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畢業典禮後,我帶著你去了趟日本福岡旅行,一打ㄧ,只有我們兩個人。
日本對我來說是非常熟悉的國家,許多大城市、鄉村小鎮、歷史名勝我都走過,加上語言無礙,從未覺得旅行是一件費力的事。
但這次不同。
自從決定要一打一帶你出國,焦慮感便悄悄攀升。出發的日子越近,心中的不安也日漸強烈。這是第一次,旅行前沒有興奮與期待,只有擔心和不確定。
帶著過動兒旅行:我重新認識了他,也認識了自己
今年1月,你開始參加個別及團體心理治療,那時我以為,自己已逐漸能掌握陪伴你高敏與亞斯特質的方法。
直到幼小銜接的團體治療中,我才終於理解,這些年來讓我最焦慮、最感到無力的,不只是高敏感與亞斯的高堅持,而是「ADHD過動症─衝動型」。
彷彿老天知道我的不安,在出發前,我意外借到一本書:《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翻閱之後,這麼多年來的自責與困惑,終於有了清晰的答案。
我總算明白了:
為什麼你總是手腳動不停? 為什麼在該安靜坐好的時刻,總坐不住? 為什麼在不適當的場合亂跑、爬上爬下,失控管不了? 為什麼你像機關槍般話講個不停,還經常干擾或打斷別人? 甚至連晚上躺好睡覺,也是一場拉鋸。
我終於知道,這些都不是因為我「沒有管教好」。而是你的大腦,在計劃、管理衝動與執行能力上的先天挑戰。
這份理解,安放了我的內心。但即便如此,帶你出國,仍是一場不小的挑戰。
這趟旅行沒有計畫,因為「陪伴」本身就是目的
沒有計劃,就是這趟旅行的計劃。
除了與兒子兩位幼兒園同學相約在海之中道的度假村見面,其他行程我並沒有特別安排。
度假村周邊沒有便利商店與餐廳,我們便在裡面用餐、活動。意外地,這樣的「限制」反而讓我們擁有更多互相陪伴的時光。
你玩玩具時,我靜靜在一旁閱讀,不忘時不時看向你;你吃著兒童餐,我點杯帶著夏日風味的芒果Mojito;我騎腳踏車時,你在後座喊著:「再快一點」;我在澡堂泡湯時,你則在一旁為我舀水。
這兩天,時間慢了下來,讓我們好好地「在一起」陪伴彼此。
隨機的行程,成為最溫暖的回憶
離開度假村後,我們參加了一日遊行程。最喜歡的,不是任何景點,而是我和你點了支霜淇淋,就這樣坐在店門口的遮陽傘下,待了一整個下午時光。
你吃著最愛的草莓霜淇淋,笑得燦爛,嘴裡不停唸著我聽不懂的故事情節。我則靜靜看著遠方的山和雲,讓微風吹過我們的臉頰。
「玩了一整天好累喔~」回到飯店,我說。
「你今天都一直坐車,又沒有做什麼。」你這麼回答。
也是。這趟旅行,像是一直在做些什麼,但又像什麼都沒做,我們只是陪伴著彼此。
這趟旅程,我與你,走得更靠近了
你說想搭新幹線,我們就買票到北九州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科學館,看恐龍、看星星、看極光。即使你在看星象儀時坐不住,站起來動來動去,但我感謝裡面的黑暗與星空,大家仰頭望著,不受影響,讓我們得以自在。
在車站內,我被一張《會動的浮世繪》展覽海報吸引,我們一起走進葛飾北齋的畫裡,看見神奈川的巨浪,也看見紅色的富士山。

走進浮世繪世界
這趟旅程,即使犧牲了媽媽我平時最喜歡的逛街購物行程,卻走進了你與我之間最深刻的風景,成為我身為母親後,最美好的一段旅程。
我與你,多了理解與愛,靠得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