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標普500,對決任意5支對沖基金,為期十年 ---沃倫.巴菲特
引言
大家是否會覺得投資十分困難呢? 不知道該如何起頭,川普關稅股市大漲大跌就在一週內,台幣升值對我有什麼影響? 平常一直上班,下班看到這些消息心慌慌,但又不知道如何起頭,對生活更絕望。
這篇文章我想讓大家了解,簡單選擇,你就可以成為巴菲特。從小門檻,一千元到上千萬都可以用這招,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上面的引文是真人真事,巴菲特於2006年自己的公司-波克夏·海瑟威開股東會時,公開發表這個賭局,他選擇用一隻標的 s&p500 與任何5支對沖基金*1對賭績效,十年後看誰贏,賭約是100萬美元。

來源:波克夏2017年報
直接劇透結局,巴菲特至少贏了38.1%。左邊為五隻華爾街對沖基金,十年績效加總為Final Gain那一項,最高者為87.7%,巴菲特選擇的S&P 500成果為125.8%。
那我發起的挑戰就是以十萬元,在十年內翻倍,我會在這篇內說明佐證,並解釋為何任何等級的資產都適用這一套方法,末尾我會自我介紹,接著讓我們開始吧。
我的方法
我選擇的標的*2就兩個,SPY、0050,起始資金我設定十萬元ntd,為期十年,策略是第一年年初1/1 all in,各占比50:50,那我們來看逐年會變成多少。

十萬新台幣十年後績效
成果比我想像中厲害,表格裡錢比去年少我就用綠色代表跌,紅色代表漲*3,最後績效是2024年 43萬,翻了4倍。
這真的可能跟合理嗎? 這真的安全嗎? 接下來我就要花許多篇幅來解釋。
原理就是,我們僱了一群最棒的資優生,他來幫我們每年考試(考績),表現不好管家會自動換人,他也同時代表了我們這個學校(公司)的年度績效。簡單來講就是相信台灣/美國每一年的景氣。
專業術語版: 因為持有的0050 / spy,他涵蓋了最棒的公司群,且他不需要基金經理人操作,又會汰弱留強。但這並不是全無風險或是報酬很高,因為個股的報酬率更高,例如班上最資優的學生,每次考試都是98-100分,可是我們不知道也不想花時間去研究誰是第一名,甚至可能會猜錯,或是他隔年就全部不及格。
這種情況下我們拿到的是整個資優班的平均表現,因為他們都很聰明,所以報酬率在整個市場裡會是前段班,而風險則因為他們都很優秀,所以會比單壓一個資優生安全,畢竟很難發生全班連續不及格好幾年對吧 XD。
金融介紹
公司對外發行股票叫個股,買下股票我們就是股東,股東等於這公司就是你的,你擁有與股份等值的投票權,那如果集合了幾十、幾百家的公司就叫 ETF,他是基金也是股票,全名叫指數型股票基金。
基金是由基金經理人收你的錢幫你操作,他賺取管理費用與抽傭,因為他是主動交易,所以他花費在研究個股的時間、看法說會、思考怎樣讓績效表現會更好都算是他的薪水,他收取的管理費用會遠高於ETF,讓我們來看我們的0050與SPY,他們是市值型ETF,0050會選取台灣前五十大的公司,SPY則是選擇美國前500大公司,這兩個內扣費用為 0.42%/0.09%*4。因為他們是被動的調整,基金經理人不用管,每年電腦會自己根據市值的變化自動調節公司排名,會新加入或是剔除公司,類似學校校排,或是業績排名吊車尾會被踢掉,拉新生進來。
內扣費用可以理解為你的必須生活費,傳統基金像是電費,被動etf則是水費,因此相對就便宜許多。每年這些內扣費用會吃掉你的ETF績效,那在都不用管的情況下我們當然是選擇內扣費用最低的,並且可以很好買賣的標的為主,所以這是我選這兩隻標的的原因。那因為美國公司治理的很厲害,全世界都認同,跟台灣起步得比較晚,所以0050是50家公司,標普500是500家公司。等於說我們公司數量比美國少很多,自然菁英也比較少,美國體量大,自然好公司也很多。
實戰環節
那我們具體流程是怎樣呢? 我先以最簡單的一個方法為主,下面會教其他變體。
首先先到你的薪水帳戶或是壓歲錢帳戶,任何你想起頭的銀行,接著去找他們家的證券。現在網路開戶很方便,跟著流程開啟證券戶。開證券戶是因為買賣股票是一種證券,有了才有買etf的資格,並在開通時要打開複委託*5。
接著等待數天之後證券戶開通好,我們就去盤中零股*6,搜尋0050,一次買5萬ntd,接著找美股定期定額,找到spy,設定每月x號購買,一次5萬ntd,然後記得下一期要解除掉,不過定期定額沒得扣錢應該就會失效,但還是請記得解除,然後刪掉app。寫下密碼,十年後再打開。
沒有啦開玩笑的,但真的可以不用管,有興趣的話每年想到或是過年時打開來看一下跟親戚聊天,阿要低調一點,因為其他人可能績效沒你好。每年12/31 打開來紀錄一下資產變化也可以,最重要的是 要忍住不要中途提出來。這個計劃難點我認為是在人性!
QA環節
接下來先回答幾個問題。
Q1.當第一年的1/1 頭幾天就一次歐印買完10萬,會不會風險太大?
A1. 不會,因為這個計劃是要存10年,但也可以採取第一年設定定期定額10次,每個月x號買 5千 0050、5千 spy。
Q2.複委託不是交易延遲、手續費高?
A2. spy可以採取定期定額,手續費會小許多,或是改買台灣出的標普500etf,但內扣費用就會比較高,不過由於不會一直買賣,其實長期來看手續費並不會影響報酬率太多。想表現好一點可以研究複委託買spy或是開海外券商。
(如果有問題我可以再彙整更新至此區塊)
其他方法,並不會因為資金量體大小而不能這樣做,因為0050是台灣最大的etf,且他最近分割過,股價變更便宜了,原本要170元,以後是40塊,1/4的價格。
spy則是以美元計價,目前 1股/ 560usd =18000ntd (1股=18000台幣),這就是為何要選擇定期定額,他讓你可以跟大家團購spy,所以可以靈活控制投入金額,只是美股比較有門檻,最低好像是1000-3000ntd。
如上文,如果我們不是怕一次買在山頂,那就把金額設大,然後扣款一次之後就解除定期定額。
延伸變化
- 調整台灣與美國的比例,我個人是看好兩邊都很厲害,台股有可以拿到ntd、方便等優點,美股則是一種避險,並拿到全世界最好市場最好公司的報酬。
- 如果怕一次all in 大套牢,可以根據自己量體,EX: 1千-1000萬不等,先規劃市場比例,然後研究想選擇得標的。再來就是使用定期定額,除以想分散的次數。我個人的研究是認為大於6次就沒什麼差別,風險足夠分散了。
- 考慮VT(全世界股市)來避險,但會有組成6成為美股,市場過於集中的問題,因此在風險/報酬 的選擇下我選擇s&p 500組成的去挑,spy是因為流動性*7最好。
- 只想買台股,那可以用ai 開搜尋功能(確保正確性),去來源找標的的歷年績效,製作到表格內比較,如果是只買0050,就把上表的0050績效*2,如果想買一半台積電,那就是把台積電每一年度的報酬乘以年底金額變化。
註釋
1.對沖基金:以不同的金融工具(期貨、選擇權等)或不同的資產組合,透過對沖策略(hedging)降低風險、追求超額報酬的私募投資基金。
2.標的:指投資人或基金所購買的金融資產,例如股票、債券、ETF、期貨等。
3.台股市場綠色代表跌,紅色代表漲,美股市場相反。
4.2025年資料
5.複委託:投資人於台灣券商開設帳戶,以台幣或外幣入金,委託國內券商向海外券商購買標的的雙重委託方式。
6.盤中零股:自早上9:10開始交易,1-999股為單位。
7.流動性:標的在市場上能迅速買入或賣出,且不會大幅影響價格的衡量,例如流動性好代表很多人要。
自我介紹
沒想到這篇文章寫的這麼短,我是CT,本身是北科大資財系畢業,是一名全職投資者。投資經歷為4年,績效為扣除掉生活費仍與台、美股大盤差異不大,並長期投資持有科技巨頭。
我一開始是在大學時想藉由存下零用錢幾千幾千慢慢滾起來,後來有幸得到家人幫助啟動資金,但我一直堅信我的策略是可以被複製的。
想當初我第一次讀投資書是在被窩裡看巴菲特相關的電子書,其實原因就很簡單。我很懶,我認為學習就先抄最強的,那我知道最屌的就他了-沃倫巴菲特。
目前計劃寫一系列的文章,介紹各種新手小白、散戶可以怎樣投資,並不會涉及買賣建議或是報牌。而是介紹我是怎麼樣挑選標的與正確的金融觀念。我擅長的領域還有AI、科技、股票跟一些歷史與有趣小知識。
我會將進階內容作為付費用戶專享,我以自己的商譽為榮,致力於提供物超所值的觀點回饋每一份心意。
如果喜歡的話可以給我反饋或是小額贊助,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創作下去的動力。
感謝各位的收看,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