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認同,我們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餘裕可以照顧別人這樣的想法?
坊主本人是蠻認同的,但是實際上做到卻很有難度。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或許知道自己已經累了,但是外在的環境,卻不一定能讓我們休息;其次是可能身體真的累了,但是我們卻沒有意識到;最後就算我們知道自己累了,但是有可能不想讓別人失望,所以選擇不休息。
然而,不休息的結果,真的不會讓各種狀況好轉,反而自私一點讓自己先放空,才是可以將事情圓滿完成的重要關鍵。
最近,突然發現,我是一個會因為各種想像,而忽略照顧自己的人。
前不久,我去找室友阿雯做了大天使療癒。做完後,她也提醒我,記得要休息,盡可能放鬆做事,這樣事情的進展才會順利。當時還乖巧伶俐地答應她,會適時地讓自己休息。只是真的看到事情就擺在眼前時,還是會想先做好再說。
只是,最近經常騎車到處跑,有時一天下來可能就跑了兩、三個地方。而且,再加上還有一些資料需要整理,等到了晚上,難免會出現有莫名的憤怒感出現。出現這種的狀態時,會告訴自己:「這只是因為累了,才有這些情緒出現,休息就好了!」但是腦袋還是忍不住唸叨著:「今天才做這麼一點事,後面還有好多待辦事項在排隊,要不再撐一下,把這個、那個做完再休息。」
於是,在這種「撐一下就好」的念頭中,又繼續硬撐,直到真的撐不下去了,才甘願放下工作。完全將阿雯的提醒收在抽屜,整整齊齊地擺放好。
直到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之後,意識到真的該休息了,此時才願意讓自己完全空出一天放空時間。
發生了什麼事呢?
其實,類似的事情,以前也曾經發生過。
到底是什麼事啊?
就是去提款機領錢,忘了拿走自己的東西。第一次發生,是忘了把領的錢帶走,這一次是忘記把提款卡收走。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話說某個下午,去提款機領錢,準備去採買活動要用的材料。出門前還記得寫好購物清單,免得忘記東西沒有準備好,影響活動的進行。此時,我還沾沾自喜地想說:「哇!這次好精光呀!還知道要寫採購清單耶,真是太棒了!」
寫完了購物清單,帶上購物袋之後,就先去ATM領錢,領了錢之後,就去購物了。這過程非常地順利,買完東西回到家後,還把物品整理好,到時候要帶去活動現場才不會遺漏。全部都做好之後,攤在沙發上放空了一下。看了一下時間後,想著今天一切順利,不然先休息個十分鐘,再出門去家教吧!
於是,休息十分鐘之後,又把上課的整理一下,接著又出門去家教了。
去家教的路上,天氣涼爽,交通順暢,一切都很美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早上自己已經早起,除了整理文書資料外,還打了一篇文章,並完成當天的更新。再加上這些事情做完後,又去採買,可以說從早上起床後,就一路做事做到現在,幾乎沒有休息,因此現在的身體感覺一點疲累。
於是在騎車的路上想著,今天出門算早,不然等等到家教家附近的便利商店休息一下,順便吃點小點心,也算犒賞自己一下。
正當這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計劃時,等到便利商店,拿好點心,打開皮夾一看,才吃驚地發現:「提款卡咧?靠!怎麼沒有看到啊?」然後開始回播剛剛所有的事情,只是對於提款卡這件事,自己是完全斷片的狀態。
然後,只好把東西放回原位,開始打電話給銀行,確認餘額,掛失卡片,搞了一段時間後,終於通通處理好。這時候,家教時間又到了,收起沮喪的情緒,趕緊上課去。
唉~再次因為太過疲勞,忘記到斷片的狀況。
於是,等到家教結束後,很認份地告訴自己,回家吃完飯,休息一下就去洗澡,晚上要早點睡覺,隔天是假日,不用調鬧鐘,睡到自然醒吧!身體已經在抗議說:「我累斃了!」
這種把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安排的工作模式,原本是希望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可以休息。但是,沒想到反而把自己搞到太累,甚至累到腦袋斷片的狀況。
還好,這次卡片只是被提款機收進去,錢沒有任何損失。只要等到上班日,再去銀行補辦卡片就沒事了。老天爺再次透過這次的事件提醒我:「喂喂喂!記得每天要為自己留一點餘裕的時間放空,身體太累,腦袋可是會斷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