你結親不是因為富有,而只是圖個新奇。


4. 總結


這三段詩歌透過反覆的野行與採草,映照出主角對舊日姻親關係的失落與心酸。從期望依靠,到失望離去,再到看清對方追新棄舊的本質,情感層層遞進,感人至深。


啟示


舊情難留,世情冷暖令人心酸


人心貪新厭舊,終究虛浮不實


面對冷漠與拒絕,回歸本心與故土是堅強的選擇




《斯干》


1. 原文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

似續妣祖、築室百堵、西南其戶。爰居爰處、爰笑爰語。

約之閣閣、椓之橐橐。風雨攸除、鳥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翬斯飛、君子攸躋。

殖殖其庭、有覺其楹、噲噲其正、噦噦其冥、君子攸寧。

下莞上簟、乃安斯寢。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

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2. 注釋


1. 秩秩斯干:水流清澈有序,象徵祥和有序的家道。



2. 幽幽南山:遙遠靜謐的南山,象徵穩固長久。



3. 如竹苞如松茂:如竹叢生、如松繁盛,比喻兄弟繁盛興旺。



4. 式相好:彼此和睦相處。



5. 無相猶:不互相猜疑。



6. 似續妣祖:如同繼承祖先遺業。



7. 築室百堵:築起百堵之牆,象徵家業興盛。



8. 西南其戶:住宅面向西南,是理想的方向。



9. 約之閣閣、椓之橐橐:建屋時樑柱扣合聲音象聲詞,形容建造過程有序堅固。



10. 攸除/攸去/攸芋:表示去除風雨、鳥鼠棲息、人君安居。



11. 如跂斯翼等:比喻建屋井然、居者如飛鳥上升,比喻吉祥。



12. 殖殖其庭:庭院整齊。



13. 有覺其楹:柱子鮮明可見。



14. 噲噲/噦噦:形容建築端正、堂室幽深。



15. 下莞上簟:下鋪香草蓆,上鋪細竹席。



16. 乃占我夢:夢後進行占卜。



17. 熊羆虺蛇:古人認為熊羆為男子之祥,虺蛇為女子之祥。



18. 載寢/衣/弄:安置睡處、穿上衣物、給予玩具。



19. 朱芾斯皇:朱色衣裳鮮明,象徵男子尊貴。



20. 無非無儀:女子柔順有禮。



21. 唯酒食是議:婚嫁議事。



22. 無父母詒罹:不使父母憂患。




3. 白話文


清澈的溪水流淌,南山靜靜矗立。兄弟們像竹松一般興盛,彼此和睦友好,不互相猜疑。

這正是延續祖宗家風,築起堅固房屋,坐西南朝向,安居其中,歡笑談話。

構架整齊,柱樁穩固,風雨可以阻擋,飛禽走獸不侵,君子安然居住。

像鳥兒展翅飛翔,像箭矢筆直迅疾,家宅和樂,君子得以提升。

庭院整潔,柱子高大,屋宇端正,廳堂寬敞,是君子安寧之所。

鋪上莞蓆與竹席安然就寢,夢醒後占卜夢象。若夢見熊羆,為男子之祥;夢見虺蛇,為女子之祥。

占卜得男子,安置床鋪,穿戴衣裳,玩弄璋玉,啼哭聲響亮,朱衣顯赫,家族之主。

占卜得女子,安置睡地,穿上衣物,玩瓦器,柔順有禮,以酒食籌婚,不使父母擔憂。


4. 總結


此詩從描寫兄弟和睦、家宅興盛,到婚姻生育,鋪陳出理想家族的樣貌。既歌頌祖德家風,又展現生息繁衍的喜悅與願景,是一首頌揚家庭幸福與社會秩序的詩。


啟示


家族和睦是幸福生活的根基


延續祖業須靠後代同心協力


男女人丁興旺,是家道興盛的象徵


家庭應成為人們安心立命之所




《無羊》


1. 原文


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

或降于阿、或飲于池、或寢或訛。爾牧來思、何蓑何笠、或負其餱。三十維物、爾牲則具。

爾牧來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麾之以肱、畢來既升。

牧人乃夢、眾維魚矣、旐維旟矣。大人占之、眾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溱溱。


2. 注釋


1. 誰謂爾無羊:誰說你沒有羊?



2. 三百維群:你有三百隻羊成群。



3. 九十其犉:你有九十頭小牛。



4. 濈濈/濕濕:形容羊角油亮、牛耳濕潤,象徵健康。



5. 降于阿:下到山坡。



6. 飲于池:在池邊飲水。



7. 或寢或訛:或躺或遊戲。



8. 蓑/笠/餱:雨衣、斗笠、乾糧。



9. 三十維物:三十種祭祀用品。



10. 爾牲則具:你所需的祭品俱備。



11. 以薪以蒸:備柴火與蒸煮工具。



12. 以雌以雄:牲畜雌雄皆備。



13. 矜矜兢兢:小心謹慎。



14. 不騫不崩:不亂跑不摔倒。



15. 麾之以肱:揮臂引導牠們。



16. 畢來既升:牲畜全數進入祭壇。



17. 眾維魚矣:夢見許多魚。



18. 旐維旟矣:夢見許多旗幟。



19. 室家溱溱:家室和樂繁榮。



20. 實維豐年:這是豐收的兆頭。




3. 白話文


誰說你沒有羊?你的羊群足有三百隻;誰說你沒有牛?你的小牛也有九十頭。你家的羊來了,羊角又亮又濕;你家的牛來了,牛耳濕潤光潔。

有的下山坡,有的在池邊喝水,有的躺著、有的玩耍。牧人穿著蓑衣戴著斗笠,有的背著乾糧。三十樣的祭品物資,你所需的牲畜都準備齊全。

牧人來了,帶著柴火與蒸鍋,雌雄牲畜都在。你的羊小心謹慎地前來,不亂跑、不摔倒。揮動手臂一招呼,全都順利上到祭壇。

牧人夢見許多魚、許多旗幟。大人為他解夢:魚象徵豐收之年,旗幟象徵家室興盛昌隆。


4. 總結


這首詩頌揚了畜牧生活的富足與秩序,呈現牧人辛勤勞作、牲畜繁盛、祭祀周備的景象。最後以吉夢預兆豐年與家室和樂,充滿對未來的祝願。


啟示


勤奮經營可得物產豐足


有序規劃與細心照料是成功關鍵


夢象與心願結合,寄託對豐收與和樂的希望




《節南山》


1. 原文


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節彼南山、有實其猗。赫赫師尹、不平謂何。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民言無嘉、憯莫懲嗟。

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師。

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無小人殆。瑣瑣姻亞、則無膴仕。

昊天不傭、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屆、俾民心闋。君子如夷、惡怒是違。

不弔昊天、亂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寧。憂心如酲、誰秉國成。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

方茂爾惡、相爾矛矣。既夷既懌、如相醻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寧。不懲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誦、以究王訩。式訛爾心、以畜萬邦。


2. 注釋


1. 節彼南山:對照那高峻的南山。



2. 赫赫師尹:顯赫的師氏與尹氏,當時掌權的大臣。



3. 憂心如惔:內心憂慮如火灼。



4. 國既卒斬:國家已經敗亡。



5. 實其猗:果實纍纍貌。



6. 瘥:災病。



7. 憯莫懲嗟:悲傷痛惜卻無人警惕。



8. 維周之氐:為周之根本。



9. 天子是毗:協助天子。



10. 空我師:使我國空虛無力。



11. 式夷式已:能夠平和自守。



12. 膴仕:高位的官職。



13. 鞠訩:大亂。



14. 闋:止息。



15. 酲:宿醉未醒,喻心神困頓。



16. 蹙蹙:心情憂悶。



17. 相爾矛矣:彼此對立如用矛相向。



18. 如相醻矣:好像在互相酬應,暗諷表面和氣。



19. 覆怨其正:推翻正道,反受怨恨。



20. 作誦:作詩。



21. 以畜萬邦:以安養天下萬國。




3. 白話文


對照那高峻堅實的南山,如今權勢赫赫的師氏與尹氏,百姓無不仰望你們。然而我心憂傷如火灼般,連隨便談笑都不敢。國家已然敗亡,怎能不引以為戒?

南山果實纍纍,但師尹這樣顯貴卻行事不公,到底是為什麼?天降災疫,喪亂四起,百姓無人稱善,只剩痛苦與嘆息。

尹氏是周王室的根基,把握治理權柄,是四方的依靠,是天子的輔佐,使人民不至迷惘。如今不敬昊天,怎能讓國家不空虛?

不親身施政,百姓不信;不問民情、不任官職,不要欺罔有德之人。應該守禮平和,不容奸邪小人;結黨營私者不應居高位。

上天不施仁慈,降下極大災亂;上天不賜恩惠,導致重大罪戾。君子若臨政,能使民心得安;君子若寬和,惡怒就能遠離。

不敬昊天,天下大亂無定;時序逆亂,百姓不安。內心愁苦如醉未醒,究竟誰能掌政成功?若不親政,終究讓百姓疲憊不堪。

駕駛那四匹壯馬,四馬挺直有力;我環視四方,卻發現無處可奔。

正當你惡行滋長,卻彼此虛偽周旋,表面歡和,其實彼此敵對。

上天不公,我王也不得安寧。不能反省自己的心,卻怨恨正直之人。

我父親作詩,是為揭示君上的亂行,藉此撥正你們的心思,好使萬國得以安養。


4. 總結


這首詩是一首政治諷刺詩,批判執政大臣師尹的專橫與不作為,對國政敗壞、百姓疾苦發出沉痛控訴。詩人表達了對失德政權的悲憤與對理想君子的渴望,並藉父親作詩的傳統來寄託正義之聲。


啟示


為政者應親民務實,不能虛位高居


權貴若失德,將導致國亂民怨


上位者須自省內心,不可推責於外


忠言逆耳,卻是安邦治國的根本




《正月》


1. 原文

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民之訛言、亦孔之將。念我獨兮、憂心京京。哀我小心、癙憂以痒。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後。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

憂心惸惸、念我無祿。民之無辜、并其臣僕。哀我人斯、于何從祿。瞻烏爰止、于誰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視天夢夢。既克有定、靡人弗勝。有皇上帝、伊誰云憎。

謂山蓋卑、為岡為陵。民之訛言、寧莫之懲。召彼故老、訊之占夢。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維號斯言、有倫有脊。哀今之人、胡為虺蜴。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扤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則、如不我得。執我仇仇、亦不我力。

心之憂矣、如或結之。今茲之正、胡然厲矣。燎之方揚、寧或滅之。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終其永懷、又窘陰雨。其車既載、乃棄爾輔。載輸爾載、將伯助予。

無棄爾輔、員于爾輻。屢顧爾僕、不輸爾載。終踰絕險、曾是不意。

魚在于沼、亦匪克樂。潛雖伏矣、亦孔之炤。憂心慘慘、念國之為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殽。洽比其鄰、昏姻孔云。念我獨兮、憂心慇慇。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穀。民今之無祿、天夭是椓。哿矣富人、哀此惸獨。


2. 注釋


1. 繁霜:霜雪繁多,象徵嚴寒或苦難。



2. 訛言:虛假或惡意的話語。



3. 京京:心情沉重的樣子。



4. 癙憂:積聚的憂愁。



5. 瘉:康復、安樂。



6. 莠言:壞話。



7. 惸惸:孤單無助的樣子。



8. 祿:俸祿,指生活所需的資源。



9. 視天夢夢:看天模糊不清,象徵迷茫。



10. 靡人弗勝:沒有人不承受痛苦。



11. 倫:法度、規範。



12. 脊:比喻中正的品行。



13. 虺蜴:毒蛇蜥蜴,比喻人之邪惡。



14. 菀:茂盛。



15. 扤:打擊、逼迫。



16. 仇仇:憤怒貌。



17. 燎:火勢。



18. 褒姒:周幽王寵妃,引起亡國之因。



19. 輔、輻:車軸兩側之部件,比喻輔佐者與助力。



20. 炤:照耀,這裡指逼視。



21. 嘉殽:美味食物。



22. 蔌蔌:糧食豐收聲。



23. 佌佌:屋舍多的樣子。



24. 哿矣:快樂貌。



25. 惸獨:孤苦無依者。



26. 天夭是椓:比喻天災降臨是對人們的懲罰。




3. 白話文

正月霜雪繁密,我的心充滿憂傷。百姓的流言蜚語,也實在太過了。想到我孤獨一人,心中憂愁沉重。哀憐我內心膽怯,憂患讓我內心如癢難忍。

父母生下我,為何使我受苦?既不把我放在前,也不放在後。好話從人口出,壞話也是如此。心愁日益加深,因此常遭羞辱。

心中苦悶孤單,想到我毫無俸祿。百姓無辜連帶臣僕也一同受難。可憐我們這些人,從哪裡能求得俸祿?望著那烏鴉停棲,不知它歸宿誰家。

遠望中間林地,收集柴薪與蒸料。百姓如今疲困不堪,仰望天色迷迷茫茫。已經努力奮戰而得安定,沒有人能倖免於苦。高高在上的天帝,誰說祂會憎惡我?

說高山變得低矮,變為岡陵起伏。百姓的謠言,難道沒人來懲罰?召來那年高德劭者,詢問占夢之意。他們都說我是聖人,但誰能分辨鳥的雌雄?

說天那麼高,我不敢不謹慎;說地那麼厚,我不敢不小心行走。這些呼號之言,有倫理有骨氣。可悲今日之人,為何變得像毒蛇蜥蜴一樣?

望著山坡農田,那裡的豆草茂密。上天壓迫我,好像無法戰勝它。他們尋求我的過錯,好像永遠抓不到。捉住我時咬牙切齒,卻又對我無可奈何。

我的心愁悶,如同結塊無法解開。今年年初的局勢,怎會如此嚴峻?火焰正猛烈燃燒,誰能將它撲滅?光輝燦爛的宗周,卻被褒姒所毀滅。

整日沉浸於愁思,又被陰雨所困。車輛雖已裝好,卻拋棄了你的輔助。讓你載運東西,是希望伯氏能來幫我。

不要捨棄你的輔助,要讓車輪圓轉順行。多次回顧你們的僕人,不肯讓你們運載東西。終於越過極險之地,真是意想不到。

魚雖然在水池中,也無法快樂。雖然潛伏隱藏,卻被過度關注。心中憂傷慘慘,想到國家的暴政。

那邊有美酒,又有美味食物。鄰里和睦聯姻成雙成對。想到我孤身一人,憂心不已深沉難解。

那邊屋舍井然,糧穀豐盈成堆。百姓如今無法得祿,是天災打擊所致。富人真是快樂,可憐那些孤苦無依的人。


4. 總結

此詩深刻描繪了一位貧苦者在政治黑暗、謠言中傷、社會不公與命運打擊之下的憂苦與無助,藉多重意象與情境描寫,反映了人民在亂世中無所依靠的悲哀。


啟示:


1. 社會動盪與流言蜚語對個體傷害極大。



2. 政治混亂會波及無辜百姓與其家僕。



3. 天命難測,但人心所向仍需自強自守。



4. 富者安逸貧者憂,應提倡公平與仁政。



5. 心中苦悶如結,唯有正道與理解能解開。





《十月之交》


1. 原文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國無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㷸㷸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懲。

皇父卿士。番維司徒。家伯維宰。仲允膳夫。棸子內史。蹶維趣馬。楀維師氏。豔妻煽方處。

抑此皇父、豈曰不時。胡為我作、不即我謀。徹我牆屋、田卒汙萊。曰予不戕、禮則然矣。

皇父孔聖、作都于向。擇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憖遺一老、俾守我王。擇有車馬、以居徂向。

黽勉從事、不敢告勞。無罪無辜、讒口囂囂。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職競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羨、我獨居憂。民莫不逸、我獨不敢休。天命不徹、我不敢傚我友自逸。


2. 注釋


1. 十月之交:十月的開頭。



2. 朔日:農曆初一。



3. 食:日食、月食。



4. 孔:甚、很。



5. 醜:不祥的徵兆。



6. 微:暗淡。



7. 不用其行:不依天象之常理行事。



8. 臧:善、吉。



9. 㷸㷸:雷電聲。



10. 不寧不令:不安不祥。



11. 崒崩:崩塌。



12. 背憎:相互仇視。



13. 職競:爭奪職位。



14. 黽勉:努力不懈。



15. 痗:病痛。



16. 傚:效法。



17. 向:地名。



18. 煽:煽動。



19. 謀:商議、計劃。



20. 禮則然矣:按禮制本該如此。




3. 白話文

十月的開頭,初一是辛卯日。太陽發生了日食,這是極大的災異。那月亮變暗,這太陽也變暗。如今這些下民,也真是非常可憐。

日月出現凶兆,不按照常理運行。四方諸侯不治理政事,不任用賢人。月蝕乃常事,日蝕卻罕見,為什麼不能稱為災難?

雷電轟鳴閃爍,天氣動盪不安。百川水流沸騰,山嶺崩塌塌陷。高高的岸變成了谷地,深深的谷變成了高陵。哀歎今日之人,為何殘酷而不知警惕?

皇父是高官卿士,番是司徒,家伯是宰相,仲允是管飲食的官員。棸子是掌管文書的內史,蹶負責催馬之事,楀是軍師,豔妻挑撥煽動四方之亂。

但這位皇父,難道可以說他行事不合時宜嗎?為什麼為我興建工程,卻不與我商議?拆毀我房屋,使我田地變成荒蕪。他卻說我沒害你,這是禮制規定的。

皇父極其聰明,在向地建都,選擇了三位有職事的大臣,擁有大量儲藏。他甚至不吝惜留下老人,看守我王。他選擇車馬,自己去住在向地。

我努力做事,不敢說辛苦。明明無罪無辜,卻受讒言攻擊。百姓的災禍,不是天降下的。人心嘈雜互相憎恨,職位的爭奪都是由人造成的。

我思念我的故鄉,真是心中如病。四方都有令人羨慕的生活,只有我憂愁地生活著。百姓無不安逸,我卻不敢休息。天命未顯現,我不敢學我的朋友安逸度日。


4. 總結

這首詩反映了戰國時期民不聊生、政治混亂的現狀,並以天象異變為開端,揭示統治者失德所引發的天怒人怨。


啟示:


1. 自然異象常被視為對政治失德的警示,古人敬天畏命,提醒為政者要以德為本。



2. 政治腐敗會導致百姓困苦,人民對權貴的不滿會積累成深層次的社會危機。



3. 對忠誠賢臣的排斥與誣陷,導致人才流失與社會動盪。



4. 「職競由人」反映出內鬥與人事鬥爭的禍害,警惕現今仍有類似亂象。



5. 個人即使無罪,也會因讒言陷害而受害,需重視清明政治與公平法制。



6. 下民的疾苦非因天命,而是人禍,治理者應自我反省與改革。




《雨無正》


1. 原文

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降喪飢饉、斬伐四國。昊天疾威、弗慮弗圖。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無罪、淪胥以鋪。

周宗既滅、靡所止戾。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勩。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為惡。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邁、則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爾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飢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訊。聽言則答、譖言則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

維曰于仕、孔棘且殆。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謂爾遷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無言不疾。昔爾出居、誰從作爾室。


2. 注釋


1. 浩浩:廣大無邊的樣子。



2. 昊天:至高的天。



3. 駿:美善、優良。



4. 疾威:猛烈的威勢。



5. 弗慮弗圖:不加思慮,不作謀劃。



6. 既伏其辜:已承受其罪應得的懲罰。



7. 淪胥以鋪:一起沉淪而覆滅。



8. 止戾:停止災禍。



9. 勩:功勞、貢獻。



10. 夙夜、朝夕:形容勤勉。



11. 式臧:以為是善。



12. 覆出為惡:反而行為敗壞。



13. 靡所臻:無處可達。



14. 戎成不退:戰事既成,卻不停止。



15. 憯憯日瘁:憂傷疲憊日益加重。



16. 譖言:讒言、中傷的話。



17. 哀哉不能言:可悲的是無法善言。



18. 哿:喜悅、順利。



19. 孔棘且殆:非常危急而艱難。



20. 鼠思泣血:像老鼠悲鳴哭泣,極悲慘。




3. 白話文

廣大無邊的蒼天,沒有美善的德行。降下死亡和飢荒,征伐四方諸侯。上天震怒發威,既不思慮也不圖謀。放過那些有罪的人,讓他們已受懲罰。而像我們這些無罪的,卻一起沉淪。

周的宗室已經滅亡,沒有止息禍亂的地方。正卿大夫分散流離,沒有人了解我的功績。主管三政的大夫,不願早晚勤政。邦君諸侯,也都不願朝夕治理。百姓說這樣才是好事,卻反而導致行為敗壞。

為什麼蒼天,偏偏不可信?就像那遠行的人,終究沒有歸處。眾多士人,各自敬重自己的身分。為什麼不彼此敬畏,不敬畏上天?

戰亂既起不止,飢荒也未能結束。我曾經小心駕馭,卻日漸疲憊困苦。眾多士人,沒有人肯聽從詢問。聽得進忠言就回答,聽到讒言就退避。

可悲啊不能言語的,不是因為舌頭,而是身體勞苦而衰竭。快樂的是能言善道的,巧言如流水,使自己安穩處世。

有人說去做官,非常艱難又危險。說不能派遣,便得罪天子。又說可以派遣,則招致朋友怨恨。

你被叫去遷往王都,你說我還沒成家。像老鼠一樣悲鳴流血,沒有一句話不悲痛。當年你外出安居,是誰替你建造了屋舍?


4. 總結

此詩描寫在周王室衰敗、天災人禍頻仍的背景下,人民對蒼天的不解與哀嘆,批判統治者無德,官員不職,忠誠者遭棄,讒佞者得勢,百姓遭受無妄之災,心中痛苦無助。詩人悲憤不平,控訴不公,並透過對比善言者與實幹者的境遇,突顯時局的顛倒與人心的冷漠。


啟示:


1. 君主若無德,必致天怒人怨,國破家亡。



2. 忠臣不被信任,讒言橫行,導致政局混亂。



3. 百姓無辜受災,是統治階層失職的後果。



4. 人際間缺乏敬畏與信任,社會將陷入動盪。



5. 能言善辯者得安逸,踏實苦幹者卻困頓,反映出價值觀的扭曲。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5會員
45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雷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彤弓》 1. 原文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賓、中心貺之。鐘鼓既設、一朝饗之。 彤弓弨兮、受言載之。我有嘉賓、中心喜之。鐘鼓既設、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賓、中心好之。鐘鼓既設、一朝醻之。 2. 注釋 1. 彤弓弨兮:「彤弓」為紅漆的弓,「弨」指弓彎曲有
《魚麗》 1. 原文 魚麗于罶、鱨鯊。君子有酒、旨且多。 魚麗于罶、魴鱧。君子有酒、多且旨。 魚麗于罶、鰋鯉。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維其嘉矣。 物其旨矣、維其偕矣。 物其有矣、維其時矣。 2. 注釋 1. 魚麗于罶:魚群在魚簍中游動,形容捕魚豐收的景象。
《鹿鳴》 1. 原文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
《彤弓》 1. 原文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賓、中心貺之。鐘鼓既設、一朝饗之。 彤弓弨兮、受言載之。我有嘉賓、中心喜之。鐘鼓既設、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賓、中心好之。鐘鼓既設、一朝醻之。 2. 注釋 1. 彤弓弨兮:「彤弓」為紅漆的弓,「弨」指弓彎曲有
《魚麗》 1. 原文 魚麗于罶、鱨鯊。君子有酒、旨且多。 魚麗于罶、魴鱧。君子有酒、多且旨。 魚麗于罶、鰋鯉。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維其嘉矣。 物其旨矣、維其偕矣。 物其有矣、維其時矣。 2. 注釋 1. 魚麗于罶:魚群在魚簍中游動,形容捕魚豐收的景象。
《鹿鳴》 1. 原文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