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半年,我們會帶孩子到台大醫院眼科回診,一方面是學校視力檢查需要醫院診斷證明,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和太太都有中高度近視,擔心孩子遺傳,因此積極固定追蹤。
今天是兩個兒子的預約日。我們八點半到達台大眼科,如同往常,看診的人潮絡繹不絕。我們排在第9、10位,依照流程依序進行驗光、點散瞳三次,再給醫師看診。台大醫院的流程比一般診所仔細,護理人員也很有耐心,但時間稍長,等到領完藥,已經接近十一點。

兒子畫我正在跑步,奶奶在種田
看診過程中,我注意到一位實習醫生,他拿著平板使用數位工具記錄診療重點。好奇之下偷瞄了幾眼,感覺他可能在用 Notion 或類似的平台。這個小插曲也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數位工具使用狀態。
回家後,我仔細整理了自己的想法。現在自己使用的工具已經夠多元,缺的並不是任務管理,而是「知識管理」的統整。查閱了一些資料後,發現目前流行的是「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搭配像 Heptabase 這類的新興數位工具。但考量費用及實用性,我決定先從現有的 Google 文件開始練習卡片盒筆記法,未來再視需要轉換。
從孩子的就醫經驗,到反思自身工作流,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似乎都能開啟新的學習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