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差的定義與簡單公式
券差是指在現股當沖交易中,投資人先賣後買卻未能於當日收盤前回補股票,導致當天現股庫存為負,由券商向其他客戶或證券金融公司借券以完成交割的情形 。由此產生的成本包含三項:借券費用、借券手續費,以及隔日買回與當日賣出間的價差(回補價差) 。一般可簡單表示為:券差成本 = A−B−C−D 。其中:
- A (沖賣留置款):當天現沖賣出成交金額扣除手續費和證交稅 。
- B (借券費用):以當天收盤價×借券股數×借券費率計算 。
- C (借券手續費):按收盤價×借券股數×借券費率×券商收取的手續費率計算 。
- D (回補金額):隔日開盤時回補買入的總金額(成交金額×股數)加手續費 。
最後,券差淨損益即為 A−B−C−D。如例所示,若賣出價100元、收盤價110元、次日回補價120元,在借券率7%、手續費10%情況下計算,可得券差損失約負2.9萬元 。
1. 價差損益:(賣出價 - 回補價) * 股數 = (100 - 120) * 1000 = -20,000 元
2. 交易成本:
◦ 賣出手續費:100 * 1000 * 0.1425% = 142.5 元
◦ 回補手續費:120 * 1000 * 0.1425% = 171 元
◦ 交易稅(賣出時):100 * 1000 * 0.3% = 300 元
3. 借券費用:這部分計算方式較多樣。如果假設是基於期間內的某個價格(例如收盤價110元)計算總費率,則為 110 * 1000 * 7% = 7,700 元。
總損益 = 價差損益 - 交易成本 - 借券費用
= -20,000 - (142.5 + 171 + 300) - 7,700
= -20,000 - 613.5 - 7,700
= -28,313.5 元。
—————————————
券差正負值的意義
券差計算結果為正值時,表示投資人因股價下跌或借券成本低,實際借回成本小於賣出所得,屬於淨收益;若為負值,則表示借券回補成本高於原賣出價,即投資人須額外支付費用,屬淨虧損。簡言之,正值券差意味著當沖做空者獲利或節省了成本,負值則意味虧損或被迫承擔成本。因此,券差的正負轉折,往往反映當沖做空者在該波段的盈虧狀況,並可作為多空力量對比的參考。
影響券差變動的因素
券差高低受多種因素影響:
- 融券成本(借券費率):若股票借券費率上升(例如供給短缺),借入成本增加,推高券差成本,使得負券差風險上升。
- 可融券量(券源):可借股票數量充足時,券差成本相對較低;若券源稀少,則須支付額外的標借、議借費用,推升券差成本 。
- 股東或大戶態度:大股東、外資若不願出借或限縮券源供應,會使借券難度加大、費率攀升,進一步影響券差。反之,若願出借,則可抑制成本。
- 主力操作意圖:若主力看多並想拉抬股價,可能先放空吸引市場沽壓,再拉高價位,其間融券餘額大增,形成「借券賣出→股價上漲」的走法。此時券差(借入成本+回補價差)可能先提高,後續股價若果真上揚,做空者被迫回補時產生大額虧損 。另如主力趁機回補鎖定獲利,也可能使券差下降。綜合而言,以上因素影響券差波動,反映了市場對該股看空的強度。
券差與股價多空動能相關聯
券差變化可視為市場做空力度和股價動能的參考指標:當融券餘額激增或券差成本攀高,通常代表市場看空氛圍升溫;反之,融券下降或券差降低,顯示看多力量增加 。類似地,券商和分析師常用券資比(融券餘額與融資餘額比值)來觀察多空:券資比越高,意味融券占比較大,表示散戶或市場看空情緒濃厚 。不過,當股價持續上漲時,高券資比也可能意味未來有軋空行情風險(即做空者被迫回補),此時股價更易持續上攻 。總之,券差正負與趨勢常相呼應:券差為正且大(做空獲利多)時,通常對應股價下跌行情;券差為負(做空反被套)時,可能對應股價上漲行情。這可做為多空轉折的參考信號之一。
券差策略在實務交易上的應用
- 短線操作技巧:在現股當沖操作中,務必在規定時限前回補股票。台股規定當沖賣出後須於13:30前買回,若來不及則得利用14:00~14:30的盤後定價交易回補 ,否則將產生券差並需承擔高額借券費用 。因此,當沖賣方常密切追蹤盤中行情,避免收盤時仍未回補,以免被動借券回補而付出過高成本。
- 中線觀察技巧:投資人可透過觀察每日融券餘額變化、融券交易量與借券動向來判斷趨勢。例如,連續多日融券大增且券差成本上升,可能預示空方仍強;若融券急減並出現大量回補,顯示空方撤出或被軋空,此時股價可能轉強。也可以利用技術分析軟體(如籌碼K線、證券商下單系統圖表)對比股價與融券/券差訊號,判斷買賣時機。
券差背離訊號的應用與陷阱
券差訊號偶爾會與股價走勢背離,投資人需謹慎解讀:若股價上漲而券差卻仍為負或增加,可能暗示底部已浮現、空方潛在壓力不足;但也可能是主力誘空再拉抬的預兆,易有反轉風險。相反地,股價下跌而券差變為正(做空開始獲利),可能意味下跌動能強勁,需留意支撐。陷阱在於,單純依賴券差容易誤判:若僅因券差異動就做多或做空,可能忽略基本面或大盤走勢。實務上應搭配成交量、法人買賣動向等指標,避免誤以為券差「背離→轉折」永遠有效。尤其遇漲停鎖死或跌停瞬間,現沖股若無法回補形成券差時,其所產生的極高費用與隔日價差,反倒成了投資人的風險陷阱。總之,券差背離信號須結合市場脈動和風控措施一併考量。
券差視覺化分析工具與網站推薦
可利用多種工具與網站追蹤券差及股價關係:
- 證交所/櫃買中心資料:TWSE及TPEX每日公布的融資融券餘額、停券名單等,可參考證交所「信用交易統計」或櫃買中心「資券餘額」頁面 。這類官方數據可供匯整分析。
- 金融資訊平台:Yahoo奇摩股市的「資券餘額」功能 可查詢個股融券、融資數據,並繪製走勢圖。CMoney等券商App/網站也提供籌碼K線分析,可同時觀看融券變化與K線。
- 宏觀圖表工具:財經M²(MacroMicro)等網路圖表服務,提供大盤及個股的融資融券歷史走勢圖,能快速比較股價與融券餘額的相關性。投資者可自行設定時間區間、畫圖觀察券差趨勢。
- 券商下單系統:多數證券商交易軟體內建信用交易圖表,可查詢可融券張數、即時借券行情,甚至顯示券差費率。投資人可在下單時即時查看該檔股的券差狀況,作為操作參考。











