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路線本來也有山要爬,但我實在不想爬了,發現Google地圖有建議另一條比較短也不用爬山的路線。
甚至後半段還跟公車路線重疊。
本來起床就已經在掙扎要不要直接搭公車去目的地了,發現這條路徑後彷彿看到了曙光。抱著愉快的心情走半小時到昨天本來要去的大城鎮吃早餐。即便我的腳底板感覺還是不太舒服,但想到我有一個搭便車的後路就覺得開心。
接著就是在咖啡廳跟超市之間天人交戰。
早上接近10:00的咖啡廳聚集了很多阿公阿嬤,總覺得我加入實在很突兀。最後跑去超市買了生火腿跟麵包還有一杯氣泡飲料。
然後看起來有點克難的坐在路邊的椅子上吃早餐。
途中有個也是朝聖者的叔叔看見我後停下腳步,盯著我穿著護膝的膝蓋關心道,
「你的膝蓋怎麼了?」
「我跌倒了。」
吞下嘴裡的麵包後我急忙回應。沒錯,幾週前跌倒的膝蓋到現在還沒好。瘀青還有30%沒消。
叔叔立刻露出「奧,我的天啊一定很痛」的表情。然後不知道是不是想安慰我,他立刻秀出右手肘。
「我也跌倒了。」
他的手肘凸起部位有很明顯的脫皮。看來同樣是跌倒,我習慣用膝蓋迎擊,叔叔習慣用手肘。
想起幾天前遇到的德國男子,他被其他人關心那天過得如何時,他給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回應:
「膝蓋、腳踝、腳底板,總之所有跟走路有關的部位都毀了。」
看來我之前想錯了,朝聖之路本來就不只心靈上的考驗,各種皮肉傷也是必須經歷的體驗。
因為Google建議的路線是沿著類似鄉村公路走,上升下降都很平緩。
我本來以為會很簡單的。
不知道是因為如青梅所說,我到目前為止從沒有連續好幾天都走20多公里。還是今天太陽真的太大完全沒有風,也沒有任何遮蔽。
我走了超過一半的路程後突然覺得好像走不下去了。
雙腳的狀況其實還可以,報廢程度大概只有20%。早上的早餐給的能量還很夠,至少沒有感覺到飢餓。每隔一小段時間就喝點水補充水分。
照理來說整體狀況應該還不錯才對。
但我很明顯的感覺自己正在中暑暈倒的邊緣徘徊。
到底是我想偷懶騙自己,還是身體真的撐不住了?
邊努力爬小坡邊試圖理解真實的身體狀況。
然後就在看到後面一整路都沒有遮蔽的公路,我果斷的選擇放棄。
反正公車再20分鐘就來了,放過自己吧哈哈哈。
決定搭公車後又得面對另一個問題。
我不會搭西班牙的公車。
到底能不能在車上買票?查網路好像也沒人分享。更糟的是,公車站上的時刻表下面寫著一排西文。
那些字還有點模糊,有點難閱讀。
最後我靠著想像力跟Google翻譯拼湊出那句話的意思。
「前往Gijon方向的公車請在前面等待。司機很不友善,也不打招呼。」
這不就是我要搭的公車嗎?前面是什麼意思?司機很不友善又是多不友善?
滿臉問號的看著手機翻譯,然後又看向前面的位置。
是說前面的那一小塊空地嗎?還是再往前走?那是有車子來來回回的圓環欸,公車應該不會停在那吧?到底是什麼意思?
想著船到橋頭自然直,後來也線上買好票後我繼續等著公車的到來。
就在公車應該要抵達的前10分鐘,一輛小轎車突然停在車站前面的小小空地。
因為旁邊有一個小小的村莊,我以為是要去小村莊開派對的。結果從副駕走下一個亞洲臉阿姨。
哇喔,好稀奇。這附近很少看到亞洲人。
然後阿姨很友好的向我走過來。
嗯?什麼意思?
「你好!你會說中文嗎!你要去哪裏?要不要我們載你一程?」
?????
我有聽錯嗎?
結果才知道阿姨遠遠就看到我一個人坐在公車站,覺得很難得會在這個偏僻的地方看到亞洲臉,而且還是一個女生。
她跟她老公就想要載我一程,所以特地繞過來。
這是哪來的天使?
甚至發現我們其實是反方向,他們還是很熱心的堅持要載我過去。
「只有10分鐘而已,很近沒問題!」
她老公是西班牙人,聽到我會一點破爛西文居然還說我說得很好。
然後就劈裡啪啦跟我說了一大串西文。
不是,我就只會「你好嗎?我的名字是包。」這句,不代表我可以流利對話欸哈哈哈。
上了他們的便車後,阿姨說她兩個女兒也走過朝聖之路。還回憶到當她們走完去公車站接她們回家後,兩個人東西隨地放倒頭就睡。
嗯,我大概率走完也會睡個一天一夜。
阿姨還一直誇我很勇敢一個人走,然後說她是膽小鬼,走不了。
真是可愛的天使阿姨。
本來我想畫張圖送他們的,但拿出速寫本後才發現我們已經快到目的地了。
這也太快了吧!
我走路還得走3小時的路程,開車居然只要10分鐘?
突然感嘆科技的偉大。
感激的跟天使夫妻道別後,庇護所甚至還沒辦法讓我check in。
所以我就在城鎮裡閒晃。
接著再次對西班牙人神奇的作息感到迷惑。
都已經12:00了你們還不營業嗎?
西班牙的打工人會不會太爽了?
後來我去了超市解決今天的飯,又實在太閒在外面亂晃。
直到下午3點才陸陸續續有商店開始營業。
真的是有夠悠閒。
不過看著路上許多放學穿著制服的學生,開始疑惑是不是因為3點前都不太會有客人,所以這些店家也很乾脆的不營業自己去休息?
好像也蠻有道理的。
鑑於今天差點中暑,總覺得吃點冰淇淋應該沒什麼關係(根本就是為自己想吃冰找藉口)。
路過一間剛營業的冰淇淋店,裡面還是用蓋子蓋起來的桶裝冰淇淋。
歐洲人跟我說這種店絕對不會踩雷。
於是我拿著手機對著那些口味牌子拍照翻譯,點大小的時候看來我的發音應該還算正確,店員很自然的點頭拿起小杯子。
但就在我念口味名字時,她很明顯的露出有點疑惑的表情。
好吧,看來太長的字串我還是不會念。但幸好我同時也有用手指著那些口味,至少店員沒有發出「請再說一次」的請求。
本來我都習慣點開心果口味,但想著總該換點沒嚐過的。所以點了檸檬雪酪跟一個什麼櫻桃優格的。
但這個選擇又再次提醒我一件事,我每次的新嘗試總會翻車。
這兩個口味都好不合口味…一個超級酸,一個是我很不喜歡的罐頭櫻桃的味道。
還以為在台灣的魔咒在歐洲就會消失呢。
我之前點飲料,每次想嘗試新口味也總是會點到很奇怪的飲料。
以後買冰淇淋還是別亂嘗試了。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