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變孩子?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場面——

👨‍👩‍👧‍👦 父母低頭滑手機:「快去讀書!別一直玩!」

🙄 孩子翻白眼:「那你為什麼可以一直玩手機?」


接著,全場安靜,空氣凝結,只剩下尷尬的沉默。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不是不愛孩子,而是忘了:孩子學得最快的方式,是模仿。

今天不講大道理,我想跟你分享3個真實家庭的故事,看看「身教」如何悄悄改變孩子的一生。

案例1:📚 書桌前的不是孩子,而是全家

——來自一個「學霸家庭」的真相

有對夫妻時常像我抱怨孩子不愛讀書,成績總是墊底。

我問:「你們平常在家會看書嗎?」

爸爸皺眉說:「我們工作很忙,哪有時間看書?」

但問題就出在這——如果家裡從沒有人翻開一本書,孩子怎麼會相信「讀書很重要」?

後來,媽媽決定試試看。從那天起,她每晚陪孩子寫作業時,不再滑手機,而是坐在一旁,認真閱讀自己的專業書籍。不是假裝翻幾頁,而是真的讀進去。

一個月後,神奇的事發生了:孩子開始主動延長學習時間,還說——

「我看妳讀得很認真,好像很好玩耶!」

📌 關鍵提醒:孩子不會照著你說的做,只會照著你做的活。

案例2:🤥 「不準說謊」的父母,卻自己常找藉口?

這位爸爸對孩子說:「做人一定要誠實,絕對不能說謊!」

結果自己卻常為了躲聚會假裝生病:「唉呦,我頭痛,下次再約~」

沒想到,某天孩子也學起來——在學校裝病逃課,還振振有詞地說:「爸爸也這樣啊!」

(你可以想像老師和父母臉上的表情有多精彩。)

最後,這對父母做了一件非常有勇氣的事——坦承自己說過的謊,並當面向孩子道歉。

他們說:「我們做錯了,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改進,好嗎?」

📌 關鍵提醒:真正的誠實,是從大人敢面對錯誤開始的。

案例3:🧹 「懶惰夫妻」如何養出「家事小幫手」?

這對爸媽常抱怨孩子房間像被炸過,但自己的客廳其實也亂到沒地方坐。

直到某天,他們靈機一動,發起「每日10分鐘整理比賽」——父母先收,孩子看著看著,也跟著動起來。

最有趣的是,有天孩子竟然反過來提醒爸爸:「你喝完的罐子還沒丟喔!」

📌 關鍵提醒:與其用罵的,不如用行動,讓孩子看見「可以不一樣」。

畢竟,如果家裡像戰場,憑什麼要求孩子的房間像樣品屋?

避免「雙標育兒」的3個實用技巧:

✅ 1. 先問自己:「這件事我願意做嗎?」

如果你自己從來不運動,卻每天逼孩子跑10圈……這就很雙標了。

✅ 2. 小範圍示範,帶著一起做

與其說「你每天都要運動1小時」,不如先說:「我們全家今天散步10分鐘好嗎?」

✅ 3. 誠實面對失敗,讓孩子看見「人本來就會犯錯」

說:「媽媽今天也偷懶了,明天我們一起提醒彼此吧!」

你希望孩子複製的是「你的行為」還是「你的藉口」?

想像一下,十年後你的孩子會變成——

🔁 活成你現在的樣子? 🗣️ 還是照著你「嘴上說的理想」去生活?

從今天起,挑一件你希望孩子做到的事,先自己做到給他們看

因為孩子的眼睛很誠實,他們不學你說的,只會學你活出的樣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尼爾森的沙龍
35會員
412內容數
歡迎來到尼爾森的沙龍,在人生的某個岔路口,來這裡坐一下。
尼爾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我用硬幣過日子一個月後才明白:我們不是不會選,而是不敢承認內心的偏好。
Thumbnail
2025/04/29
我用硬幣過日子一個月後才明白:我們不是不會選,而是不敢承認內心的偏好。
Thumbnail
2025/04/25
我們都曾以為努力就會有回報、感情能靠誠意打動,卻忽略了現實根本不照劇本走。這篇文章分享三個練習,幫你從「偶像劇腦」切換到「紀錄片視角」,減少受挫感,更真實面對人生。
Thumbnail
2025/04/25
我們都曾以為努力就會有回報、感情能靠誠意打動,卻忽略了現實根本不照劇本走。這篇文章分享三個練習,幫你從「偶像劇腦」切換到「紀錄片視角」,減少受挫感,更真實面對人生。
Thumbnail
2025/04/19
原來記筆記的重點根本不是看回去,快用這招救你的大腦!
Thumbnail
2025/04/19
原來記筆記的重點根本不是看回去,快用這招救你的大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暑假帶著孩子們東奔西跑,連上班都帶著他們進公司(自家經營的小公司)。 今天我準備開始工作,整理一下心情,把東西定位,這時我注意到我兒子,從下車開始到坐在椅子上,他已經將手機打開,沉靜在自己的網路世界,我猜他在看短影片,有時候笑有時候皺眉。他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話,大家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不知道
Thumbnail
暑假帶著孩子們東奔西跑,連上班都帶著他們進公司(自家經營的小公司)。 今天我準備開始工作,整理一下心情,把東西定位,這時我注意到我兒子,從下車開始到坐在椅子上,他已經將手機打開,沉靜在自己的網路世界,我猜他在看短影片,有時候笑有時候皺眉。他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話,大家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不知道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哈嘍,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或許你已經是父母,或許你還沒有孩子,但這篇文章都會給你一些啟示。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有孩子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很多人說,孩子給了他們一種被需要的感覺。當你看到孩子開心...
Thumbnail
哈嘍,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或許你已經是父母,或許你還沒有孩子,但這篇文章都會給你一些啟示。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有孩子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很多人說,孩子給了他們一種被需要的感覺。當你看到孩子開心...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大人應有耐心等待,接納孩子放手一試的掙扎過程,不要批判指認情緒,提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逐步克服恐懼。簡單來說,就是微調孩子的改變,建立學習自信。
Thumbnail
大人應有耐心等待,接納孩子放手一試的掙扎過程,不要批判指認情緒,提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逐步克服恐懼。簡單來說,就是微調孩子的改變,建立學習自信。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遇到孩子行為讓你抓狂時,七個步驟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緊密。
Thumbnail
遇到孩子行為讓你抓狂時,七個步驟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緊密。
Thumbnail
上週寫了「關於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不要做的幾件事」,本文來寫寫「要做」的幾件事情。畢竟,「不要」是比較消極,「要做」會必要積極。 . 我個人覺得要做的事情友 1、要給孩子最後決定,聽聽他的想法 這點跟上一篇文章說不要幫孩子最決定,是一樣的。就是希望可以讓孩子練習做決定。決定你
Thumbnail
上週寫了「關於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不要做的幾件事」,本文來寫寫「要做」的幾件事情。畢竟,「不要」是比較消極,「要做」會必要積極。 . 我個人覺得要做的事情友 1、要給孩子最後決定,聽聽他的想法 這點跟上一篇文章說不要幫孩子最決定,是一樣的。就是希望可以讓孩子練習做決定。決定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