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過這種時候嗎?
熬夜趕出自認完美的提案,客戶卻只是淡淡說:「我們再考慮看看。」
以為感情穩得可以一起買房,對方卻在一個普通週末說要分手⋯⋯
那一刻,我們常忍不住抱怨:「這世界也太不講道理了吧!」但有沒有可能,真正的問題不是出在「世界不合理」,而是——我們太相信自己的「劇本」了?
為什麼現實總是打臉?
我們的大腦其實很懶,總喜歡套用預設情節:以為同事一定會支持提案、發文就會爆紅、這次減肥絕不失敗—— 結果現實總冷不防給你一拳,而且專挑臉來打。
與其一再被打醒,不如試試這三個方法,幫助你從「偶像劇思維」切換成「紀錄片視角」
方法一:寫反饋日記,養成現實感知力
有次我精心擺拍早午餐照發社群,結果按讚數輸給阿嬤家的滷肉飯。
一邊懊惱一邊去翻熱門內容,才驚覺:「原來現在流行15秒短影片,誰還看靜態照?」
這就是「自以為是」的最佳案例——我們老是用自己認定的邏輯看世界。
每天花5分鐘寫下一件結果和預期不同的事,然後回答三個問題:
- 我原本假設了什麼?
- 實際發生了什麼?
- 我忽略了哪些線索?
堅持兩週後,你會開始發現自己反覆犯的思考陷阱,比如:「我總以為大家重視的,和我一樣。」
方法二:設計壓力測試,預演失敗版本
朋友小美想開咖啡廳,我問她:「三個月後如果慘賠,你覺得會為什麼?」
她立刻列出一堆可能:租金太貴、IG沒流量、隔壁開星巴克⋯⋯
然後她白天上班、晚上去咖啡店打工學成本,週末還學攝影——這才是真正有備而來的「追夢」。
操作步驟如下:
- 選一個你正在努力的目標(轉職、創業、修復關係⋯⋯)
- 問自己:「三個月後如果徹底失敗,最可能的5個原因是什麼?」
- 每個原因對應一個行動:「現在能做什麼來避免這情況?」
這不是唱衰,而是像玩遊戲前先找存檔點——讓你更有信心全力一搏。
方法三:設立外部訊號,誠實看見真相
我曾堅信自己是個天天運動的人,直到某天打開App一看:「啊?我上次運動是42天前?」
我們常用「理想人設」來掩飾現實落差,就像戀愛中明明對方已經冷淡,卻還自我安慰「只是最近比較忙」。
每週一次,誠實回答這兩個問題:
- 最近有哪些「我不想面對,但其實存在」的訊號?
- 如果現在裝沒看到,未來要付出什麼代價?
這些訊號就像車子的儀表燈,亮了別拆燈泡,該進場檢修就得行動。
現實不是敵人,而是盟友
世界不會配合你的幻想,但你可以選擇練習「接受真實」。
從今天開始,寫一篇反饋日記吧!
也歡迎留言分享:「最近你在哪件事上發現自己超級一廂情願?」 讓我們彼此提醒,一起養成清醒生活的習慣。
(靈感來自我某天穿了自以為超帥的新褲子出門,同事卻問:「你最近開始走嘻哈風喔?」原來我的『合身』只是幻想,實際上根本像偷穿阿爸的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