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因為家人在日,我是偶爾到日本小住把月的,因此這個國家之於我並不陌生。乾淨的街道,便利的鐵路交通,保存完整的世界遺產,到處可見的公園等硬體建設,美不勝收。尤其日本店家在現金結帳後的找錢方式之貼心程度,令人難忘。
即便語言不通,店家仍然微笑著將發票,紙鈔,零錢硬幣,依序分次遞給客人,這之於身處異鄉又習慣使用現金的老派消費者,著實體貼。對出門在外,身上背的、手裡拿的隨身物件必然不少的人而言,如行雲流水般從容不迫的找錢方式,讓錢不露白這件事不會因為在公眾場所而感覺慌亂,也不會被迫急著將發票、紙鈔、錢幣全部和在一起胡亂塞入包包裏。
那段時間常往來神戶,大阪與京都。搭著電車到處逛的時候,我常覺得這裡的人實在安靜得很,車廂內,月台候車時都是。我當然知道日本人重視禮節,行為舉止謹慎低調,但,隱約的壓抑氛圍也同時揮之不去。當時並不覺得需要特別學習,然而隨著時間走過,總覺得也該精進一下生活在日本應該遵守的禮儀,入境隨俗也是身為一個外來人尊重當地文化,同時展現自己氣質的表現吧!日本禮儀源自武家禮儀。為武士制定禮儀的則是室町時代,小笠原家的第七代接班人-真宗,並由後醍醐天皇蓋手印公告〔小笠原為日本武士制定一定的儀式〕。如此悠遠的日本禮法融入現代生活後,則成了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日本文化。
書中第五章的和食禮儀之筷子擱與拿,細緻又一氣呵成的優雅拿碗和擱筷習慣,光是用想的就覺得是特技表演ㄟ⋯我的天啊!台灣人偶爾取筷時還會將筷尖在桌上敲齊,此等豪氣與之對比,優雅顯得麻煩不已。
不過,就如同作者在前言說的,日本人崇拜大自然,重視血緣,人和人之間彼此都有強烈的連結,也因此,為了讓彼此生活得更融洽,多半會有壓抑自我的想法,理解日本人的這種想法,繁複多禮也就很日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