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主播:「QAB至今為止一直以《沖繩與自衛隊》為主題探討自衛隊部署問題,從這次起,我們將以《走向「有事」的盡頭》為新系列,從『有事』與國際關係的角度,來思考沖繩及其周邊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
金城主播:「這次要介紹的是針對台灣有事所進行的模擬演習。美國知名智庫於2023年1月發布了一份針對台灣有事的報告,詳細分析了台灣、中國、美國、日本等國與軍方的行動,受到了廣泛關注。我們也訪問了報告撰寫者,了解他的現況分析與見解。」
馬克・康希安(Mark Cancian):「中國將會對美軍基地與自衛隊基地……發射數百枚飛彈。」這麼說的是美國華盛頓的權威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馬克・康希安(Mark Cancian)。康希安撰寫的是2023年1月公布的報告《下一場戰爭的最初戰役》,詳細模擬了在台灣有事時,美軍、自衛隊與中國軍之間的戰鬥。
報告分析指出,在多數情況下中國對台進攻將以失敗告終,但中、美、日三方都將損失大量艦艇與航空器。

所採用的方法是「兵棋推演(Wargame)」。在極東地區地圖上移動空中部隊與艦隊的棋子,詳細模擬中國與台灣、美國、日本等盟軍部隊在戰時會如何交戰。
馬克・康希安:「在假設日本不提供基地使用權的兵棋推演中,我們輸了。美國將不得不從關島與澳洲發射飛彈與轟炸機。日本的基地是絕對必要的。」其中一項保衛台灣的關鍵條件,就是在台灣有事時能否使用駐日美軍基地。

玉城知事(2023年):「如果真的發生台灣有事,美國與日本若捲入戰爭,勢必將整個日本都拖入與中國的戰鬥中。」在對日本涉入台灣有事的憂慮之中,康希安與日本關係人士的對話中也提及了基地使用問題。
馬克・康希安:「我與日本的高層官員、民間人士、自衛官交談過。他們都展現出強烈意志,支持日本讓美國使用基地。一方面是因為若不允許使用,長達70年的安保體制將會崩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是最不激進的處理方式。」

訪問華府的許多日本關係人士也對這場兵棋推演表現出高度興趣。
康希安分析原因如下:
馬克・康希安:「日本之所以如此關注,是因為意識到決定戰爭與和平的關鍵可能不在東京,而是在華盛頓與北京之間。如果中國決定攻擊日本基地,即使那是針對美軍的攻擊,日本也將在未經決定的情況下被捲入戰爭。」

馬克・康希安:「這裡是沖繩。嘉手納基地駐有日美部隊。沖繩還有兩個美軍海軍陸戰隊的前進部署單位。重點在於,這些部隊必須在戰爭爆發前移動。如果開戰之後才行動,就無法面對中國強大的海空力量。」與兵棋推演的內容相呼應,近來自衛隊與美軍已開始反覆進行演練,假設戰前進駐離島,使用民間機場與港口。

馬克・康希安:「從琉球群島與台灣的距離可以明顯看出重要性。與那國島,是日本領土中最靠近台灣的大島,因此備受重視。對於自衛隊與美軍來說,是極佳的作戰據點。由於是日本領土,日美可合法部署部隊,不違反國際協定。」
兵棋推演中也包含了中國軍隊登陸台灣後,與台灣軍隊之間的戰況模擬。
其中一個假設為──
馬克・康希安:「部分部隊可能會使用核武。在戰場上使用核武的話,關鍵在於必須大量使用。」

根據CSIS對台灣有事的模擬,連核武使用的場景也被納入。
馬克・康希安:「我們總共進行了15場含核武的兵棋推演。雙方都有可能選擇使用核武。」
康希安進一步解釋了中國軍可能使用核武的劇本之一:
馬克・康希安:「隨著時間推進、補給減少,台灣軍將逐步反攻,最終將中國軍趕回海上。屆時,數萬名被俘的中國士兵可能會在台北市內遊街,這將嚴重損害中國共產黨的正當性。當中國軍無法推進、面臨潰敗時,那就是使用核武的時機。而且會大量使用,因為從戰術角度看,只用一枚核彈不會帶來顯著效果。」

預估的傷亡數字為:美軍數千人傷亡,美日中三方都會損失數百艘艦艇與飛機。
另一方面,關於對民間的影響,康希安表示:
馬克・康希安:「(對民間的)傷害沒有納入模擬。只針對軍隊。因為我們無法確定民間損害的數據。大多數攻擊將針對軍事基地,民間損失應該會相對較小,但無法下定論。」
目前日本政府針對台灣有事,正規劃將先島地區約12萬居民撤離至九州。九州各縣也開始制定接納計畫。

雖然兵棋推演詳細模擬了軍事行動,但並未包含民間撤離計畫。對此,康希安表示:
馬克・康希安:「撤離未被列入模擬。若能在戰鬥開始前進行,應該相對容易。戰鬥一旦開始,日本必須與中國協議,在飛機與船隻上標記非戰鬥人員。戰時總會發生錯誤。替代方案是躲避到島上安全地區。中國軍將尋找軍事目標,而不會轟炸整個島。只要遠離軍隊,在山中的小屋待上兩週,那居民應該就能平安。」

金城主播:「接下來我們請在地採訪的塚崎記者分享。這次的模擬甚至出現核武使用的情境,非常震撼。您是怎麼看待這些內容的呢?」
塚崎記者:「我們以往對『台灣有事』的理解較為模糊,但這次透過各國與軍隊的動態,讓我們能更具體地想像可能發生的事。」
「但另一方面,我也感受到,模擬與討論中幾乎完全忽略了居民的存在,這種傾向也反映在日本與美國政府的政策之中。康希安所描繪的台灣有事狀況,對於我們這些與可能成為攻擊目標的基地為鄰的居民而言,實在難以接受。即便如此,我認為,要從居民的角度展開討論,首先就必須充分了解、分析目前在華盛頓與東京針對台灣有事所進行的政策討論內容。」
金城主播:「越是具體思考,就越會想問:那我們的安全怎麼辦?戰爭一旦爆發,民間被波及已是無數戰爭經驗者共同的證言,我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中村主播:「從節目中戰爭經歷者的證言來看,更令人震驚的是,幾乎沒有針對如何保護生命的設想,也沒有納入民間損害的預估。」
—以上是塚崎記者的報導。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