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讀完《納瓦爾寶典》,手邊的書也剛好告罄。還好兩週前早已預約了圖書館的館藏,這次以寫作類為主,另外借了知識管理與理財相關的書各一本。早晨散步至車站取書,回到家便埋頭鑽進了書本的世界。

接下來要看的書
寫作者的「身分認同」這段過程,我的個人經驗如下:五年前想開始紀錄生活,便開始每天寫日記,單純寫給自己看,內容儲存在平板的 App 裡,每年歸檔一次到硬碟。
直到半年前,因為留職停薪,時間變得充裕,我開始把閱讀過的書籍整理成讀書心得,接著更進一步放到部落格上分享。雖然當時還帶著「自爽」心態,也沒有足夠的自信向他人介紹自己的部落格。

隨著文章一篇篇累積,對精進寫作的渴望也逐漸浮現。我開始瀏覽其他人的部落格,閱讀寫作相關書籍,並試著在每一篇文章中練習更好的表達。寫作者的「身分認同」也越來越強烈,如今,已經能自信地對別人介紹自己正在做的事——這是半年前的我,難以想像的轉變。
後來我發現,在眾多自媒體形式中,「文字」是入門門檻最低的,而且也最適合我的個性:想法多於要說出口的話。
就像跑步一樣,我相信寫作要真正內化為生命的一部分,至少還需要幾年的時間。而這一路上,刻意練習、持續閱讀與持續寫作,將是最重要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